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到三岁是什么时期

2024-05-17

1. 一到三岁是什么时期

一到三岁是幼儿期。
幼儿期,不同的划分标准,划分的年龄段略有偏差。临床医学领域根据生理学的特征,一般将1~3岁定义为幼儿期 ,也有观点将3~7岁划分为幼儿期。
上述两种分法的特征描述基本一致。即:此期小儿生长速度减慢,智能发育加速,活动范围增大,接触社会事物增多。语言、思维和社交能力有明显发展。
由于缺乏对危险事物的识别能力和自我保护能力,易发生意外伤害和中毒,此期保健重点在于培养良好的饮食卫生习惯,保证营养和辅食添加,预防传染病和意外事故。

扩展资料:
幼儿期的身体发育:
在幼儿期,个体的生理不断地发展变化,身高、体重在增长,身体各部分的比例逐渐接近于成人,肌肉、骨骼越来越结实有力;更主要的是神经系统特别是大脑皮层的结构和功能不断成熟和发展。幼儿大脑重量在继续增加,3岁时为1011克,到6、7岁时能达到1280克。
这时皮层细胞的纤维继续增长,分枝增多,并不断地髓鞘化;皮层细胞之间的联系增多,分析综合活动日益完善,皮层各叶相继成熟,皮层抑制功能迅速发展。这些,为幼儿的心理发展提供了条件。 幼儿头颅的发育与其它部位相比,处于领先地位。
1~3岁内头围全年增长2厘米;以后直到15岁,仅增4~5厘米,达到成人的头围。出生时新生儿的胸围比头围小1~2厘米;1岁左右小儿的胸围赶上头围;1岁后只12岁胸围超过头围。
牙齿的发育可以反映骨骼的发育情况。1岁时婴儿应出6~8颗乳牙;2岁半时20颗乳牙应全部出齐。颅囟的变化反映了颅骨发育情况。一般1岁半的幼儿颅囟都应闭合。
体格生长速度减慢仍稳定增长:体重稳定在每年增长2kg左右,身高稳定在每年5~7cm左右。比婴儿时期旺盛的食欲相对略为下降。从会走、会跳、会跑开始,接触外界环境相对增多。
神经心里发展迅速:语言、记忆及思维想象力、精细运动等发展增快,对外界环境产生好奇心,好模仿,趋向智力发展过渡。随着年龄的增长与周围交往增多,对客观事物的认识与情感多样化,易产生同情感、荣誉感、信任感,正确引导下,可逐步区别好与坏,喜欢与不喜欢。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幼儿期 (医学名词)

一到三岁是什么时期

2. 一到三岁是什么时期

一到三岁是幼儿期。
幼儿期,不同的划分标准,划分的年龄段略有偏差。临床医学领域根据生理学的特征,一般将1~3岁定义为幼儿期 ,也有观点将3~7岁划分为幼儿期。
上述两种分法的特征描述基本一致。即:此期小儿生长速度减慢,智能发育加速,活动范围增大,接触社会事物增多。语言、思维和社交能力有明显发展。
由于缺乏对危险事物的识别能力和自我保护能力,易发生意外伤害和中毒,此期保健重点在于培养良好的饮食卫生习惯,保证营养和辅食添加,预防传染病和意外事故。

扩展资料:
幼儿期的身体发育:
在幼儿期,个体的生理不断地发展变化,身高、体重在增长,身体各部分的比例逐渐接近于成人,肌肉、骨骼越来越结实有力;更主要的是神经系统特别是大脑皮层的结构和功能不断成熟和发展。幼儿大脑重量在继续增加,3岁时为1011克,到6、7岁时能达到1280克。
这时皮层细胞的纤维继续增长,分枝增多,并不断地髓鞘化;皮层细胞之间的联系增多,分析综合活动日益完善,皮层各叶相继成熟,皮层抑制功能迅速发展。这些,为幼儿的心理发展提供了条件。 幼儿头颅的发育与其它部位相比,处于领先地位。
1~3岁内头围全年增长2厘米;以后直到15岁,仅增4~5厘米,达到成人的头围。出生时新生儿的胸围比头围小1~2厘米;1岁左右小儿的胸围赶上头围;1岁后只12岁胸围超过头围。
牙齿的发育可以反映骨骼的发育情况。1岁时婴儿应出6~8颗乳牙;2岁半时20颗乳牙应全部出齐。颅囟的变化反映了颅骨发育情况。一般1岁半的幼儿颅囟都应闭合。
体格生长速度减慢仍稳定增长:体重稳定在每年增长2kg左右,身高稳定在每年5~7cm左右。比婴儿时期旺盛的食欲相对略为下降。从会走、会跳、会跑开始,接触外界环境相对增多。
神经心里发展迅速:语言、记忆及思维想象力、精细运动等发展增快,对外界环境产生好奇心,好模仿,趋向智力发展过渡。随着年龄的增长与周围交往增多,对客观事物的认识与情感多样化,易产生同情感、荣誉感、信任感,正确引导下,可逐步区别好与坏,喜欢与不喜欢。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幼儿期 (医学名词)

3. 三岁前叫什么时期

 三岁前叫什么时期
                      三岁前叫什么时期,孩子在不同年龄阶段会遇到不同的问题,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伴随着开心与快乐,了解孩子的发展情况才能更好的教育孩子,下面为大家分享三岁前叫什么时期。
    三岁前叫什么时期1    一到三岁是幼儿期。
    幼儿期,不同的划分标准,划分的年龄段略有偏差。临床医学领域根据生理学的特征,一般将1~3岁定义为幼儿期 ,也有观点将3~7岁划分为幼儿期。
    上述两种分法的特征描述基本一致。即:此期小儿生长速度减慢,智能发育加速,活动范围增大,接触社会事物增多。语言、思维和社交能力有明显发展。
    由于缺乏对危险事物的识别能力和自我保护能力,易发生意外伤害和中毒,此期保健重点在于培养良好的饮食卫生习惯,保证营养和辅食添加,预防传染病和意外事故。
    
     幼儿期的身体发育: 
    在幼儿期,个体的生理不断地发展变化,身高、体重在增长,身体各部分的比例逐渐接近于成人,肌肉、骨骼越来越结实有力;更主要的是神经系统特别是大脑皮层的结构和功能不断成熟和发展。幼儿大脑重量在继续增加,3岁时为1011克,到6、7岁时能达到1280克。
    这时皮层细胞的纤维继续增长,分枝增多,并不断地髓鞘化;皮层细胞之间的联系增多,分析综合活动日益完善,皮层各叶相继成熟,皮层抑制功能迅速发展。这些,为幼儿的心理发展提供了条件。 幼儿头颅的发育与其它部位相比,处于领先地位。
    1~3岁内头围全年增长2厘米;以后直到15岁,仅增4~5厘米,达到成人的头围。出生时新生儿的胸围比头围小1~2厘米;1岁左右小儿的胸围赶上头围;1岁后只12岁胸围超过头围。
    牙齿的发育可以反映骨骼的发育情况。1岁时婴儿应出6~8颗乳牙;2岁半时20颗乳牙应全部出齐。颅囟的变化反映了颅骨发育情况。一般1岁半的幼儿颅囟都应闭合。
    体格生长速度减慢仍稳定增长:体重稳定在每年增长2kg左右,身高稳定在每年5~7cm左右。比婴儿时期旺盛的食欲相对略为下降。从会走、会跳、会跑开始,接触外界环境相对增多。
    神经心里发展迅速:语言、记忆及思维想象力、精细运动等发展增快,对外界环境产生好奇心,好模仿,趋向智力发展过渡。随着年龄的增长与周围交往增多,对客观事物的认识与情感多样化,易产生同情感、荣誉感、信任感,正确引导下,可逐步区别好与坏,喜欢与不喜欢。
    三岁前叫什么时期2     小孩到了三周岁有什么样的变化 
     注意力有所发展 
    2岁半~3岁,宝宝注意的时间较比以前有所延长,最多可达20~30分钟。注意的事物增多,可以在注意自己眼前的活动与他人反应的同时,注意到周围人、事的变化,即出现了双重注意。并且,注意的有效性提高,除了能发现事物的一般特性外,还能注意和分辨微小细节与差异。
    注意的过程也从简单变得更加复杂,出现了注意和认知过程的综合,宝宝不但能够集中注意力,同时还能够进行思考,从而使宝宝获得更多的知识。举例来说吧,2岁半以后,宝宝在看到一些事物的时候就会自己进行总结:生螃蟹是青的,熟螃蟹是红的,有这样的想法就说明宝宝能有意识的注意观察分析了。
    
