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做农民真的很难吗?农产品上涨对农民来说好处大还是坏处大?

2024-05-15

1. 现在做农民真的很难吗?农产品上涨对农民来说好处大还是坏处大?

这取决于增加的幅度有多大,如果是小幅度的增加,也不重要,因为当谷物上涨时,接下来是化肥、种子、塑料薄膜、杀虫剂、收割成本、旋耕成本。肥料、种子、杀虫剂和塑料薄膜的价格在国家控制之前不会上涨。我相信很多人都有这样一个想法,就农民大叔自己不吃水果蔬菜,因为使用了大量的农药,甚至有些人也使用激素,这样的产品都是大叔的,农民大叔自然是不吃的。


目前,食品安全问题已经引起越来越多人的关注,但是,你知道吗?这种无助。恐怕只有农民知道。经常买菜会发现,有些蔬菜长、厚、大,很新鲜,有些大小,比我们常见的大,比如黄瓜,黄瓜,我们常见的已经成熟,它的大小不大,而有些黄瓜,在超市买的很大,长得也很好,一般会开花,下面有小按钮。而一些农民种植蔬菜,没有化学农药,其实有很多虫子,而且前景也不好看,蔬菜有点短,买不到好价钱,确实,现在很多蔬菜食品都是在农药的作用下长大的,但它也是没有办法的东西,如果没有打农药,蔬菜食品就不卖价格,还有一年的工资,那将是浪费钱。农民也很辛苦。没有人理解他们,这是有原因的。

蔬菜瓜果能不打农药吗?事实上,答案是显而易见的,这是因为农药可以杀死一些植物病虫害,水果和蔬菜,粮食产量可以带来,否则,纯手工做这件事,很难,甚至可以杀死一个暂时的虫子,而很多虫子我们肉眼看不见,繁殖出来的一批新的很快又出来了。
这样的成本很高,比如大家都知道,甘薯长在土里,觉得更好,可以不需要化学农药,其实,我们不知道的是,药物还在试验,因为甘薯在地下生长,在地里也有一些虫子,我们看不到,比如一头母狮。他是吃红薯的专家。如果你不使用杀虫剂,几乎所有的甘薯都将幸免于难。会有很多昆虫的眼睛,所以,农民叔叔在种甘薯。你必须在种植过程中使用杀虫剂,以防止病虫害的发生。

现在做农民真的很难吗?农产品上涨对农民来说好处大还是坏处大?

2. 农产品价格过快上涨有哪些影响?(经济生活)

农产品价格过快上涨,原因有两个,1是供给小于需求(农产品周期)2是游资炒作。短期内有利于农民收入。
因为,农民见到产品上涨,并初步收获丰厚,会预期以后会更好,于是扩大产能。
(根据农产品周期,一般价格过快上涨很有可能是 游资在供给降低的情况下进行炒作)
农产品价格过快上涨在中国会较大的影响CPI,因为中国CPI 中食品价格权重较高。这会误导国务院和央行进行货币紧缩政策。从而误杀经济。
对百姓来说,农产品价格上涨的影响最大,但却又无能为力,最好保持清醒,不要跟风“抢购”等行为。

3. 农产品价格上涨给菜农带来的利与弊

  今年CPI指数的上涨并非物价全面上涨,而是农产品涨价,工业消费品价格持稳。我们认为,应该充分认识到,这样的结构性调整有利于缩小农工产品价格剪刀差,有利于缩小城乡居民收入增长的差距。

  以今年对居民生活影响最大的猪肉为例,据农业部相关统计,2004年年中,生猪价格约每公斤9元,当年养猪的收益为每头153.6元(104.2公斤);2005年中,生猪价格降为每公斤8.2元,养猪收益降到每头40.5元(105.9公斤);去年年中,生猪价格降为不到6元,养猪普遍亏损,加上去年发生的篮耳疫情,生猪存栏大幅下降,由此造成今年出栏大幅减少。商务部最新调查显示,今年8月上旬200家重点监测屠宰企业生猪屠宰量同比下降22.3%,759个农副产品批发市场猪肉销售量同比下降23%。市场供应紧张自然导致价格上涨,今年7月,生猪价格将近每公斤13元,比去年年中翻番。

