纪录片有哪些奖项

2024-05-15

1. 纪录片有哪些奖项

1、金鸡百花奖

  中国电影金鸡奖创办于1981年,当年是中国农历鸡年,故名“中国电影金鸡奖”,简称“金鸡奖”。

  中国电影金鸡奖由中国电影家协会主办,邀请中国国内最具权威的电影艺术家、电影评论家和电影事业家组成评奖委员会,通过充分讨论、民主协商,选出最佳故事片、科教片、美术片、记录片、以及最佳编剧、导演、演员、摄影、录音、美术、音乐、导演处女作等二十余个奖项。由于金鸡奖评委会组成的权威性、评选程序的严密性和评奖标准的学术性,因而被称为“专家奖”。

  金鸡奖以金鸡啼晓象征百家争鸣,同时也包涵着激励中国电影艺术家闻鸡起舞,努力创新,奋发向上的意义。金鸡奖的评选分初评和终评两个阶段进行,最终的获奖名单在中国电影金鸡百花电影颁奖典礼上当场揭晓。

  金鸡奖以昂首啼晓之金鸡雕像作为自己的奖杯。

  2、《大众电影》百花奖

  《大众电影》百花奖创办于1962年,简称“百花奖”。

  《大众电影》百花奖是由中国历史最长、发行量最大的电影杂志《大众电影》,根据当年中国国产电影发行放映情况,提出候选名单、刊发选票、组织读者、观众投票的评奖活动。《大众电影》百花奖设最佳故事片三名、最佳男女主角各一名、最佳男女配角各一名等五个奖项。近年来观众投票数量大约50-70万张左右,是中国大陆参与人数最多的电影评奖活动。百花奖主要反映了广大观众对电影的评价和喜好,因而被称为“群众奖”。

  百花奖以盛开的百花取名,象征影坛百花齐放,春色满园,鼓舞电影艺术家创作出更多为中国老百姓所喜闻乐见的好影片。

  百花奖以百花女神雕像作为自己的奖杯。

  3、中国电影华表奖

  中国电影华表奖是中国电影的最高荣誉奖,其奖杯采用的是北京天安门城楼前的华表造型,每年由广播电影电视部对前一年度完成的各片种影片进行评选。华表奖的前身是文化部优秀影片奖。始评于1957年。中断了22年后,从1979年继续进行评奖活动,一年一届。1985年文化部电影局整建制划归广播电影电视部后,更名为广播电影电视部优秀影片奖。除1986年与1987年、1989年与1990年合并评外,仍为一年一届,1994年开始启用现名。

  4、上海国际电影节 1993年 
第一届上海国际电影节于1993年10月7日至14日在上海举行。主会场设在上海影城,大光明等8家电影院为分会场。当时,有1100名中外宾客参加了这一中国首次举办的国际电影人士竟相聚首的盛会。中国导演谢晋、美国导演奥立弗·斯通、日本导演大岛诸、香港导演徐克、澳大利亚导演保罗·考克斯、俄罗斯导演卡伦·沙赫纳扎洛夫、巴西导演赫克托·巴本科组成国际评选委员会,在19部参赛片中评出了四项金爵奖和一项评委会特别奖,中国台湾中影公司出品的《无言的山丘》获最佳影片奖,有30万观众观摩了来自33个国家和地区的167部参赛参展影片和评委个人影片回顾展。国际影片交易市场共有来自海内外16家制片商设展,成交额达2700多万元。电影节还邀请了著名国际影星索菲亚·罗兰、德博拉·拉劳、张艺谋、巩俐、张曼玉等参加电影节有关活动。共有200余名中外记者对电影节进行了采访报道。经世界国际制片人协会的严密考查和论证,上海国际电影节被例在世界九大国际电影节之列。
    
     5、中国长春电影节

中国长春电影节是经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批准,国际制片人协会承认的,具有国际性质的电影赛事。中国长春电影节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广播电影电视部、吉林省人民政府、长春市人民政府主办;长春市人民政府、广播电影电视部电影事业管理局、吉林省文化厅、中国电影发行放映输出输入公司、中国电影合作制片公司和长春电影制片厂联合承办。

