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进行农业产业结构调整?

2024-05-15

1. 如何进行农业产业结构调整?

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是适应市场发展规律,反映一个国家资源禀赋和比较优势的过程。农业产业结构调整,要按照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的要求,加快建设优势农产品产业带,保护农产品知名品牌,培育壮大主导产业;通过大力发展畜牧业,扩大畜禽良种补贴规模,推广健康养殖方式,安排专项投入支持标准化畜禽养殖小区建设试点以及加强动物疫病特别是禽流感等重大疫病防控的基础设施建设,完善突发疫情应急机制,加快推进兽医管理体制改革,稳定基层兽医队伍;积极发展水产业,扩大优质水产品养殖,发展远洋渔业,保护渔业资源,继续做好渔民转产转业工作;提高我国农产品的国际竞争力,扩大园艺、畜牧、水产等优势农产品出口,加强农产品对外贸易磋商,提高我国农业应对国际贸易争端的能力。

如何进行农业产业结构调整?

2. 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优化的措施

根据农业结构的变化规律,以及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业结构调整的经验,要进一步调整优化我国的农业产业结构,必须采取以下的措施: 1.加强农民专业合作社和农产品运销组织发展,帮助农民了解市场在继续稳定农户家庭经营体制的基础上,积极扶持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发展,扶持农村个体运销大户,培育民间运销组织。同时,积极发展“订单农业”,有条件的地方要发展生产基地与连锁经营、配送中心相结合的新型流通方式。总之,要通过各种方式解决农户分散经营与大市场的矛盾,帮助千家万户了解市场,使农民能按照市场需求来调整农业结构。2.加大对龙头企业的扶持力度,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实践证明,农业产业化经营是调整优化农业结构的重要途径。通过农业产业化经营,千家万户的农民实现了与市场的对接。因此,要继续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进而带动农业结构的调整优化。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的一个重要环节是壮大龙头企业。政府要加大对龙头企业的扶持力度,为龙头企业创造良好的发展环境。要加快对现有农产品加工企业和流通企业的技术改造,鼓励采用新技术和先进工艺,提高加工能力和产品档次。要加大对现有农副产品加工业和流通业的改组改造,把有市场、有效益的加工企业和流通企业,改造成为龙头企业。鼓励投资主体多元化,广泛吸引各类合作经济组织、社会民间资本和国外资本参与龙头企业建设。鼓励龙头企业到主产区建立生产基地,带动农民调整结构。3.健全农产品信息体系、市场体系和质量标准体系首先,要完善中央和地方的农业信息网络,强化省级农业信息体系建设,健全县级农村经济综合信息服务体系,在有条件的地方要逐步将农村经济信息系统向乡镇和农户延伸。做好农产品生产信息、技术信息、价格信息和供求信息的收集和发布工作,为农民调整农业结构提供及时准确的信息。其次,要加强农产品市场体系建设,重点培育和发展辐射面大的农产品批发市场,加强农产品加工贮藏运输设施以及市场信息服务系统的建设。最后,要制订和修订农产品质量标准,建立健全农产品质量监督监测体系,积极开展农产品质量认证工作,完善农产品优质优价政策。4.加强农业科技创新,为农业结构调整提供技术支撑首先,要适应农业结构调整的要求,重新确立农业科技研发的重点。农业科技研发重点要从主要追求增产技术转向追求优质高效技术,从以粮、棉、油、糖、畜禽等大宗农产品生产技术为主转到大宗农产品生产技术与特色农产品生产技术并重,从生产技术领域拓展到产后加工、保鲜、储运等领域。其次,要抓住关键技术,实行科技攻关。重点要围绕高科技育种技术、设施农业技术、节水农业技术、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生态农业技术、绿色无公害生产技术、工厂化生产技术、标准化生产技术,以及农产品精深加工技术、农产品保鲜储运技术、农产品质量监测和动植物检疫技术进行重点攻关。最后,要加强农技推广体系建设,加快农业科技成果应用步伐。当前,要为农民及时提供农业结构调整所需要的种子、苗木、种畜禽、菌种等,并为农民解决农产品加工、储运、销售过程中的技术问题。5.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和生态环境建设首先,要结合标准化农产品基地建设,完善农田水利、道路、电力等基础设施,为农业结构调整创造条件。其次,要加强农业生态环境建设,为发展优质农产品提供环境条件。