     记忆力有所提高 
    这时宝宝的记忆时间进一步延长,可以保持记忆达1~2个月之久。同时,语言在记忆中起主导作用。
     想象能力开始发展 
    3岁左右的宝宝已经能够产生联想,可以作一些初步的预测了。此外,这一时期宝宝常玩的角色游戏,如“过家家”等,也是想象力发展的表现。但此时宝宝仍处于想像发展的初级阶段,想象还主要依靠感知与动作,依赖于父母的提示。所以这一时期也是培养宝宝想象力的重要时机。
     思维进一步发展 
    3岁左右的宝宝仍处于具体行动思维阶段,需要依靠动作与感知进行思维,就是说宝宝总是先做后想,或边做边想。如果父母要求宝宝先想好,再去做,宝宝会很难做到。同时,这个时候宝宝对事物的理解已经有了简单概括能力,能够进行一些直接推理,但还不会对事物作出复杂分析,不理解反话。
     感知觉认识能力进一步粗细化 
    在差不多3岁的时候,宝宝对事物的感知能力会更加精确,不仅可以对事物的大体属相有所了解,还能够注意到生活中的一些小细节,能够区分出事物之间的一些差异。
    并且,宝宝对事物的感知已经慢慢从知觉概括水平向思维概括水平过渡,认识能力进一步提高。3岁时,宝宝能分辨出红、黄、蓝等颜色,认识红、白、绿、蓝、黄等颜色,认识一些图形和数字,并有初步的时间与空间概念。
    三岁前叫什么时期3     3岁前,你家孩子要是有这些行为,别着急阻止,将来能让你很省心 
    事实上,孩子的行为与父母的早期教育密切相关。两岁的宝宝喜欢口头禅,因此孩子的姥姥就会训斥他,但是,其实这样做的后果并不是很好。邻居家有一个孩子,名字叫做闹闹,作为家里唯一的男孩子,家里的人对他的期望都很高,尤其祖父母希望将来能成为全家的精英,因此从小的时候就对他严格要求,不允许有任何坏习惯。
    两岁的时候,闹闹开始经常用嘴巴咬生活中的各种各样的东西,比如指甲、玩具、手机等。大人看到孩子成为这样,特别生气。每当姥姥看到闹闹在咬东西,她就忍不住要责骂他,甚至打他。
    到了上幼儿园的年龄,看到同龄的`孩子都上幼儿园了,闹闹却不愿意去。在学校里,闹闹的胆量特别小,一旦有人离自己比较近自己就会哭得很厉害,幼儿园老师说闹闹的注意力不是很集中,闹闹的妈妈对此很心烦。
    事实上,在幼儿时期,宝宝会出现很多具体的行为,比如打闹、不喜欢分享等等,这是正常的情况,孩子成功地渡过这些阶段后,以后的日子就会变得很懂事,但是一旦父母阻碍了这些行为的正常发展,以后的很多问题就会浮现出来。
     宝宝3岁以内,有这些行为其实是很正常的。 
     1、宝宝喜欢用嘴巴咬东西 
    在2岁左右的时候,孩子会嘴馋,喜欢用嘴巴探索事务,只有嘴巴不停地咬着什么东西,才能让孩子满意。如果没有玩具、零食,孩子们就会咬指甲,家长很担心孩子染上不良习惯,这是正常的。
    孩子妈妈就可以准备一些干净的硅胶玩具和饼干点心,满足孩子们的啃咬欲望,有适合宝宝啃来啃去的东西,那么他们就不会把指甲当成咬的对象。
    
     2、宝宝喜欢用“打”的方式来与其他人交流 
    宝宝们比较青睐用自己的手指去探索这个充满未知的世界,看到一个小伙伴就会用双手拍打对方,试图以此方式来与对方沟通。许多父母认为他们的孩子是在挑战别人,但这只是他们表达爱意的一种方式。
     3、宝宝具有强烈的占有欲 
    孩子已经和母亲在一起很长时间了,认为母亲是他自己的母亲,即使父亲也是不允许靠近妈妈的,所有的玩具都属于自己,别人不能碰,孩子有了财产权的意识,有强烈的占有欲。那么,父母如何面对他们孩子的这些行为呢?
    引导他正确地表达自己的情感孩子特别想亲近对方,却又不知道怎么亲近,所以咬着对方,这种亲密的行为必然会伤害到对方。有的父母会对自己的孩子大呼小叫,这样是不好的,那么孩子咬别人怎么办呢?
    孩子咬人不是从心里来伤害小伙伴的,它只是一种内心情感的表达,而他们不知道这样可能会伤害到自己的小伙伴,家长需要引导他们的孩子。教你的孩子正确的表达方式,如拥抱他人,亲吻他们的小手等。你可以选择这种表达方式表达爱意,并告诉孩子说被咬的人会感到疼痛,这是不礼貌的行为。
    如果有些家长说他们的孩子喜欢打人怎么办?事实上,对于身体敏感的儿童来说,他们喜欢用手来表达自己的情感,其用意是传达自己的心声,而不是刻意的打对方。
    孩子的错误表达必然会引起家长的误解,教孩子正确表达自己的情感,让孩子知道如何用手表达,学会文明的表达。
     孩子三岁前,是早期教育的关键时期,父母应从这些方面着手。 
     1、培养创造性思维 
    在练习绘画时,老师们并不强求色彩的统一,而是让孩子们自由地发挥自己的才能,这是培养创造性思维的过程。父母不应该给孩子太多的规则,让他们知道世界是他们自己创造的。孩子的房间让孩子决定布置,至于摆放什么东西,给孩子们自主权,让他们从失败中吸取教训,在锻炼中逐渐成长。
     2、要让孩子独立 
    孩子年轻时犯错误是正常的,但这不是父母安排孩子生活的理由。孩子们需要独立面对生活,父母应该培养他们的独立性格。当孩子们一起玩的时候,父母不应该尽可能多地参与进来,给孩子自由交流的空间。