纪录片有哪些奖项

2. 纪录片领域,有哪些专门的奖项

(1),国内9个纪录片评选大奖,
( 2 ),7个A级国际纪录片评选奖项
( 3 ),20个国际纪录片电影节
北京大学生电影节诞生于1993年,是经国家广电总局、教育部和北京市委批准,由北京市广播电视局、北京师范大学主办,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电影频道节目中心、中国电影资料馆、北京电视台影视中心、中国电影报社、北京市电影公司、北京新影联影业有限责任公司、中国电影基金会、北京影视艺术家协会、北京市学生联合会等单位联合承办的一项大型文化活动。
电影节设最佳故事片、最佳导演、最佳观赏效果、最佳男演员、最佳女演员、最佳纪录片,艺术创新特别奖等奖项,在大学生投票推选的基础上,由大学生和青年评论家组成的评委会评定。电影节主会场设在北京师范大学、清华大学、北京大学,此外还将在北京20余所著名大学放映参赛影片,观影人次达20余万人次。
国内获奖情况:1998年 《周恩来外交风云》 获第五届北京大学生电影节最佳纪录片奖和最受大学生欢迎的影片

3. 获12项大奖的纪录片有什么价值?

我一直认为,练体育的人都是辛苦的!不仅是训练,还要承受外界的压力,更要面对前途的迷茫!
两个前,看到杨威的儿子杨阳洋上了热搜!原因就是他要参加比赛了!

我们惊讶于冠军的儿子要子承父业了!人们对他的比赛结果也很是关心
奥运冠军的儿子肯定有天赋,他肯定能取得好成绩。不少人这样想!
可是金字塔的顶端不是很容易上去的!体操是我们的强项,人才太多了!太苦!太累!但还是要坚持!
最近我就发现了这一部纪录片。

这是一部关于少年体操选手的纪录片,2008年上映,席卷了十二项国际纪录片大奖,创造了中国纪录片国际夺奖的一个罕见现象。
《红跑道》没有解说词和对人物的采访,是一部很独特的纪录片,美国著名杂志《综艺》登载报道:具有启示性、让人目不转睛的作品,精确、智慧、冷静。
的确,46分钟每一分钟都让人目不转睛!

这并非是一部单纯的体育纪录片,它平实但震撼,有温情也有残酷,十分有冲击力!

获12项大奖的纪录片有什么价值?

4. 纪录片领域分量最重的奖是什么?

纪录片是一种表现形式。如果你用纪录的手法拍摄电影,当然是奥斯卡最佳纪录片是最高荣誉。如果你用纪录的手法报告新闻,则普利策新闻奖是最高荣誉。

此外RTS皇家电视协会也会专门给纪录片颁奖,国内“金熊猫”也是重要的奖项。从规模和圈内影响来看,国际上应该算阿姆斯特丹国际纪录片电影节 International Documentary Film Festival Amsterdam (IDFA)。相比奥斯卡,它的关注面更大,入围的作品来源更广泛,尤其对一些独立导演的帮助很大。

IDFA创立于1988年,是世界上最大的纪录片电影节,每年在荷兰阿姆斯特丹举行,其在全球范围内选出200多部纪录片作品进行展映,最高奖项为VPRO IDFA奖(之前叫Joris Ivens Award),即最佳纪录长片。

 

5. 哪些电影获得了奥斯卡最佳纪录片奖项

历届奥斯卡最佳纪录片(2000-2009)

第73届 (2000-2001)
最佳长记录片:《Into the Arms of Strangers: Stories of the Kindertransport》 - Mark Jonathan Harris, Deborah Oppenheimer
最佳短记录片:《Big Mama》 - Tracy Seretean

第74届 (2001-2002)

最佳纪录短片:《Thoth》
最佳纪录片:《周末谋杀》

第75届 (2002-2003)

最佳纪录短片:《Twin Towers》
最佳纪录片:《Bowling For Columbine》

第76届 (2003-2004)

无

第77届 (2004-2005)
最佳纪录片:《生于妓院》
最佳纪录短片:《奇迹时分:孩子们的进步》

第78届 (2005-2006)

最佳纪录片:《帝企鹅日记》 March of the Penguins
最佳纪录短片:胜利要诀 A Note Of Triumph The Golden Age Of Norman Corwin

第79届 (2006-2007)
最佳纪录片:难以忽视的真相

最佳纪录短片:颍州的孩子

第80届 (2007-2008)

最佳纪录片:《驶向阴霾的出租》(Taxi to the Dark Side)
最佳纪录短片:《自由空间》(Freeheld)

第80届 (2008-2009)

最佳纪录片:《走钢索的人》 (Man on Wire)
最佳纪录短片:《微笑的Pinki》 (Smile Pinki)

