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刚经》的核心思想是什么?

2024-05-16

1. 《金刚经》的核心思想是什么?

有几本书,你可以参考。
1,《金刚经说什么》
2,《六祖坛经》

《金刚经》的核心。也许每个人说法都会不一样。是一部非常不可思议的经典。他在一开始,有长老须菩提提问开始。我们一般人,每天心浮不定。特别现在这样一个经济社会。每个人每天都在不停地忙碌。都在用心机。心都很不安神。须菩提长老就是针对我们这颗不安定,不安宁的心,提问,我们应该如何安抚这个心。一次提问开始。


为什么我说每个人认为的核心都不会一样,就在这里。因为,我们的心浮躁,但是,机缘都不一样。对治也就有所不一样。因此,解释起来也就不一样。一部经,可以从种种角度来解释一件事。

总的原理。佛陀先是告诉我们以“无所住而生其心”。也就是我们起心动念的原点要如何。其次,要我们“无相布施”。不要执着外面,外表的相而行事。

因此,在我理解,我们在世间为人处事的原则:

无住生心
无相布施

这样,你就可以非常的轻松,非常的快乐人生

具体详细,就需要你自己细细读解经中的每一个字了。

《金刚经》的核心思想是什么?

2. 《金刚经》的核心思想是什么?

因用金刚比喻智能有能断烦恼之功用,故名之。他认为“无上正等正觉“是一种能学知佛教一切『真理』,并能如实了知一切事物,从而达到无所不知的慧”。成佛是大乘修行的全部目的,世界上一切事物皆空幻不实,般若的实际在于不着事相,故应“离一切诸相”而“无所住”,即对现实世界不应执着或留恋。此书思想精华反映在最后一首偈颂里,偈曰:“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中国禅家南宗以此书为重要经典。

3. 请问下《金刚经》的中心思想是什么?

因无为法而有差别,一千个人看经,就有一千个中心思想。我个人理解,应该是以下几点:
1、万法皆“无”,世界上什么也没有,就是现在存在的事物,比如人、植物、电子产品,将来也会生成坏灭的。
2、“混沌”。就象蛋一样,万法寂灭之后,又从一个细胞分裂开始,又出现了。世界象一个未知的蛋,你不知道它里面会出现什么样的生命,可能是鸟,可能是鳄鱼,也可能是人。一切活着的众生,具有共通的特性,没有差别。或者说大同小异,有点差别又没有差别。
3、不可思议。比如我们看的电视,用的网络,包括现在打给您的文字,在过去的刀耕火种时代,数码是不可思议的;在将来的五百年后,吃穿用的东西、我们的思想、世界观等等,还是不可思议的。绝对真理远远在人的认识之外,所以做人要谦虚,永无止境。 
我认为,学经最终的目的就是获得不可思议之智慧,表面上看经什么都没说,但遇到具体问题、社会事务上它让你无师自通的学会见招拆招,把所经历、所知道的都象鱼的主刺一样串起来,变活,能游动。

请问下《金刚经》的中心思想是什么?

4. 金刚经的精髓是:什么?

