跪求2011年诺贝尔经济学奖的原文

2024-05-13

1. 跪求2011年诺贝尔经济学奖的原文

  2011经济学奖没有具体奖哪篇文章,而是表彰他们某方面的系统的研究,这些研究是包含在很多著作和论问里的,所以要找出一两篇原文不太现实。
  下面是获奖理由:
  瑞典皇家科学院决定把2011年的瑞士银行诺贝尔经济学奖颁发给纽约大学的托马斯·萨金特和普林斯顿大学的克里斯托弗·A·西姆斯,以表彰“他们在宏观经济学中对成因及其影响的实证研究”。
  以下是理由阐述:
  GDP和通货膨胀是如何受到一个临时增加利率或减税的影响?如果中央银行做出永久改变它的通货膨胀目标或一个政府改变其预算平衡的目标会发生什么?今年的获奖者已经研究出方法可以解答以上问题,同时也可以解答其他经济政策与不同的宏观经济变量如国内生产总值、通货膨胀、就业和投资因果关系所产生的问题。

  这些事件通常是双向的关系,政策影响经济,但经济也影响政策。对于未来的期望是其主要方面的相互影响的。未来的经济活动和政策的影响私人企业的对决定工资、储蓄和投资期望。同时,经济政策的决定也受私营企业的发展影响。两位奖获得者的方法可以应用到识别并解释这些因果关系,并且解释预期扮演的角色。这就使得它能够确定了意想不到的政策措施的影响以及系统的政策变化。

  托马斯·萨金特给大家展示了结构宏观经济如何被用来分析经济政策方面的永久变化。此方法可应用于宏观经济发展关系研究家庭和企业调整他们的期望同时经济发展。萨金特已经的验证,以二战后经济发展为例,起初很多国家开始采取高通胀政策,但实际上却系统的改变经济政策,和恢复到一个低通胀率。

  克里斯托弗·西姆斯发展了一种基于所谓的向量自回归模型通过分析经济如何受临时改变经济政策和其他因素的影响。 西姆斯和其他研究人员用这种方法来检验,例如央行增加利率的影响。通常需要一个或两年的时间来降低通货膨胀率,而短期内经济增长已经逐渐下降在, 直到多年后才会恢复。

  尽管他们二人的研究是分别进行的,但是他们的方法在很多方面是互补的, 获奖者在的理论在70-80年代已被全世界的研究者们和政策制定者们广泛采用。今天,两位获奖者的研究方法已经成为宏观经济研究的必要工具。(自诺贝尔官网/曼京 译)
  希望对你有用!

跪求2011年诺贝尔经济学奖的原文

2. 对于诺贝尔奖项里的经济学奖,第一位获得者是谁?

      诺贝尔经济学奖第一位获得者是朗纳·弗里施Ragnar Frisch和简·丁伯根Jan Tinbergen ,因为他们建立了动态模型来分析经济过程,前者是现代经济学的奠基人之一,后者是全综合性宏观经济模型的首创者。
      朗纳·安东·基蒂尔·弗里施(挪威语:Ragnar Anton Kittil Frisch,1895年3月3日-1973年1月31日),挪威经济学家,1969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简·丁伯根(1903年4月12日—1994年6月9日),出生于荷兰海牙。主要从事于把统计应用于动态经济理论,1969年与拉格纳·弗里希共同获得诺贝尔经济科学奖。
      简·丁伯根教授主要从事于把统计应用于动态经济理论。他在这个领域中的伟大先驱著作是美国周期波动的经济讲师研究。这次杰出的研究的一个重要标,是设法定量地明确各个因素的重要性,以便检验现有许多商业循环学说的解释价值。

       奖项由瑞典皇家科学院每年颁发一次,遵循“对人类利益做出最大贡献”的原则。经济学奖是唯一由诺贝尔基金会官方颁发的“非诺贝尔奖”(因为经济学奖并非根据阿尔弗雷德·诺贝尔的遗嘱所设立)。从整体来看,诺贝尔经济学奖评审委员会为了使诺贝尔经济学奖能够和诺贝尔自然科学奖项“平起平坐”,已经注意到诺贝尔经济学奖的“转型”问题。近些年来,诺贝尔经济学奖授予那些从事数理统计分析的经济学家,诺贝尔经济学奖越来越类似于诺贝尔数学奖。

3. 今年的诺贝尔经济学奖的得主是?

2008年度诺贝尔经济学奖授予了美国学者、普林斯顿大学教授保罗-克鲁格曼,主要表彰他在分析国际贸易模式和经济活动地域所作的贡献。克鲁格曼整合了此前经济学界在国际贸易和地理经济学方面的研究,在自由贸易、全球化以及推动世界范围内城市化进程的动因方面形成了一套理论。
     2011年又是两位美经济学家共同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即托马斯•萨金特 (Thomas Sargent)与克里斯托弗•西姆斯教授 (Christopher Sims)。

今年的诺贝尔经济学奖的得主是?