三岁前叫什么时期

4. 3岁孩子是什么阶段

 3岁孩子是什么阶段
                      3岁孩子是什么阶段,孩子是父母的掌中宝,但是孩子的性格和思想受家庭的影响很大,而外幼儿3岁以后,孩子在生活和活动上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以下了解3岁孩子是什么阶段。
    3岁孩子是什么阶段1    一般1岁以内的孩子称为婴儿,1-3岁的孩子称为幼儿,而婴幼儿多数指3岁以下的孩子。孩子的生长发育是一个持续的过程,没有明显的阶段,但医学上人为的划分为7个阶段,常见于以下几种情况:
    1、胎儿期:指形成受精卵到出生前的时期,一般是40周;
    2、新生儿期:指孩子出生后28天的时期;
    3、婴儿期:指从宝宝出生后到1岁的时期,通常婴儿期包含新生儿期;
    4、幼儿期:指1-3岁的年龄阶段;
    5、学龄前期:指3-6岁的时期,即上学前的时期;
    6、学龄期:指6-13岁的时期;
    7、青春期:指13岁到青春期的发育结束。
    
     3至6岁幼儿发展有哪些关键期 
     1、发展音乐能力的关键期:3—5岁 
    宝宝接受“声音”(如语言、音乐)影响的最佳黄金期是在2岁至5岁。“音乐细胞”与天分,并不一定是与生俱来的。发展孩子的音乐能力,需要让宝宝在一个音乐的后天环境中学习音乐、享受音乐。
     2、学习书面语言、掌握用笔能力的关键期:4—5岁 
    宝宝早期的阅读与书写能力较弱,因此在宝宝4-5岁关键期时,一方面要让宝宝重复性积累大量信息;另一方面在肢体动作上不断学习,使大肌肉、小肌肉得到充分锻炼,通过手眼协调运动与熟练操作灵敏性的学习促进大脑神经的发育和发展,从而加速提高语言表达能力和动手书写能力。
     3、学习外语能力的关键期:3—8岁 
    学习语言对成人来说是件困难的工程,但宝宝能容易的学会母语,正因为具有自然所赋予的语言敏感力。3—5岁是学习口语,6—8岁是学习书面语言的关键期。要让宝宝学习外语,抓住关键期,制定合理的学习计划是必要的。
     4、掌握数学概念的关键期:5岁左右 
    宝宝5岁的时候学习加减法速度很快,宝宝在这个时期对生活周围和自然环境中事物所表现的数字概念和数量之间的相互关系有着敏锐的`观察力。如大与小、多与少、个体与群体、数字符号等逻辑对应关系。因此,家长要及时为宝宝提供与数量有关的活动素材和认知方法,积极引导和培养宝宝对数学知识学习的兴趣,提高宝宝对数概念的认知能力和运用技巧。
     5、掌握汉语词汇,理解词汇意义的关键期:5—6岁 
    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汉字字与字之间区分明显,个性突出。再加上汉语的语法简练,句子短悍,极便于高速阅读。宝宝大量识记汉字后,便要经过训练掌握汉语词汇意义。5-6岁正是宝宝理解词义的关键期,需好好把握。
    3岁孩子是什么阶段2     3岁到6岁的儿童,属于幼儿阶段,恰好是人格培养、习惯养成的关键时期。 
    正如古人云:“三岁看大,七岁看老。”在这个阶段,孩子养成的习惯、形成的性格、培养的品格,将影响孩子的一生。虽然我们会把3岁以后的孩子送到幼儿园,但学校和家庭的职责和分工毕竟不同,父母仍然需要在孩子身上多花时间,关键时期在人的一生当中十分短暂,稍纵即逝,却对人生有着无法替代的重要影响。
    关键期这一概念最初是由奥地利生态学家康罗德·洛伦兹(1937)提出来的。他在对鸟类自然习性的观察中,发现刚孵出的幼鸟,如小鸡、小鹅等,会在出生后很短的一段时间内学会追逐自己的同类或非同类,过了这段时间便再也不能学会此类行为或印刻自己的母亲,而这段时间是很短的,人类的成长发育也是如此,一旦错过就无法弥补,故称为人类的关键期
    又称最佳期、敏感期、临界期、转折期。后来,心理学家将这类研究借用到儿童早期发展的研究中,提出了儿童心理发展的关键期问题。
    从诸多的科学实验中,我们发现,0~3岁是多方面能力(感知、记忆、思维、个性等)发展的'关键期。通过研究发现,3岁到6岁的孩子学习的关键期有如下几个方面:
    2~3岁是计数能力(口头数数、按物点数、按数点物、说出总数)发展的关键期; 2~3岁也是学习口头语言的第一个关键期,5岁左右是口头语言发展的第二个关键期;
    2.5~3.5岁是教育孩子遵守行为规范的关键期; 我们要让孩子多体验、多感受、亲自动手,让孩子与他人、与社会、与大自然亲密接触。不要怕孩子搞“破坏”、故意捣乱、犯错误,要给孩子在错误中成长的机会。
    3岁左右是培养其独立生活能力的关键期。 在孩子入园前培养他自己吃饭,穿简单的衣服,袜子,鞋子,学会自己上厕所或者告诉大人自己要上厕所,学会等待,培养外在秩序感等。
    
     4~5岁是开始学习书面言语的关键期。亲子阅读,点读绘本,都是很好的培养方法。 
    5岁是掌握数学概念的关键期;也是儿童口头语言发展的第二个关键期;5-6岁是掌握语言词汇能力的关键期。这个时期的孩子有点唠叨,爱说,做父母的要有耐心听他们表达,并且给予回应。如果不愿意听孩子把话说完,总是打断孩子的表达,不但会影响孩子性格的形成,使孩子变得内向,还会影响以后的亲子关系,孩子再也不愿意向你表达真实想法了。
    孩子到了一定的阶段,不同的敏感期就会接踵而至。我们要细心观察,抓住孩子的敏感期,培养孩子各方面的能力。 每一个孩子都是带着自己的天赋使命来到人间的,真正爱孩子的父母要懂得我们是支持他们完成自己的使命,成就他们自己的人生的,而不是为我们而活,活成父母期待的样子。
    有些做父母的很爱孩子,生怕孩子受苦受累,时时处处限制孩子的行动,不让他干这个、动那个;或者嫌孩子做事笨手笨脚,代替他们做一些事情。殊不知,我们在一点点地剥夺孩子成长的权利,扼杀孩子的创造力和自主性。我们可以替孩子做事,但没有办法替孩子生活和成长;
    我们可以替孩子解决问题,但是没有办法替他们去承担他们应该承担的责任;我们可以替孩子规划未来,但不能替他们憧憬未来。一个没有憧憬和希冀的童年,不能自主地做一些自己喜欢的事情,可能会有一个平庸痛苦的成年。
    3岁孩子是什么阶段3     3岁内孩子生长发育的重要阶段 
     1、从4个月开始保护乳牙 
    一般宝宝4~10个月开始长牙,2~3岁间乳牙可全部萌出,凡是孩子13个月内长出第1颗乳牙就是正常的。孩子长出1~2颗乳牙时,家长需用指套给孩子清洁牙齿且对牙龈按摩。长出2~3颗牙齿时可用医用硅胶牙刷,弹性良好且软硬适中,能清洁牙齿上的残渣,同时也能保护牙床。等乳牙全部长齐后,需选择刷头小且刷毛软硬适中的牙刷。
     2、满6个月添加辅食 
    给孩子添加辅食时不能操之过急,循序渐进的增加辅食量,从单一到多样,从少量到多量,从细到粗。一岁以内的孩子尽量不要吃海鲜、羊奶、可乐以及蜜饯果脯类食物。
     3、六个月用水杯代替奶瓶 
    虽然奶瓶良好,但不能长时间用。孩子6个月后需学习用杯子,一岁时停止用奶瓶,最晚不能超过一岁半。4~6个月的儿童可选择鸭嘴杯,8~9个月的儿童可选择吸管杯,12个月以上的儿童可选择普通杯子。
     4、7~8个月独坐和用枕头 
    孩子7~8个月时能独立坐着,说明颈前屈形成,可以用枕头了。合适高度的枕头,头应该是平的且保持颈部生理弯曲。不建议用羽毛或纤维棉材质的枕芯。同时也要注意枕头的软硬度,手稍微用力就能按下大概50%的深度,且两秒内能快速回弹,这种枕头软硬度合适。
     5、12~18个月利用好学步工具 
    孩子一岁时开始学习走路,一岁半前学会独立走路就可以,推荐助步车或学步鞋。
    