《金刚经》的精髓: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   

《金刚经》的精髓--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
刘先和
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是《金刚经》的精髓这一观念,在我心中已定论了很长一段时间了。自从有了这一认知以后,一想起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就想起《金刚经》,反之也同样。很长一段时间来,一上座心底就起“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的话头,就连有时上街,心中也不时要生起“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的念头,久久不放。为什么我对《金刚经》有如此提要,将“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视为其精髓?我是这样体会的。
从经的形式上看,《金刚经》全长不达万字,然佛在经中直接说到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的地方不下20处。如此并不显长的一篇经文,佛为什么屡屡说及这些言语呢?是随意的重复吗?显然不是,必定有其深刻的含义。这使得我不得不着重这几句经文,并着力去思索。
从经的内容上看,细读《金刚经》,面对一千二百五十大比丘,佛反复强调我相,人生,众生相,寿者相,再细晶经文,全经的理论基本都是在阐明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的教理。譬如:“不住于相”、“若见诸相非相,即见如来”、“不应住色生心,不应住声香味触法生心”、“离一切诸相,即名诸佛”,“菩萨应离一切相,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一切诸相,即是非相”,“如来不应此具足诸相见”,“不生法相”等等。尽管种种表述不尽相同,但其实质都是在教诲弟子不要住相。而一切相中,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是根本相。
从经的立意上看。读过《金刚经》的人都知道,佛在经中鲜明地指出,这部经是“如来为发大乘者说,为发最上乘者说”,佛告诉须菩提,“当知经义不可思议,果报亦不可思议。”禅宗六祖也曾说过,《金刚经》“此法门是最上乘。为大智人说。为上根人说。小根小智人闻,心生不信”(《六祖坛经》般若品第二)。为什么这样说呢?因为佛在经中以最简明最直接的方式告诉弟子,佛与一切众生的差别,菩萨与非菩萨的根本区别,就在于是否有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真乃一语道破天机。只可怜众生迷妄于相,难以置信。
从学佛的根本目的看。学佛人的根本目的,在于通过佛理的掌握,正确认识世界,正确认识生命,从而创造一个完全自由觉悟的新人。佛在悟道之际就有“原来众生实平等无异,皆有佛性,能人佛不可思议解脱之境。如今却被愚痴妄想所盖,不见自性真心。”用佛悟道时的感叹来对照读《金刚经》,不难发现佛所指的“众生愚痴妄想”,实质上就是一个“相”字。离一切诸相,即名诸佛。住一切诸相,即名众生。佛与众生仅一“相”之隔。推倒这堵“相”墙,化掉这堵“相”障,佛与众生一体相通。如何做得到这一点?从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处着力。这是一切学佛人的根本着力点。
其实,我们久读《金刚经》,心中就有这样一个感知: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恰如一条束缚众生的锁链。正因为有这条无形锁链的牵制,使得众生只得在六道中迁流不止,运转不息。要解脱六道的桎梏,唯一的出路也就是根除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我想,无论学佛人读的什么经,修的什么法门,行的什么方便,破除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这是必须的。在诸相之中,我相为首,为根。我相一除,其余诸相全无。我相一生,诸相自然应缘而起。故此,佛在《金刚经》中花大气力专讲我相之弊。如,“发愿度众生人无余涅槃,不能有我相。布施不能有我相等等。为什么有的人读诵《金刚经》,一念能生净信,何以故?也是无我相。即便已经修得佛果者,也不能有我相,须陀洹,斯陀含,阿那含,阿罗汉都不可有我相。除此之外,佛还以自身为教,说自己为歌利王割截身体时,于五百世作忍辱仙人时如何无我相,正因为如来无我相,燃灯佛才予以授记,“汝于来世当得作佛,号释迦牟尼。”如来还教授道,但凡有我,如“我当灭度无量众生”,“我当庄严佛土”,“我有所说法”等等,都“是不名菩萨”。为什么呢?如来一语道破:“如来说有我者,即非有我。而凡夫之人,以为有我。”这就是凡夫的迷障,被一个虚幻的“我”所迷、所困、所牵。于此,众生就只好在六道圈中打转,这正是一切众生的可悲可悯之处。
认知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是《金刚经》的精髓,我以为对一个学佛人是极为重要的,特别是对居家学佛者,益处更为明显,她突出体现在两个方面:
一是有利于深解《金刚经》。《金刚经》的基本句式结构是,说是A,即非A,故名是A。如:“如来说三千大干世界,即非世界,是名世界”,“凡夫者,如来说即非凡夫,是名凡夫”等。这种句式最为准确地表述了宇宙世界本体与本体之诸现象之间的关系。但世人读懂这句式的并不多,就连当代伟人毛泽东也曾问过赵朴初这个问题,原因在哪里呢?我以为关键在要知道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一旦放下我相,再去读经,那必定有新的体悟,对经义才可能深解。一个未学佛的人,必然见A是A,一个学佛人,知道一些佛理,得知见A非A,只有放下我相,体悟佛法的实相者,才透悟见A非A,故名是A。
二是有利于修行。学佛的目的在于了解宇宙世界包括生命现象的真相,由此做一个明明白白的觉者。学佛是需要修行的,修行是需要花时间的。但居家学佛入学习、工作、生活的负担较重,特别是处在当前市场经济初步兴起时期,人们的生活、工作节奏都十分紧张,要挤出一些专门时间来修行,必然有一定困难。但我以为只要时时处处牢记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就可以处在一个大的修行之中,就可以无论处在什么环境之中,都能正确认识自己,认识社会,认识时代,从而随缘生活,正确处理自身所处的一切际遇,就能行往坐卧皆在学佛修行之中,别有一番天地。

5. 金刚经主题思想是什么?