4. 历来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的有谁

1969年
拉格纳·弗里希(Ragnar Frisch)挪威人 (1895-1973)
简·丁伯根(Jan Tinbergen)荷兰人 (1903-1994)
他们发展了动态模型来分析经济进程。前者是经济计量学的奠基人,后者经济计量学模式建造者之父。

5. 怎么得诺贝尔经济学奖

要想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的必要条件有:首先,你需要有比较显著的经济学学术成就,这个不必多说,其次,你必须要无条件认可并推崇“西方资本主义经济学”,再其次,你必须要从血统和外貌上是“白人”。
看到这里可能有人觉得我对诺贝尔经济学奖抱有“主观偏见”,然而遗憾的是,我上面说的三个必要条件,既不是挖苦也不是讽刺——而是千真万确的事实。

一、诺贝尔经济学奖只认可西方资本经济学很多人可能以为,诺贝尔经济学奖作为重磅权威奖项,应该具有海纳百川的胸怀,应该能接纳所有趋同和不趋同的经济学现象和经济学理论。
然而,在诺贝尔经济学奖的评委眼中,这个世界上最好且唯一的经济学理论,就是西方的资本经济学。而西方的经济学家们就认为,判断一个经济体是否符合西方经济学,那就得看它是否符合“市场经济”,而在西方经济学家的解释中,“市场经济”的意思就是——经济可以干涉政治,而政治不能干涉经济。

尽管实际上我们都知道,按照这样的标准,西方自己都做不到,但是即便如此,他们也仍然是自顾自地将“西方资本经济学”标榜为“世界上唯一的经济学”。
所以如果你想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那么你首先就必须得认可和推崇西方资本经济学。

二、历届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全部都是白人要想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光只认可西方资本经济学还远远的不够,你还必须得有纯正的“白人血统”,必须得是名副其实的西方人。
这可不是我胡编杜撰的,而是确之凿凿的事实。
假如我们在网上搜索“历届诺贝尔经济学家得主”,我们会惊奇地发现,从1969年第一届,到2020年当届,所有诺贝尔经济学奖的获得者——
全部都是白人!全部都是白人!全部都是白人!
或许这只是“惊人的巧合”,又或许是“潜规则”,又或许是别的什么,但是至少这再次说明了一点——
如果你想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家,你不仅仅只是需要有经济学学术上的骄人成就,你还需要推崇西方经济学,此外,你最好还得是个白人。

怎么得诺贝尔经济学奖

6. 诺贝尔经济学奖的评价

 经济学奖被质疑的常见论据是,经济学有广泛的伦理基础,和数学一样严谨。经济学奖的颁发,也常被质疑违背了诺贝尔遗嘱中“对全人类做出巨大贡献”的要求。因为,经济学家的贡献不见得名实相符,而获奖最多的新古典主义学派,也不存在“处理金融灾难的知识系统”。 虽然经济学奖在1969年设立之后,成功整合进入了诺贝尔奖的评选体系里,但争议辈出。包括弗里德里希·哈耶克(1974年得主)在内的四名获奖人,皆曾经呼吁废除此奖。哈耶克领奖时表示,倘若当年征询他的意见,肯定不建议设奖。1997年,诺贝尔文学奖的评选机构呼吁瑞典皇家科学院废除经济学奖。根据诺贝尔基金会在2009年的官方立场,经济学奖并不是诺贝尔奖。但此一声明旋遭移除。诺贝尔后人对于瑞典国家银行的作法,也多所批评,认为这是经济学者企图提升地位和声誉的手段,其侄孙Peter Nobel更称有关奖项是占诺贝尔之名的布谷鸟。

7. 有一段话,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说的,求原话.....

美国著名经济学家,诺贝尔奖获得者爱德华·普里斯科特在2012年9月8日于厦门举行的第三届福建商业论坛上说:
中国是人口大国,在许多城市,有限土地上的人口密度非常高,所以在这种情况下,房地产价格也会很高。
爱德华说,房地产价格大幅波动是正常的。有时很高,有时很低。中国人非常关心房价是否会下跌。这是一个好现象。如果有一天,大家都在说中国的房价会上涨,那么房地产价格有可能会跌得非常厉害。
爱德华还表达了他对中国人经常谈论的gdp的看法。爱德华说,只要需求增加,收入增加,由一系列指标联系起来的GDP就会增加。当然,这也取决于外币在货币总量中的比例。
爱德华说,在过去几年里,我看到中国的外汇储备相当高,几乎占到国内生产总值的50%。如果我们想保持这种库存,关键是增加对外贸易。

有一段话,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说的,求原话.....

8. 有一段话,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说的,求原话.....

美国著名经济学家、诺贝尔奖获得者爱德华·普利斯科特2012年9月8日在厦门举行的“第三届闽商论坛”上表示:
中国是一个人口大国,而且在很多城市,在有限的土地上人口密度非常之高,“所以在这个情况下,房地产价格高也是预料之中的事情”。
爱德华说,房地产价格剧烈波动是很正常的,有的时候很高,有的时候很低,中国人很关注房价是不是会跌下来,这个是很好的现象。“如果有朝一日,大家都在说,中国的房价会升上去,有可能房地产的价格就会下跌得很惨。”
爱德华对中国人谈论很多的GDP也发表了观点。爱德华说,GDP这个东西,它是以一系列的指标联系在一起的,只要需求在增加,收入增加,GDP也会增加。“当然,这其中还要看外币占货币总量中的比例。”
爱德华说,前几年我看到中国的外币存量比例相当高,差不多占到GDP的50%,“如果要保持这个存量,重点就是对外贸易要增加”。
最新文章
热门文章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