3. 农业产业结构调整

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是广西农业发展,尤其是岩溶地区农业发展和建设现代化农业的根本需要。针对岩溶区农业资源和生产要素特点,农业结构调整必须遵循因地制宜的原则,充分发挥比较优势、市场配置资源优势,合理有效地配置农业生产要素,培育优势农产品产业。进一步提高农业效益,增加农民收入,发展和壮大区域特色经济,从而拓宽农民就业和增收空间。
据有关调查资料分析广西农业产业结构与市场需求、农民增收的要求还很不适应的首要问题是农产品质量和品种不能完全适应消费多样化的需求,常规农产品处于结构性供过于求、优势产品发展缓慢。为此本项目开展岩溶区的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按照以市场为导向,以资源为依托,以效益为核心,以科技为保障的指导思想,主要在优势、优良品种种植、养殖技术进行开发示范。
根据示范区的客观实际,建设种植—养殖—沼气—种植良性生态链,建立一个集农业生态、森林生态、草地生态、牧业生态于一体的可持续发展生态经济型复合系统。以引进、筛选、培育有效的生物物种,特别是抗旱品种为先行,以经济效能和资源高效利用,发展复合型农业产业,培育多层次、多样化的农、林、果、药及牧草资源,营造高效生态农业产业结构,提高农业生产抗灾能力和整体效益。
(一)规模化发展“两高一优”农业生产基地
根据岩溶平原地区,土地资源丰富,地下水资源开发潜力大、浅层岩溶水易于开采,交通便利等生产和物流条件,在黎塘示范区开展以发展蔬菜种植结合水资源有效利用、节水灌溉技术节水高效农业生产基地,优质蔬菜种植面积达到示范区耕地总面积的1/3,形成该区的优势产业。
(二)优化农业品种、品质结构,发展特色农业
针对桂中岩溶旱片的自然环境特点,引进推广适应该地区生长条件的优质高产作物品种。为了避免受到旱情的影响,选用生长期长、产量高、品质优良的水稻、玉米、花生等常规作物,进行单季种植。以生长期短,供水期分散、经济效益高的蔬菜、瓜果与常规作物轮作,充分利用了农业生产资源,逐步形成以蔬菜、瓜果为主体的特色产业基地。在黎塘桥美示范片建成2 000亩优质萝卜种植基地,并注册“桥美萝卜”商标,辐射带动周边地区的蔬菜生产。
(三)优化生产模式,促进专业化发展
在发展优良、特色产品的基础上,以市场为导向,以技术为支撑,组建特色产品的农业协会,通过种植技术和产品销售服务引导农民,把分散的、一家一户的生产转化成区域性的规模化、专业化的生产。示范区内建立的莲藕协会,以黎塘朝阳蔬菜批发市场为基础,带领或指导1 170 个会员发展生产,示范核心区种植面积3 000亩,辐射带动周边6 000多农户,种植面积达2万多亩,年产莲藕6 000×104kg。协会通过加强技术指导和技术承包,开发引进、推广新品种,有效促进科技成果转化为生产力,推进产供销一体化经营,提高农业组织化程度。
(四)优化养殖模式
利用土地资源丰富,气候条件优越,植物资源充足,开展食草性畜牧养殖示范,发展种草养殖。通过技术指导,引资建设养殖示范场,引进良种奶水牛和肉牛品种和优质牧草,采用圈养技术,提高了效益。带动周边农户发展畜牧生产,逐步形成“公司+农户”的集约化养殖模式。
在黎塘示范区于2004年3月成立宾阳县金明乳牛饲养有限公司,该公司位于宾阳县黎塘镇南梧二级公路收费站附近,距桂海高速公路3km,距南梧二级公路1km,黎塘至双桥公路插边而过,交通运输非常便利。由政府扶持,本项目技术支撑单位予以技术支持,民营企业家韦献明投资注册成立,系宾阳县首家民营乳业公司,构建种植、养殖、产品开发、技术咨询、服务经营于一体的企业。公司占地600亩,其中耕地320亩,水塘120亩,牛栏三幢共1 450m2,牛运动场500m2,鸡栏600m2。公司现有员工24人,其中农艺师2人、会计师2 人、其他专业技术人才20 人,以建立高效农业示范园为目标,以牧种、牧养为主,种养结合,以短养长,向周边农民群众提供农业新品种、新技术,让种养户得到更多实惠,切实增加收入,为本地经济增长贡献力量。公司以广西科技厅、广西水牛研究所、广西大学和宾阳县科技局、畜牧水产局为技术依托单位,共同承担开发奶牛胚胎移植等高科技项目。在上级各有关方面的大力帮助下,该公司所有成年母牛均已采用人工授精和胚胎移植等先进技术进行杂交繁殖,公司被列为为广西岩溶区水资源有效利用和广西旱片综合治理技术示范基地,2005年4 月钻探完成示范井1 口,日出水量480m3,可灌溉面积420亩,并解决了公司的人畜饮水问题,为该公司发展牧种养殖和牧草种植打下坚实的基础,该公司基地现每年养牛68头,养鸡6万只,养鸭2万只,鱼10万尾,种植牧草68亩,高效作物382亩,初步建立起了一个集“立体农业”“生态农业”于一体的现代生态农业生产基地。该公司计划用两年时间将牛场建设成为高效集约化、机械化、现代化的集奶牛饲养、繁育、乳品加工于一体的大型生产基地。
通过2年运行,公司经济效益显著(表3-14)。2004年公司引进种牛总数达102头,其中尼里拉菲种牛2头、摩拉种牛1头、其他改良种牛35头,种植牧草100亩、花生30亩、玉米65亩、木茹65亩。投放5万鱼苗养殖,采用先进的养牛技术,初步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由于水资源没有保障,效益不显著。2004年利用牧草玉米作饲料,养牛收入为45.9万元,养鱼收入20万元,鸡鸭60.0万元。此外种植花生产值1.8万元,木茹产值14.4万元,该公司2004年总效益为142.1万元。