     6、两岁时告别辅食 
    孩子两岁后就可以和大人一起吃饭了,不过饮食以清淡、少油少盐为主。一岁以内的孩子不能额外加盐,不然会增加肝脏和肾脏代谢负担。一岁以上的孩子饮食要清淡,吃盐量不能超过2克。
     7、两岁时训练排便 
    一般孩子两岁左右就应该进行,如厕训练,帮助摆脱纸尿裤。孩子纸尿裤能保持两个小时干燥、对坐便器产生兴趣、大便时间变的规律、会用表情或语言表达自己排大小便,就可以训练孩子自己上厕所。
     8、两岁半是叛逆期 
    一般孩子两岁半时进入叛逆期,在此阶段家长也不能过于焦虑。孩子在成长过程中,会呈现稳定突破再稳定的状态,这是正常的现象。
    温馨提示:家长要抓住孩子以上8个黄金时间段,做好引导工作。一般孩子三岁之后才能用含氟牙膏,牙膏用量米粒大小即可,家长需做好监督,以免出现误吞。另外,家长要注意孩子饮食均衡,平时要适当给他补充水分,不能喝碳酸饮料或含糖饮料等,可多带孩子户外活动来增强抵抗力。

5. 3岁是什么阶段

 3岁是什么阶段
                      3岁是什么阶段,孩子在不同年龄阶段会遇到不同的问题,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伴随着开心与快乐,了解孩子的发展情况才能更好的教育孩子,下面为大家分享3岁是什么阶段。
    3岁是什么阶段1    一到三岁是幼儿期。
    幼儿期,不同的划分标准,划分的年龄段略有偏差。临床医学领域根据生理学的特征,一般将1~3岁定义为幼儿期 ,也有观点将3~7岁划分为幼儿期。
    上述两种分法的特征描述基本一致。即:此期小儿生长速度减慢,智能发育加速,活动范围增大,接触社会事物增多。语言、思维和社交能力有明显发展。
    由于缺乏对危险事物的识别能力和自我保护能力,易发生意外伤害和中毒,此期保健重点在于培养良好的饮食卫生习惯,保证营养和辅食添加,预防传染病和意外事故。
    
     幼儿期的身体发育: 
    在幼儿期,个体的生理不断地发展变化,身高、体重在增长,身体各部分的比例逐渐接近于成人,肌肉、骨骼越来越结实有力;更主要的是神经系统特别是大脑皮层的结构和功能不断成熟和发展。幼儿大脑重量在继续增加,3岁时为1011克,到6、7岁时能达到1280克。
    这时皮层细胞的纤维继续增长,分枝增多,并不断地髓鞘化;皮层细胞之间的联系增多,分析综合活动日益完善,皮层各叶相继成熟,皮层抑制功能迅速发展。这些,为幼儿的心理发展提供了条件。 幼儿头颅的发育与其它部位相比,处于领先地位。
    1~3岁内头围全年增长2厘米;以后直到15岁,仅增4~5厘米,达到成人的头围。出生时新生儿的胸围比头围小1~2厘米;1岁左右小儿的胸围赶上头围;1岁后只12岁胸围超过头围。
    牙齿的发育可以反映骨骼的发育情况。1岁时婴儿应出6~8颗乳牙;2岁半时20颗乳牙应全部出齐。颅囟的变化反映了颅骨发育情况。一般1岁半的幼儿颅囟都应闭合。
    体格生长速度减慢仍稳定增长:体重稳定在每年增长2kg左右,身高稳定在每年5~7cm左右。比婴儿时期旺盛的食欲相对略为下降。从会走、会跳、会跑开始,接触外界环境相对增多。
    神经心里发展迅速:语言、记忆及思维想象力、精细运动等发展增快,对外界环境产生好奇心,好模仿,趋向智力发展过渡。随着年龄的增长与周围交往增多,对客观事物的认识与情感多样化,易产生同情感、荣誉感、信任感,正确引导下,可逐步区别好与坏,喜欢与不喜欢。
    3岁是什么阶段2     3至6岁的阶段称为什么 
    幼儿期或学龄前期。
    儿童生长发育分为以下几个阶段:
    1、新生儿期:是从胎儿娩出,到28天大的时期。按年龄划分,此期实际包含在婴儿期内。
    2、婴儿期:指的是从出生到1周岁之前的时期。
    3、幼儿期:1岁到满3周岁之前为幼儿期。
    4、学龄前期:3周岁至入7周岁为学龄前期。
    5、学龄期:自入7周岁至青春期前为学龄期。
    6、青春期:青春期年龄范围一般为12岁~20岁,女孩的青春期开始年龄和结束年龄都比男孩早2年。
    
     注意事项: 
    注意的维持功能:这种功能是儿童的心理活动对所选择的对象保持一种比较紧张、持续的状态,从而维持着儿童的游戏、学习活动的顺利进行。
    注意的调节功能:这种功能使儿童能够发觉环境的变化,并及时调整动作,为应付外来刺激做出相应的准备,从而能更好的适应周围环境的变化。
    3岁是什么阶段3     3岁是孩子人生的重要阶段 
     “3岁看大”并不是没有根据 
    仔细回想一下自己,3岁之前的事情还想得起来吗?
    虽说3岁以前是宝宝迅猛发展时期,充满创造性,但是这段经历长大再看却完全没有记忆。因为,孩子到了3岁,才开始有意识和记忆。
    当孩子长到3岁,家长越来越感觉无法理解孩子。如果家长不知道孩子早期的生命,不认识他们的本性,可能就会在无意识中毁坏孩子已发展好的部分。
    3岁的孩子虽然已经遗忘了之前发生的一切,但是他们的意识层却浮现出了曾经创造的能力。3岁的孩子必须借由活动才能发展,才能运用他们所创造的能力。在智慧的引导下,孩子的手借由玩耍去执行心灵的意志。
    对于3岁的孩子而言,他们探索世界的方式发生了变化,之前是由心灵探索世界,现在是由双手探索世界。他们理解事物的直接器官是双手,主要凭借双手的工作来发展自身能力,并从中获得快乐。
    