哪些电影获得了奥斯卡最佳纪录片奖项

6. 【求推荐】近年获过奖或者比较好的纪录片或微纪录片

《高三》中国,2005

  本片聚焦中国福建省一所普通中学——武平一中,记录了一个山区小县城的年轻的学子们琐碎、重复和疯狂的高三生活王锦春老师。一首班上学生谢怡轻声哼唱的《那些花儿》掀开了纪录片的序幕,也串起了整个高三备考的酸甜苦辣、深厚的同学情,凝结了作为高三学子所有情愫。一本作为独白,贯穿始终的失去童真的学生日记,将学生们隐藏在机械的近乎麻木的学习生活背后的巨大压力爆发出来:身为农民的父母,从凌晨5点到晚上8点辛苦劳作,每天的收入仅仅是13元钱,而高三学生一学期的学费是2500元(不包生活和住宿费);自己成绩起伏不定,总日惶恐于自己在班上的名次、和同学们的分数比较。

  本片纪录了中国福建省一所普通中学一个高三毕业班的真实生活。高三的生活日复一日,简单而又沉重,痛苦却也快乐。

  善良严厉的班主任,紧张刻苦的尖子生,逃避生活的“差生”,执着爱情的“早恋生”,学生的父母,每个亲历高三的人都有各自的感悟和超越高三的期望。影片的纪录真实、直白,透过高三生活的纪录,让人感到的不仅仅是为理想执着拼搏的浪漫,更有一种如鲠在喉的悲哀。

7. 哪些纪录片获优秀国产纪录片表彰?

在第23届上海电视节举办之际,由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主办的第五届优秀国产纪录片及创作人才扶持项目12日晚揭晓各奖项我在故宫修文物》《孔子》等5部长片、《红色气质》《我从新疆来》等10部短片、《永远在路上》《本草中国》等10部系列片、《筑梦路上》等5部理论文献片获得优秀表彰。

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对2016年度30部优秀国产纪录片和22名优秀创作人才给予表彰,同时还颁发了优秀纪录片栏目、优秀播出机构、优秀制作机构、优秀组织机构等奖项。

专家点评,现实主义题材作品较为集中,是2016年度优秀国产纪录片的最大亮点。作为中国目前最大的纪录片制作播出机构,中央电视台出品的8部作品榜上有名,其中不乏《永远在路上》《一带一路》《长征》等重大题材最新创作。

与此同时,《我在故宫修文物》《红色气质》等互联网“现象级”作品也脱颖而出,体现了当代青年纪录片工作者的创作情怀,他们既“接地气”,又独具匠心。

哪些纪录片获优秀国产纪录片表彰?

8. 中国电视纪录片学术奖送选作品有多少部

从1994年开始至2003年,中国电视艺术家协会电视纪录片学术委员会(简称“纪学会”)每年评选一次“中国电视纪录片学术奖”,这是中国纪录片界规格最高的纪录片专业奖项。
从1994年开始至2003年,中国电视艺术家协会电视纪录片学术委员会(简称“纪学会”)每年评选一次“中国电视纪录片学术奖[1] ”,这是中国纪录片界规格最高的纪录片专业奖项。根据国家政策调整,从2004年起,学术奖改为“十佳十优”选评活动。历次选评将全国年度内的纪录片进行系统梳理,经专家、学者和知名纪录片人组成的选评委员会评选。入选的优秀纪录片,在年度全国电视纪录片学术论坛大会上进行表彰、交流和观摩。由此,一大批优秀纪录片人和优秀纪录片作品脱颖而出,他们不仅曾经是“中国电视纪录片学术奖”和“十佳十优”的得主,也是中国纪录片事业发展的见证者。“纪学会”始终不渝的努力和工作,为中国纪录片事业培养了大量骨干力量,因此也得到了业内的充分肯定和广泛好评。
学术研究是“纪学会”工作重点之一。结合“中国电视纪录片学术奖”和“十佳十优”选评活动,“纪学会”每年举行一次全国性的高层学术论坛,邀请国内外知名学者和专家与会,和纪录片界同仁一起开展创作研讨、学术观摩等活动。通过这样一个交流平台,总结一年来中国电视纪录片的学术成果,表彰作出突出成绩的单位和个人,并将交流成果编辑出版学术专著,为全国纪录片人提供新鲜的经验和观点,同时还遴选部分优秀作品制作光盘,让影视界同行了解中国电视纪录片生产的现状,展示优秀作品,鼓励和倡导纪录片的多元化创作手法,创作新理念,以促进中国纪录片的制作机构、制作人之间的交流与合作,推动中国纪录片的创作与繁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