表3-14 宾阳县金明乳牛饲养有限公司效益情况表 Tab.3-14 Benefit of Jinming Dairy Cattle Raising Co.in Binyang County

2005年解决了生产用水问题以后,公司不断调整结构,扩大养殖和种植规模,引进良种鸡鸭和高产优质的作物品种,并得到了本地技术部门和上级有关科研院所对公司进行技术服务,部门领导和技术人员经常深入调研帮助解决技术问题,使公司的经济效益取得明显成效,2005年公司引进种植甜玉米新品种——美国水果甜玉米,种植面积300亩(含复种),平均亩产900kg,总产值21.6万元,木薯150亩,亩产1 500kg,总产值9万元,在宾阳县农业局帮助下,引进了高产马铃薯新品种中薯1号示范种植50亩,现长势良好,预计平均亩产达2 000kg,种植高效蔬菜12亩,平均亩产值达3 000元,总产值3.6万元;利用牧草和玉米及秸秆养殖良种牛68头,年产值达34万元;年养鸡6万羽,产值120万元;鸭2万羽,产值达40万元;利用鸡鸭粪和饲料养鱼6万尾,年产值24万元。2005年总收入达252.2万元,收入增长77.5%,该公司日益壮大,在示范区起到了带头示范作用。

农业产业结构调整

4. 为什么要研究农业产业结构调整问题

你好亲。从我国自身的国情来讲,有几个方面的因素:首先市场需求的变化,必然需要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随着社会进步,如今农产品供求关系已经从过去的卖方市场转变为买房市场,要满足多样化、优质化的费需求,就必须从过去农产品生产的注重数量,转变为质量、数量并重。其次是农业对外开放的要求。我国农业已经逐渐融入国际市场,因此农业生产也逐渐要满足国内与国外两大市场的需求,以提高我国农业的国际竞争力。【摘要】
为什么要研究农业产业结构调整问题【提问】
你好亲。从我国自身的国情来讲,有几个方面的因素:首先市场需求的变化,必然需要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随着社会进步,如今农产品供求关系已经从过去的卖方市场转变为买房市场,要满足多样化、优质化的费需求,就必须从过去农产品生产的注重数量,转变为质量、数量并重。其次是农业对外开放的要求。我国农业已经逐渐融入国际市场,因此农业生产也逐渐要满足国内与国外两大市场的需求,以提高我国农业的国际竞争力。【回答】

5. 产业结构调整的农业变化

随着农业生产力的发展,种植业的比重呈下降趋势,但其生产水平日益提高;畜牧业的比重逐渐提高;林业日益从单纯提供林产品资源转向注重其环境生态功能,保持和提高森林覆盖率越来越受到重视;渔业日益从单纯依靠捕捞转向适度捕捞、注重养殖,其比重稳步上升。“产业结构调整”渐成热门词语。由于中观层面的产业结构具有特殊重要的意义:向上关联到宏观经济增长方式,向下关联到微观就业与可支配收入增长,在外需不振影响出口的情况下,中国通过产业结构调整,实现增长方式转变,进而推动就业与居民可支配收入增长,一定程度上以内需替代外需,确实可以作为抗衰退、抗周期的政策选项。但对于产业结构调整这个老生常谈的经济术语来讲,含义是否足够实在、丰富,是否真的能够灵验,很值得认真分析。

产业结构调整的农业变化

6. 什么是农业产业结构调整?