     如何为3岁的孩子选玩具 
    经常有人问我:“你都给宝宝买什么玩具了?她喜欢玩吗?我家宝宝3岁了,买什么玩具能激发他的创造力?”
    为了迎合孩子活动的需求,市面上出现了很多玩具。父母也接二连三地给孩子买很多玩具回家,但是这些玩具都无法使孩子的心智得到发展。
    大部分情况下,成人很难一直陪在孩子身边,经常买些类似洋娃娃这样的玩具,作为孩子与社会接触的替代品。虽然孩子有洋娃娃陪比没有人陪要好得多,但是洋娃娃不会像人一样和孩子沟通。
    有的家长发现孩子更想学着大人的样子做家务,于是给孩子们准备过家家用的玩具,比如小厨房、小房间及相关物品等,但是这些都不是真正能用的东西。
    大人们普遍认为玩具有助于孩子的智力发展,于是想法设法给孩子买很多玩具。对于孩子而言,有玩具可以玩当然比没有东西玩要好得多,但是他们很快会厌倦玩过的玩具,从而不断向大人索要新的玩具。
    有时候,孩子还会故意破坏玩具。人们认为这是因为孩子喜欢拆东西,其实是因为他们没有喜欢的东西可以玩了。
    由于这些玩具都不是真的',孩子并不会真正喜欢它们。结果,孩子变得无精打采,无法专心,甚至他们的人格出现了偏差。3岁的孩子为了让自己更加完美,就认真地在各方面模仿成人的行为,但是这种努力却总是得不到肯定,致使他们的人格出现偏差。
    对于3岁的孩子而言,如果家长能给他们提供根据各自的身材比例制作的物品,并允许他们像大人一样操作,他们就会获得快乐和满足,他们的性格也会变得平和、安静。孩子玩耍是为了让自己适应周围的环境,所以他不在乎环境中不常有的东西。
    其实,家长们完全不需要给孩子洋娃娃,只需要给他们找一群同伴,让他们一起体验生活;不需要给孩子玩具,只需提供一块真正属于他们的天地,让他们自由地玩耍。
    当家长用真实的东西来取代虚假的玩具时,会发现,孩子较之前,更能坚持独立做事,拒绝大人的帮助,这时父母们只要做一个合格的旁观者就行。
     让孩子参与到生活中 
    经常听很多家长对孩子说:“你什么都不用做,好好学习就行,其他的爸妈帮你搞定。”
    这种做法对孩子成长很不利。如果一个孩子生活在简单的环境中,他可以自由地使用身边的东西,不必担心会打破它们。比如,当妈妈在洗衣、做饭时,孩子也可以参与其中,如果可以找到适合他做的事情,那么他就能为自己之后的独立生活做准备。
    蒙台梭利在自己的著作中说:“儿童之家”学校取得成功的有力因素包括3个方面:第一,学校设在了极度贫穷、社会情况艰难的地区,虽然那些孩子的物质生活非常贫乏,但是他们的内心世界却是富有的。第二,那些孩子的父母都是文盲,也就不会自以为是地给孩子提供帮助。第三,学校的老师没有接受传统的训练,所以不会有思想偏见。
    在3岁孩子的内心,隐藏着一位“老师”,这位“老师”会准确无误地引导他们。一个自由的孩子会跟随内在的自然引导,他们会把工作做得非常完美。比如,大人只是希望孩子把桌面擦干净,但是他们会把桌边、底面、桌角、缝隙都擦得干干净净。
    如果大人能够给孩子自由,不去干涉他们,他们就会专心致志地投入工作。遗憾的是,大人们经常会忍不住去打断孩子,自以为是地提供“帮助”,结果,习惯受自然引导的孩子与爱“帮助”的大人无法很好地相处。
    教育学遵循人的逻辑,把心智活动与身体活动分割成截然不同的两件事。认为进行心智活动就应该安静地坐在教室里,进行身体活动就应该抛开心智活动。
    事实上,这样做等于把孩子分成了不相关的两部分。相对于教育学,“自然”有着不同的逻辑和法则。比如,教育学认为,孩子不使用双手就可以思考,甚至不准他们在思考时使用双手;“自然”认为,孩子不使用双手就无法思考,甚至他们在思考时还需要不停地走动。
    蒙台梭利用实践证明,大人对孩子进行干涉和帮助是没有必要的,即使孩子做错了也没有关系。因此,大人们只需要判断孩子可能需要什么材料和环境,提供给孩子,然后放手让孩子做,不要把自己的想法强加于孩子身上。

3岁是什么阶段

6. 3岁处于什么阶段

这个阶段的幼儿往往是注意力极差、想象力也很差,大多数孩子在3岁时注意力也只能维持3-5分钟而已。所以,作为母亲唯一需要做的是,让孩子尽情地玩,在玩玩具中,培养孩子的专注力。比如说,孩子出生后,大多数妈妈会选择在孩子摇篮上或者床上挂上颜色鲜艳可爱的动物玩偶,让孩子盯着看,这就是不错的训练孩子的方式。

7. 2-3岁是什么时期

 2-3岁是什么时期
                      2-3岁是什么时期,孩子是妈妈们的心尖,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伴随着各种各样的问题,了解孩子的发展情况才能更好的教育孩子,下面为大家分享2-3岁是什么时期。
    2-3岁是什么时期1    2-3岁幼儿正是处于对任何事情都好奇的阶段,也是很懵懂的阶段,这个阶段父母的教育是非常重要的,因为2-3岁的幼儿学事情是非常的快,发现一些行为就会主动的去模仿,父母要是不注意自己的言行孩子很容易就学会了,因此教育和引导不能忽视,父母要有意识的培养孩子的一些习惯和兴趣,引导孩子对一些事情的思考,但最好不要用惩罚来让孩子知道自己做错事情了。
     2-3岁幼儿年龄特点: 
     1、思维存在于动作之中 
    2岁儿童的各种心理活动带有明显的直觉行动性,记忆以及思维都是在直接与事物的接触或在活动中进行的。离开了具体的事物,具体的活动便不能进行,他们往往先做后想,边做边想。如在捏泥之前往往说不出自己要捏什么,而常常在捏出某种形象之后才会说“苹果”,“大饼”等。
     2、尝试模仿,喜欢重复 
    2岁儿童爱模仿别人,他们看见别人玩什么,自己也玩什么。在家里模仿大人的活动,在幼儿园模仿小朋友,教师的行为。模仿的大多是一些具体,简单的外部动作。
    2岁儿童的注意以及记忆是不随意的,短暂的。喜欢重复是此年龄段儿童显著的特点。他们喜欢重复地摆弄物品,喜欢听教师重复讲同一个故事,重复做某个动作,如反复地娃娃吃饭。在往返的重复中逐渐认识物体的属性,发展语言与动作,并由此逐渐认识事物简单的关联,产生简单想象。
    