金刚经是大乘经典,大乘的精神就是行菩萨道。

金刚经的主体疑问是须菩提的“心应该住在哪里?怎样降伏心?”

佛陀的回答是:“降伏自己的心,就是降伏一切众生的心。因为众生就是我自己,众生心就是我心。那么如何降伏众生心呢?那就要无我地去布施一切众生。但是其中法布施高于其他布施,所以最好的布施就是给他们讲解这部《金刚经》。哪怕讲几句都行,哪怕他们不信也不要紧,因为众生是“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只要结个缘,一切众生早晚都会相信,都会灭度。这样才是降伏了自己的心。”

《金刚经》即是大乘经典,肯定彰显普度众生的精神,这点不同于自求了脱的小乘。所以《金刚经》的主题思想就是:

降伏众生心,就是降伏我心。

普度众生,就是圆满自己。

世间不空,誓不成佛。


这就是菩萨们为什么留在世间普度众生的原因,众生不解脱,自己休想成佛,休想入无余涅槃。

金刚经主题思想是什么?

6. 金刚经的主要思想是什么?

《金刚经》是佛教教义的重要体现。
《金刚经》属大乘佛经般若类经典,被视为般若类经典的总纲。金刚经是经文中影响力深厚的经典之一,它的作用是非常大的。而且金刚经所讲的内容以及道理也都是很深的,需要大家用心去领悟,这会让自身对金刚经有更多的认识。

主要思想:
主要思想是讲诸法“性空幻有”,认为一切事物都是因缘和合而成,假而不实,本身没有一个恒常自在的自性,所以“性空”,然而自性虽空,因缘关系却是存在的,也就是说事物并非绝对地不存在,并非虚无,只是幻化不实而已,所以叫“幻有”。
一切诸法本性空寂,非生非灭,非一非异,无取无舍,无我无所,所以只有以深广无边的般若智慧,洞见宇宙万物的真实相状、本来面目,无住无著,广破见执,显诸实相,才能真正契合世界的实相,得到解脱。

7. 金刚经精髓是什么

金刚经的精髓四句话是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应无所住,而生其心。 过去心不可得,现在心不可得,未来心不可得。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若见诸相非相,即见如来。
金刚经蕴含太多人生哲理,在这物欲横流的当今社会,若人人都心存善念,少点利欲之心,世界将会变得更美好。

金刚经的由来
金刚经是属于大乘佛法中的一本经书,金刚经的全名是金刚般若波罗蜜多经,金刚是一种很是坚硬的金属,这段意思是非常的坚固勇猛的突破每个困难。
然后修炼成道。般若为梵文音译,这个的意思在汉语与大智慧一样,但是有与大智慧是不一样的。
波罗密多也是为梵文音译,这里的意思是到达对岸,到了家。“经”通径,原指路径,意为心法、诀窍。整个的汉意是,就是像是金刚一样坚硬突破种种困难然后使智慧到达对岸的诀窍。

金刚经精髓是什么

8. 金刚经主题思想是什么?

金刚经是大乘经典,大乘的精神就是行菩萨道。 金刚经的主体疑问是须菩提的“心应该住在哪里?怎样降伏心?” 佛陀的回答是:“降伏自己的心,就是降伏一切众生的心。因为众生就是我自己,众生心就是我心。那么如何降伏众生心呢?那就要无我地去布施一切众生。但是其中法布施高于其他布施,所以最好的布施就是给他们讲解这部《金刚经》。哪怕讲几句都行,哪怕他们不信也不要紧,因为众生是“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只要结个缘,一切众生早晚都会相信,都会灭度。这样才是降伏了自己的心。” 《金刚经》即是大乘经典,肯定彰显普度众生的精神,这点不同于自求了脱的小乘。所以《金刚经》的主题思想就是: 降伏众生心,就是降伏我心。 普度众生,就是圆满自己。 世间不空,誓不成佛。 这就是菩萨们为什么留在世间普度众生的原因,众生不解脱,自己休想成佛,休想入无余涅槃。
最新文章
热门文章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