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业银行信用创造的条件和基础

2024-05-13

1. 商业银行信用创造的条件和基础

  信用创造是指商业银行通过吸收活期存款、发放贷款,从而增加银行的资金来源、扩大社会货币供应量。商业银行发挥信用创造功能的作用主要在于通过创造存款货币等等流通工具和支付手段,既可以节省现金使用,减少社会流通费用,又能够满足社会经济发展对流通手段和支付手段所需要。是商业银行体系通过放款或购入各种证券而使货币供应量增大的一种金融现象。
  商业银行信用创造的条件
  1、银行创造信用流通工具,信用流通工具的创造是信用量创造的前提。从银行券到支票及各种票据。
  2、部分准备金制度,部分准备金制度是相对于全额准备金制度而言的。
  3、非现金结算制度。 在商业银行体系比较健全的情况下,只要有一定数量的原始存款,商业银行依次发放贷款,就可以创造出新的派生存款来。

商业银行信用创造的条件和基础

2. 商业银行信用创造的条件和基础

你这个问题是属于货币银行学的知识。先给你讲一下商业银行信用创造的过程吧,这样你就能理解它的前提条件了。信用创造是指在整个银行系统内利用超额准备金进行贷款或投资的过程中,活期存款的扩大所引起的货币供应量的增加,又称“货币制造”。商业银行收到一笔现金,除留足法定准备金外,其余部分进行贷款或购买有价证券,但支付方式是相应增加借款人或证券卖主在该行户头中的活期存款进行的。因而制造了一笔派生存款。收款人将支票存入与他往来的另一家银行,第二家银行仍然以相同的方式贷出去,又会创造另一笔派生存款。如此类推。银行系统可以创造数倍于原始存款的派生存款。信用创造的过程如下:商业银行按照中央银行规定的法定存款准备金率将法定存款准备金存入中央银行,再将剩下的部分投放货币市场。设在法定存款准备率为10%。甲公司将1000万现金存入A银行,A银行留下10%的法定准备金,其余款项贷给乙公司。乙公司得到900万元贷款后,向丙公司支付货款。丙公司将这900万元存入B银行,B银行留下法定准备金后,其余又全部贷给丁公司。丁公司得到810万元的贷款后,又付给戊公司货款,得到货款的戊公司将这810万元又存入C银行。商业银行就是以这种存款-贷款-再存款-再贷款的方式创造了货币。由此可见,商业银行每发放一次贷款,存款货币就扩大一次。最后创造出的货币总量=基础货币*货币乘数(法定存款准备金率的倒数)。通过这个过程,你就可以看出信用创造的两个前提条件:1、存在法定存款准备金率制度2、采取非现金结算制度(这个应该不难理解吧?就是说如果采用现金结算的话,公司就不能将全部货款存用银行。只有采取非现金结算如支票结算,流通中才不需要现实货币。现实货币全部存入银行,银行才能创造货币)。

3. 商业银行信用创造的影响因素有哪些?这些因素对商业银行的信用创造产


商业银行信用创造的影响因素有哪些?这些因素对商业银行的信用创造产

4. 商业银行何以有信用创造能力?影响商业银行信用创造的因素是什么?

在金融体系中,商业银行与其他金融机构的基本区别在于:商业银行是唯一可以经营活期存款的机构。商业银行通过经营活期存款,可以创造出派生存款,从而创造出了货币,这个过程称为信用创造。部分准备经制度和非现金结算制度是商业银行信用创造的两个前提,影响商业银行信用创造的因素有基础货币和货币乘数,两者与信用创造规模正相关。

5. 商业银行的信用创造

 商业银行的信用创造指的是商业银行将款项贷给用户,用户拿到贷款的款项之后,又将钱款存入另一个银行之中,这一整个过程就被叫做信用创造,在信用创造之时,由于整个过程可以不断重复,因此经济市场中就会出现派生存款,派生存款的数额会远远超过原生存款。商业银行的信用创造受到银行资金总额、央行准备金率等的影响。
  信用创造基本条件    
  1、部分准备金制度:银行每收到一部分资金,都要向央行缴纳准备金,银行的准备金率能够直接影响信用创造,准备金率越高,银行的现金就越少,产出的派生资金也就越少;
  2、非现金结算制度:许多商户在进行结算时,并不是收取现金,而是通过银行刷卡或者支票进行支付,如果用户是在银行领取现金后再去购买商品,那么这笔已经取出去的资金就不会有派生存款。

商业银行的信用创造

6. 简述商业银行信用创造的过程

商业银行具有存款创造作用,即商业银行先利用其自身吸收存款以及获取各项资金来源的有利条件,再通过发放贷款、从事投资、办理结算等业务活动,从而衍生出更多的存款,达到扩大信贷规模、增加货币供应量的行为。
商业银行信用创造的过程,即一笔原始存款经过整个银行体系的循环存款和贷款发放,可产生大于原始存款数倍的存款货币。这一扩张的数量,主要取决于两大因素:一是原始存款数量的大小;二是法定存款准备金率的高低。原始存款数量越大,创造的存款货币量越大;反之,则越小。法定存款准备金率越高,扩张的越小;反之,则越大。因此存在以下计算公式:

△D=△R×1/rd

式中: △D——存款货币的最大扩张量;

△R——增加的原始存款数量;

rd ——法定存款准备金率。

7. 简述商业银行信用创造的过程

信用创造信用创造是指商业银行通过吸收活期存款、发放贷款,从而增加银行的资金来源、扩大社会货币供应量。商业银行发挥信用创造功能的作用主要在于通过创造存款货币等等流通工具和支付手段,既可以节省现金使用,减少社会流通费用,又能够满足社会经济发展对流通手段和支付手段所需要。是商业银行体系通过放款或购入各种证券而使货币供应量增大的一种金融现象。商业银行信用创造的条件1、银行创造信用流通工具,信用流通工具的创造是信用量创造的前提。从银行券到支票及各种票据。 2、部分准备金制度,部分准备金制度是相对于全额准备金制度而言的。 3、非现金结算制度。  
在商业银行体系比较健全的情况下,只要有一定数量的原始存款,商业银行依次发放贷款,就可以创造出新的派生存款来。假定甲银行从中央银行借款100万元,然后贷给自己的客户,客户用其购买乙银行客户的原材料后,乙银行客户将这笔款项存入乙银行,乙银行又将其贷给其他客户,客户又用其购买丙银行客户的产品而将100万元支付给丙银行,从而丙银行又可向其他客户贷出100 万元,使其转而支付给丁银行并存入丁银行。这样,100万元原始存款就创造出300万元派生存款来,比原始存款多了 3倍。如果这种派生存款是在不提现金的情况下进行的,这种信用创造活动将一直进行下去,派生存款就不仅仅是 300万元。得到贷款的客户如未用完贷款,而将剩余部分存入另一家银行,同样会产生派生存款,增大信用总量。商业银行的信用创造程度和商业银行体系的健全程度成正比,商业银行体系越发达,信用创造的现象就越普遍,所创造的信用总量也越大。

简述商业银行信用创造的过程

8. 商业银行信用创造的过程

大家都知道,大多数商业银行的盈利模式就是基于简单的存贷利差,把客户存进来的钱再贷给有贷款需求的客户,从中赚取利差。
  
 假设法定存款准备率是10%,即商业银行需要将存款的10%部分上交给央行。
  
 当个人A将100万元现金存入到银行后,银行此时得到了100万的存款,上交10万的法定准备金后,自己还余90万。这90万就是可用贷款额度。
  
 如果银行把90万贷给了企业B,企业B将其用于购买企业C的房产,那么此时在企业C的存款账户上就会多出90万。银行上交9万的法定准备金后,还余81万。
  
 银行再把这81万贷给企业D,企业D将其用于向企业E买车,那么企业E也会得到81万的存款存入。同理,银行需要上交8.1万的准备金,自己剩下72.9万。
  
 如此循环往复下去,大概在重复了100次之后,如果把每一个参与者的存款额相加,你会惊奇的发现原本存入的100万现在变成了1000万的财富值!也就是财富在这个借贷过程中被放大了10倍!
  
 而更神奇的是什么呢?如果你把银行每次上交的法定准备金相加,你就会发现这个值就等于最初存入的100万!这说明什么呢?这就是说央行把100万的现金投入到市场上,最终又把这100万以准备金的形式又收了回去,没有动一分一毫却把社会财富放大了10倍。
                                          
 这其实是一件挺细思极恐的事,为什么财富这样被成倍的放大?这些财富是可以以现金的形式存在的吗?
  
 答案是并不能,这些财富只能是以数字这种账面资产的形式存在。换句话说就是当ABCDE....N这么多人同时去取钱的时候,银行的体系就会崩溃。这也是银行最害怕发生的事情,就是流动性挤兑。
  
 挤兑产生的原因是恐慌,大家觉得自己的钱放在银行不安全,害怕不能被兑付的时候,才会出现这样的情况。那么是不是只要让大家放心的相信自己的钱在银行是有保障的,大家也不会争着去把钱取出来,银行的信用创造就能无限循环下去。
  
 这时就出现了一个很伟大的“发明”——存款保险制度。
  
 存款保险制度告诉我们什么呢?它告诉我们50万以内的存款,即使银行破产了,也还是会得到补偿。只不过这个钱从银行出,换成了保险公司出。但对存款人而言,无疑是一颗定心丸。
  
 可以说这是一个“自我实现”的制度,因为它很神奇的地方在于,当所有人都相信它时,银行体系可以完全正常的运行,而当所有人都不相信它时,银行体系便也会随之崩溃。
  
 但是再往深一点试想一下,如果银行体系都崩溃了,那这个制度真的还可以履约吗?所以金融真的是一门很有学问的课程。
最新文章
热门文章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