     3、词语发展迅速,听说能力基本形成 
    2~3岁是儿童口语发展额关键期,此时的儿童变得特别喜欢说话,词汇量迅速增加,已能用简单的复合句来表达亿元,基本理解常用的简单句型。2岁后期会用“”来表达自己的需求和愿望,开始把自己从客体中区分出来,言语的发展促进自意识的萌芽。
     4、对鲜明的色彩、节奏感兴趣 
    2岁的儿童处于新异性的探索阶段,此时的儿童对新奇事物特别感兴趣。因此,色彩鲜艳的,有声响的,会动的物品特别能引起他们的注意和喜爱,能激起他们的兴趣,使他们能主动去认识环境,投入活动。
     针对2-3岁幼儿年龄特点进行教育,下面几条要点就很重要: 
    1、有目的、有意识地引导和塑造孩子的行为。不要以为孩子还小,不懂事,这个年龄阶段的幼儿是发展他们良知,即包括做了错事感到愧疚,以及克制再次犯错的能力最关键的时期。如果在这个阶段没有积极地引导和塑造孩子的行为,那么接下来就可能为日后的“熊孩子”埋下伏笔。
    2、父母要有意识地约束自己的言行。这个阶段孩子有强烈地学习、模仿的动机,无论成人做什么,说什么,他们都会有样学样地模仿。
    因此,如果一个父亲暴躁,那么幼儿就会学会暴躁;如果一个母亲懒惰,那么幼儿就会学会懒惰。所以,做父母的应该让自己的行为至少在孩子面前是积极的,用自己的良好言行给孩子以示范。如果父母本身言行就存在问题,那么就不要怪孩子有样学样。
    3、慎用惩罚,特别是不要体罚。这个年龄的孩子很难理解父母通过惩罚试图让他明白和学会的规则,幼儿要到5岁以后才会逐渐形成规则意识。相对地,如果父母采用体罚的方式,他们没有学会“道理”,反而更可能学会暴力方式来解决问题,也就是说,幼儿会模仿父母的惩罚方式来对待他人。
    4、避免与孩子情绪冲突,特别是不要再情绪上与孩子对立。一旦父母与孩子情绪上冲突,那么孩子就会发展出退缩,并逐渐发展为在父母面前和身后两套行为模式。
    对幼儿发脾气,幼儿是不可能了解父母愤怒后面的用意,他只会注意并强烈地感受到愤怒的压力,这会对幼儿产生极为负面的心理影响,阻塞掉未来孩子与父母的沟通,很多父母苦恼孩子什么都不跟自己说,其原因在很大程度上就可以追溯到这个年龄阶段父母与孩子的情绪冲突。
    2-3岁是什么时期2     儿童期是指几岁到几岁 
    1、一般来说2-12岁算是儿童时期属于童年。
    2、在儿童心理学里,儿童的年龄段很长,从初生至十七八岁都属于儿童,而且根据心理发展的特点,把儿童心理发展划分为:乳儿期(初生至1岁)、婴儿期(1至3岁)、学前期或幼儿期(3至6岁)、学龄初期(6至12岁),学龄中期或少年期(12至15岁)、学龄晚期或青年期(15至18岁)。
     儿童学习才艺的最佳年龄 
     一、学小提琴的适龄期 
    小提琴演奏是单手拿琴站立演奏,自己要想演奏出好音乐,对手及指头尚小、力量不够的3-4岁幼儿来说,过于勉强。因此,建议学习小提琴的年纪为5~6岁较适当。
    
     二、学钢琴的适龄期 
    在音乐世界里,声音是有感情和生命的。太小的宝宝是不宜学钢琴的,因为要学习钢琴需要宝宝具备一定的能力,这其中包括宝宝的认知能力发展到一定的水平,最起码能认识简单的五线谱,也包括一定的.听力分化及对音乐的感受能力,如区分音乐的高音、音色、单调等,还包括手部精细动作的发展,一定的手眼协调能力及手指的力度和手发育的大小等。
    因此,一般的儿童学习钢琴在2-3岁时,效果无法期待,6-10岁开始学,想成为钢琴家又慢了一点,在3-5岁时最好让孩子先听好的音乐,欣赏好的音乐,一般4-5岁开始接受钢琴等乐器的技术指导,学钢琴比较适宜。当然,可根据自己孩子的情况,提早或推迟些。
     三、学绘画适龄期 
    由于孩子在1岁或1岁多已会“涂鸦”,2-3岁开始对形状、颜色产生兴趣,4-5岁开始对实际事物、经验过的事物有了认识并画出,5-6岁时,不是画看到的东西,而是画认识的东西,此时的孩子观察力、想象力、甚至表现欲都很高。因此,从2岁半到3岁孩子最纯洁的时候开始,最为适宜。
    2-3岁是什么时期3     2-3岁孩子的叛逆 
    一般孩子在2-3岁时,开始认知周围,不管是学习语言,模仿大人们的行为,还是对花花草草的兴趣,他们都在了解并观察这个丰富多彩的世界,这个时候的他们,拥有一个人人生中学习能力最强最快的大脑,任何事物在他们那里能被迅速接受并记在脑中。许多教育专家都说,这个时候的孩子,可以被称为一个“天才”。
    与此同时,在吸收了大量的信息,学习了大量的“知识”后,孩子们开始在自己的大脑里形成一套简单的思维,建立起自己的一些想法。
    比如,一定要用这个勺子,而不用筷子,一定要穿红色的衣服,不穿黑色的,一定要把东西排列朝同一个方向,错一点都不行......孩子的小脑袋瓜里像是有一套固定的规则,如果没按这套规则来,他们就会大吵大闹,并反对你所要求的一切来表示抗议。
    虽然他们才2-3岁,但已经有了自尊心,他们可能会突然因为你的一句话,而感到自己被父母不喜欢了,然后一个人默默低头不说话,任你怎么哄都不理。
    如果你阻止他们的好奇心,告诉他们这个脏,那个不行,或者直接拿走他们正在玩耍的东西,孩子也会觉得自己没有被尊重而生气叛逆。
    
     那对这个时期的孩子要怎么做呢? 
    父母首先要知道,孩子这个时候的叛逆不是真正的叛逆,想要和你对着干,相反,这是他们在建立自我秩序,思考力和自尊的重要时刻。
    父母们需要做的就是尽可能的保护好孩子的这些能力的发展。
     1、耐心,满足 
    当孩子们一定要按照自己的“秩序”来的时候,请尽量满足,不要觉得孩子的要求很不合理,要去理解并帮助他们完成,当“秩序”被肯定,孩子们会觉得你是Ta的伙伴,会更愿意和你一起做更多事情;
     2、平等,尊重 
    跟孩子说话和沟通时,要平等的对待,即使你觉得Ta当时的行为不对,也请先平和的跟孩子说明,让Ta知道为什么爸爸妈妈不愿意Ta这样做,征得孩子的同意后,再让Ta停止行为。当然,有的孩子很固执,非要做,那我们可以分两种情况:
    第一种,如果孩子的行为不会造成什么严重后果,父母完全可以放手让孩子去尝试,但事先跟孩子说好,如果失败或造成不好结局,那Ta就不能再做了;
    第二种,如果后果严重,那我们在沟通不顺后,可以先强制性的阻止孩子,等Ta心情平复,比较高兴的时候,或是下次再遇到类似情况前,跟孩子在说明为什么父母不让Ta那样做的原因,并告诉孩子,爸妈是尊重和爱Ta的,所以不能让Ta受到伤害。
    其实,这个时期的孩子非常好沟通和教导,他们会认真思考爸爸妈妈告诉他们的所有事情,还会迸发出一堆“为什么”的问题,让你苦笑不得。也是在这个时期,孩子们会因为好奇,主动帮忙洗碗,叠衣,做家务,妥妥一个贴心可爱的小天使。
    父母需要做的就是耐心的倾听和观察他们的行为,了解孩子们小脑袋里的各种奇思妙想,你一定会发现,他们带来的快乐远比烦恼多得多!