7. 为什么要深化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调整?

当前,我国农业生产能力有了很大提高,绝大部分农产品在数量上已经基本能够满足全社会生产、生活的需求。从农民增收的角度看,单纯靠增加农产品的数量已很难奏效,而必须对农业结构进行战略性调整,努力提高农产品的质量和效益。因而,《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十一五规划的建议》和2006年中央一号文件都强调,要按照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的要求,调整优化农业结构,推进现代农业建设,加快农业科技进步,加强农业设施建设,调整农业生产结构,转变农业增长方式,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
改革开放20多年来,调整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一直是国家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内容。特别是近年来,大力推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已经成为新阶段农业和农村工作的中心任务。通过结构调整,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发生了深刻变化。种植业结构由以粮食作物为主转变为粮食作物与经济作物、饲料作物全面发展,农业内部结构由以种植业为主转变为种植业和林牧渔业共同发展,农村经济结构由以农业为主转变为农业与非农产业协调发展,农业的区域比较优势和规模优势逐步得到发挥。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的调整和优化,大大提高了农村经济整体素质和竞争力。
但是,当前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中的突出矛盾仍然是结构不合理,主要表现在农产品质量不高,不能适应市场需求的变化;农业区域结构雷同,影响各地比较优势的发挥;农产品加工程度低,制约增值效益的提高和消费需求的扩大。具体表现为:在种植业结构中,粮饲不分,粮食既作口粮,又作饲料,不仅既不经济,又不科学;而且增加了对土地和粮食供给的压力,妨碍养殖业的发展,甚至会抑制农产品质量的提高。在养殖业(包括畜牧业、渔业等)结构中,养殖业长期依附于种植业,缺乏独立化的格局未能根本改变,导致其饲养水平难以提高,管理方式难以改善,生产规模难以稳定扩大,产品质量难以稳定提高。在农林牧渔业结构中,林业发展长期相对滞后的状况难以根本改观。改革开放以来在农林牧渔业产值结构中,林业的比重虽然一度有所提高,但其后又逐年下降。在农村一、二、三产业结构中,二、三产业发展严重滞后,大多数农村和农民还只是以农业为主,农村工业、商业、服务业的发展非常缓慢。在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中,由于科技含量低,使农业产业化经营受到严重影响,农业生产效率严重不足;也是由于科技落后,使农村在二、三产业的发展上受到限制,形不成规模,创不出品牌,这不仅影响广大农民群众进入市场,而且已成为制约农民增收的一个重要因素。

为什么要深化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调整?

8. 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优化的必要性

我国的农业产业结构比改革开放时已经有了较大的改善,但目前仍要继续优化。总体上说,进一步调整优化农业产业结构是新阶段我国农业发展的要求。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调整优化农业结构是新阶段农业发展的客观要求随着我国农业生产力水平的提高,农产品供求关系逐步从卖方市场向买方市场转变,农业发展的主要制约因素由过去单一的资源约束变为资源和需求双重约束,农产品结构和质量问题成为当前农业发展的突出矛盾。随着城乡居民生活由温饱向小康迈进,消费结构发生了很大变化,对优质农产品的需求明显上升,并且表现出农产品需求多样化的特点。面对这种市场需求的变化,迫切要求农业生产从满足人民的基本生活需求向适应优质化、多样化的消费需求转变,从追求数量为主向数量、质量并重转变。2.调整优化农业结构是扩大农业对外开放的必然要求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快,农业的国际化趋势越来越明显。特别是我国加入WT()后,农业的国际化进程大大加快。面向国内和国际两个市场的需求来安排农产品的生产,利用国内和国际两个市场的生产资源来调整优化农业结构,有利于扬长避短发挥优势,提高我国农产品的国际竞争力。3.调整优化农业结构是增加农民收入的有效途径从目前看,由于供求关系的变化,依靠增加农产品数量或提高农产品价格来增加收入的潜力已经不大。而调整优化农业产业结构,提高农产品质量和档次,发展名特优新产品,一方面可适应市场优质化、多样化的需求,另一方面可以提高农业的经济效益,增加农民收入。4.调整优化农业结构是合理开发利用农业资源的重要手段人多地少是我国的基本国情。我国农业资源一方面相对短缺,过度开发利用,另一方面配置不合理,利用率不高,浪费严重。通过调整优化农业结构,充分发挥区域比较优势,挖掘资源利用的潜力,实现资源的合理配置,提高资源开发利用的广度和深度,就可以做到资源的有效利用与合理保护相结合,促进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最新文章
热门文章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