2-3岁是什么时期

8. 2到3岁是什么时期

 2到3岁是什么时期
                      2到3岁是什么时期,孩子每个阶段的发展都是家长们会重点关注到的,2到3岁这个年龄阶段也是宝宝展示出好奇心的时期,对很多事情都会比较好奇,以下了解2到3岁是什么时期。
    2到3岁是什么时期1    人们常说,“可怕的两岁”、“麻烦的三岁”,面对一个2-3岁的宝宝,他上一秒还在嬉笑玩闹,下一秒却崩溃大哭,实在是让家长摸不着头脑。
    提起两三岁的小宝宝,许多家长头痛他们“叛逆”、“敏感期”、“乱发脾气”、“爱哭闹”等行为。却忽略了,这个阶段的宝宝,仍只是处于单纯、懵懂的幼儿期,他成长的速度也许还没达到你的预期。
    孩子的苦衷,又有多少父母能真正留意到呢?别不信,生活中我们常常无意当中的一些行为,却是在让孩子强迫式成长。
     ★强迫孩子勇敢:你认为他需要锻炼,对孩子来说却是种伤害 
    在儿童滑滑梯上,妈妈站在“独木桥”的一头,宝宝在另一头。妈妈试图鼓励孩子战胜恐惧,独自爬过来。“宝宝勇敢一点,这很安全,快过来,妈妈在这边接你。”。但孩子不敢,妈妈说了很久,后来有点生气了:“你再不过来,我就下去回家了!” 最终孩子边哭边颤抖着爬过去。
    每个孩子都应具备坚强勇敢的性格,但年幼的宝宝认知中,他们并不理解何为勇敢。家长不允许他用哭声来表达“害怕”和“委屈”等,只叫他要“勇敢”,这样只会让尚处于幼儿依赖期的孩子因担心自己被抛弃,而变得更胆小。
     育儿小贴士: 
    当宝宝遇到不敢做的事,家长可以适当鼓励和引导。如果孩子实在无法克服恐惧,也别勉强他,也许下一次,当他成长到一定阶段,他自己就能做到了。
    孩子受伤哭泣时,家长要以同理心对待,并且任何情况下都要允许孩子释放自己的情绪,可以静静地陪伴他哭一会儿。之后再跟他讲讲该怎么应对,当下次遇到类似的情况,该怎么解决等。
    
     ★强迫孩子分享:你以为是在帮助他社交,实际却在扼杀他个性发展 
    小区花园里,两岁多的宝宝不肯跟同伴分享玩具。妈妈说:“跟小朋友一起玩呀,大家是好朋友,一起分享更快乐哦!”但是不管怎么劝,宝宝都死死护着自己的玩具。妈妈觉得挺尴尬,责备孩子不懂事,甚至动手抢玩具,强制性要求“分享”。
    两三岁的宝宝,正处于自我意识和物权意识敏感期,不愿分享是正常的。这一时期,如果家长强迫孩子分享,就会破坏孩子自我概念的建立,容易让孩子形成自卑、压抑、讨好型人格,也会破坏孩子的安全感。
     育儿小贴士: 
    当宝宝不愿意分享时,家长们别为了“面子”而去让孩子分享。分享是一种好品质,我们在生活中应时常给孩子灌输这样的意识,但是千万不能强迫。
    当宝宝不愿分享,家长可以帮助宝宝向对方解释“这个玩具是他最喜欢的,我们还没玩够,暂时不能借给你”。或者多一些引导 “你是担心小朋友不还给你吗?”、“就算他拿着,也是你的玩具,一会就会还给你。”这样既不会影响孩子的物权意识,也能让他放松防备。
     ★强迫孩子打招呼:你觉得孩子没礼貌,其实是孩子在自我保护 
    有次经过小区楼下大堂时,看见一对母子,妈妈微笑着说:“宝宝,跟保安叔叔打个招呼,叫叔叔好。”但孩子直直盯着妈妈,不说话。妈妈又强调了两次,孩子依然不作声。最后妈妈无奈略带不满地说:“这孩子,怎么这么没礼貌!”
    带孩子出门,家长习惯会让孩子跟人打招呼。但孩子却扭捏不肯叫人,让大人感觉很没面子,显得自己对孩子“没教养”。其实孩子对生人的胆怯和害羞,是天生的自我保护能力。宝宝以此逐渐学会辨认和信任他人,因此面对不熟悉的人时,他们本能是反抗的。
     育儿小贴士: 
    宝宝自我保护能力是天生,但礼貌行为却是后天习得。父母是孩子最好的榜样,如果家长以礼待人,与周围的人热情友好相处,孩子耳濡目染,自然也会变得热情开朗、彬彬有礼起来。
    孩子不肯主动问好,家长不妨多打“圆场”。比如 “给阿姨说说你叫什么名字吧!”或者“咱们先玩一会,熟悉以后你再叫叔叔好吗?”让孩子打招呼前,最好先介绍对方是谁,减少孩子的陌生感。
     ★强迫分房睡:不是孩子不愿意,只是他还没准备好 
    一位朋友吐槽说,她觉得自己三岁多的孩子长大了,想分床睡。但是小男孩总哭哭啼啼不愿意,于是朋友就先陪他睡着然后再回自己的房,但第二天孩子总会出现在她床上。最后孩子连自己的房间都不肯进了,无奈分房分床均告失败。
    孩子分床需要有一个过程,比如先分被、分床,再到分房,而不是强行将宝宝推开。每个孩子发育情况不同,所以分房睡这件事也没有特定时间,不过一般认为女孩4岁可以分开睡,而男孩的话6岁前分房睡都不算晚。
     育儿小贴士: 
    分房睡前,可以给孩子多做心理“铺垫”,告诉他 “长大的孩子都会自己睡觉”,并给他一些期盼和鼓励等。当孩子想证明自己长大的时候,就会提出来自己睡了。
    分房睡前,可以好好布置一下孩子的房间,依从他的爱好,让他喜欢上自己的房间。给孩子床边铺上地毯,防止孩子摔落受伤。睡前可以讲讲故事、聊聊天,让他心情放松下来。睡觉时不要关卧室的门,防止孩子害怕,随时都可以来寻找妈妈的“庇护”。
    2到3岁是什么时期2     2-3岁幼儿年龄特点 
    2-3岁幼儿正是处于对任何事情都好奇的阶段,也是很懵懂的阶段,这个阶段父母的教育是非常重要的,因为2-3岁的幼儿学事情是非常的快,发现一些行为就会主动的去模仿,父母要是不注意自己的言行孩子很容易就学会了,因此教育和引导不能忽视,父母要有意识的培养孩子的一些习惯和兴趣,引导孩子对一些事情的思考,但最好不要用惩罚来让孩子知道自己做错事情了。
     2-3岁幼儿年龄特点: 
     1、思维存在于动作之中 
    2岁儿童的各种心理活动带有明显的直觉行动性,记忆以及思维都是在直接与事物的接触或在活动中进行的。离开了具体的事物,具体的活动便不能进行,他们往往先做后想,边做边想。如在捏泥之前往往说不出自己要捏什么,而常常在捏出某种形象之后才会说“苹果”,“大饼”等。
     2、尝试模仿,喜欢重复 
    2岁儿童爱模仿别人,他们看见别人玩什么,自己也玩什么。在家里模仿大人的活动,在幼儿园模仿小朋友,教师的行为。模仿的大多是一些具体,简单的外部动作。
    2岁儿童的注意以及记忆是不随意的,短暂的。喜欢重复是此年龄段儿童显著的特点。他们喜欢重复地摆弄物品,喜欢听教师重复讲同一个故事,重复做某个动作,如反复地娃娃吃饭。在往返的重复中逐渐认识物体的属性,发展语言与动作,并由此逐渐认识事物简单的.关联,产生简单想象。
    
     3、词语发展迅速,听说能力基本形成 
    2~3岁是儿童口语发展额关键期,此时的儿童变得特别喜欢说话,词汇量迅速增加,已能用简单的复合句来表达亿元,基本理解常用的简单句型。2岁后期会用“”来表达自己的需求和愿望,开始把自己从客体中区分出来,言语的发展促进自意识的萌芽。
     4、对鲜明的色彩、节奏感兴趣 
    2岁的儿童处于新异性的探索阶段,此时的儿童对新奇事物特别感兴趣。因此,色彩鲜艳的,有声响的,会动的物品特别能引起他们的注意和喜爱,能激起他们的兴趣,使他们能主动去认识环境,投入活动。
     针对2-3岁幼儿年龄特点进行教育,下面几条要点就很重要: 
    1、有目的、有意识地引导和塑造孩子的行为。不要以为孩子还小,不懂事,这个年龄阶段的幼儿是发展他们良知,即包括做了错事感到愧疚,以及克制再次犯错的能力最关键的时期。如果在这个阶段没有积极地引导和塑造孩子的行为,那么接下来就可能为日后的“熊孩子”埋下伏笔。
    2、父母要有意识地约束自己的言行。这个阶段孩子有强烈地学习、模仿的动机,无论成人做什么,说什么,他们都会有样学样地模仿。因此,如果一个父亲暴躁,那么幼儿就会学会暴躁;如果一个母亲懒惰,那么幼儿就会学会懒惰。所以,做父母的应该让自己的行为至少在孩子面前是积极的,用自己的良好言行给孩子以示范。如果父母本身言行就存在问题,那么就不要怪孩子有样学样。
    3、慎用惩罚,特别是不要体罚。这个年龄的孩子很难理解父母通过惩罚试图让他明白和学会的规则,幼儿要到5岁以后才会逐渐形成规则意识。相对地,如果父母采用体罚的方式,他们没有学会“道理”,反而更可能学会暴力方式来解决问题,也就是说,幼儿会模仿父母的惩罚方式来对待他人。
    4、避免与孩子情绪冲突,特别是不要再情绪上与孩子对立。一旦父母与孩子情绪上冲突,那么孩子就会发展出退缩,并逐渐发展为在父母面前和身后两套行为模式。
    对幼儿发脾气,幼儿是不可能了解父母愤怒后面的用意,他只会注意并强烈地感受到愤怒的压力,这会对幼儿产生极为负面的心理影响,阻塞掉未来孩子与父母的沟通,很多父母苦恼孩子什么都不跟自己说,其原因在很大程度上就可以追溯到这个年龄阶段父母与孩子的情绪冲突。
    2到3岁是什么时期3     2-3岁的叛逆期:其实这是孩子最好的成长发育时期 
    孩子叛逆一直都是家长们心中一大难题,关于孩子叛逆,问得最多的就是以下几个问题:
    一、孩子叛逆是什么原因造成的?
    二、孩子叛逆期怎么管教最合适?
    三、孩子叛逆送去叛逆学校可行吗?
    首先我们要知道,孩子叛逆有多重原因,总的来说包括3种:自身成长原因,家庭原因,社会原因,复杂程度上,自身成长原因< 家庭原因社会原因。我们一个一个来看,这一期,先说说自身成长原因。
    
    孩子人生成长过程中最明显的三个叛逆期:
    2-3岁,是孩子出现叛逆行为的第一个时期,称为“宝宝叛逆期”;
    6-8岁,是孩子的第二个叛逆期,称为“儿童叛逆期”
    12-18岁,是孩子人生中最让人头痛的第三个叛逆期,即“青春叛逆期”
    每一个叛逆期都是孩子成长过程的个性发展,情绪生理的变化,因此对待不同叛逆期的孩子,需要采用不同的应对方式。既要控制孩子的不正确行为,同时,正确引导孩子,帮助他们顺利健康的度过叛逆期,得到应有的发展。
     2-3岁孩子的叛逆 
    一般孩子在2-3岁时,开始认知周围,不管是学习语言,模仿大人们的行为,还是对花花草草的兴趣,他们都在了解并观察这个丰富多彩的世界,这个时候的他们,拥有一个人人生中学习能力最强最快的大脑,任何事物在他们那里能被迅速接受并记在脑中。许多教育专家都说,这个时候的孩子,可以被称为一个“天才”。
    
    与此同时,在吸收了大量的信息,学习了大量的“知识”后,孩子们开始在自己的大脑里形成一套简单的思维,建立起自己的一些想法。比如,一定要用这个勺子,而不用筷子,一定要穿红色的衣服,不穿黑色的,一定要把东西排列朝同一个方向,错一点都不行、、、、、、孩子的小脑袋瓜里像是有一套固定的规则,如果没按这套规则来,他们就会大吵大闹,并反对你所要求的一切来表示抗议。
    虽然他们才2-3岁,但已经有了自尊心,他们可能会突然因为你的一句话,而感到自己被父母不喜欢了,然后一个人默默低头不说话,任你怎么哄都不理。
    如果你阻止他们的好奇心,告诉他们这个脏,那个不行,或者直接拿走他们正在玩耍的东西,孩子也会觉得自己没有被尊重而生气叛逆。
    
     那对这个时期的孩子要怎么做呢? 
    父母首先要知道,孩子这个时候的叛逆不是真正的叛逆,想要和你对着干,相反,这是他们在建立自我秩序,思考力和自尊的重要时刻。
    父母们需要做的就是尽可能的保护好孩子的这些能力的发展。
     1、 耐心,满足 
    当孩子们一定要按照自己的“秩序”来的时候,请尽量满足,不要觉得孩子的要求很不合理,要去理解并帮助他们完成,当“秩序”被肯定,孩子们会觉得你是Ta的伙伴,会更愿意和你一起做更多事情;
    
     2、 平等,尊重 
    跟孩子说话和沟通时,要平等的对待,即使你觉得Ta当时的行为不对,也请先平和的跟孩子说明,让Ta知道为什么爸爸妈妈不愿意Ta这样做,征得孩子的同意后,再让Ta停止行为。当然,有的孩子很固执,非要做,那我们可以分两种情况:
    第一种,如果孩子的行为不会造成什么严重后果,父母完全可以放手让孩子去尝试,但事先跟孩子说好,如果失败或造成不好结局,那Ta就不能再做了;
    第二种,如果后果严重,那我们在沟通不顺后,可以先强制性的阻止孩子,等Ta心情平复,比较高兴的时候,或是下次再遇到类似情况前,跟孩子在说明为什么父母不让Ta那样做的原因,并告诉孩子,爸妈是尊重和爱Ta的,所以不能让Ta受到伤害。
    其实,这个时期的孩子非常好沟通和教导,他们会认真思考爸爸妈妈告诉他们的所有事情,还会迸发出一堆“为什么”的问题,让你苦笑不得。也是在这个时期,孩子们会因为好奇,主动帮忙洗碗,叠衣,做家务,妥妥一个贴心可爱的小天使。
    父母需要做的就是耐心的倾听和观察他们的行为,了解孩子们小脑袋里的各种奇思妙想,你一定会发现,他们带来的快乐远比烦恼多得多!
最新文章
热门文章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