  猪肉涨价对居民生活的影响也需具体分析和比较分析。据中国统计年鉴,城镇居民人均肉禽及其制品的消费支出占其总消费支出的约7%,若肉禽及其制品价格今年上涨30%(今年1至7月同比上涨24%),这方面的人均消费支出将上涨近百元,即使考虑到整个食品价格上涨10%(今年1至7月同比上涨8.6%),人均食品支出将增长约400元,但城镇居民的人均收入增长这几年远不止400元,绝大部分有能力承受猪肉和食品目前的涨幅。

  对城镇最低收入家庭(占城镇家庭总数的10%)而言,猪肉及其他食品的涨价对其生活影响较大,因为肉禽及其制品占其消费支出的11%,而整个食品占其消费支出的47%。这些城镇最低收入家庭1995年人均购买猪肉15.74公斤,高于同期农村居民人均猪肉消费15.62公斤的水平。

  统计年鉴显示,我国农村有40%以上的家庭近一半人口的收入不抵支出,而城镇最低收入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毕竟还高于其消费支出。我国贫困人口绝大多数在农村是不争的事实,农村的贫困应该成为政府和社会关注的绝对重点。而农村脱贫的最有效的途径就是农产品涨价。据测算,粮食每斤涨价5分钱就相当于目前国家对农民的直接补贴总额,肉禽蛋奶价格上涨也将增加农民收入。

  比较农产品涨价对农民增收带来的积极因素和给城镇居民生活带来的不利影响,我们认为利大于弊是毫无疑问的。目前农产品涨价的另一个不容忽视的好处是,有利于提高农民农业生产积极性,从而提高下一个生产周期的产量,起到平抑价格的作用。

农产品价格上涨给菜农带来的利与弊

4. 如果农产品大幅涨价,农民会因此而受益吗?

我们都知道民以食为天,老百姓一天也离不开粮食。但是现在农产品市场持续疲软,农民收入也相对衰减。对此农民可谓满腹牢骚。生产资料价格持续上涨,令农民不堪重负。

如果将农产品价格大幅提高,那么农民会因此而受益吗?答案是否定的。农产品价格稳健,是国家经济的晴雨表。如果农产品大幅走高,后果是不可想象的。
我们都知道农产品是民生之本,如果农产品出现波动就会牵一发而动全身。假设农产品大幅涨价,而且涨再涨,各行各业也会水涨船高,相应跟进。我们都知道生产力
是固定的,说白了就是有多少东西是固定的。人为的提高价格,产出相应没有得到提升,这就会出现通货膨胀。虽然表面收入得到提高,但币值就会下降,也就是贬值。那么经济也就会处于一种需高的状态。我们所谓的收入的提高,其实就是水分。打个比方,原来猪肉价格是五块钱一斤,经过人为的将农产品价格提高两倍,那么猪肉价格就会变成十五块钱一斤。试想一下,那样的状态农民会体验到价格上涨所带来的乐趣吗?收入的提高,是随着生产力的提高而提高的,人为的让农产品价格提高,只会经济不堪重负。农民并不会因为收入的提高而受益。有一句话说的好,潮水退去,才知谁在裸泳。

韦内瑞拉的经济,通货膨胀程度是全国产值的上万倍。买一袋大米的货币重量甚至是一袋大米的重量。这样的高收入恰恰是民众所不能承受的。经济直接面临崩溃。这样看来,物价豪无节制的增长,并不会给民众带来收益。所以,人为的提高农产品价格,也不一定是好事。小伙伴们,你们说呢?

5. 如果农产品大幅涨价,农民会因此而受益吗?

这个问题有点大,我不是专业经济学家,可能讨论这个话题,确属有些难度,谈几点个人看法吧,欢迎大家评论区留言交流。
农产品价格问题,似乎是全球各个政府、企业、农民、市场消费者都在关注的问题,原因很简单:最基本的生存链。可以没有钱,但是不可以没有吃的吧?有了粮食基本保障后,势必还要考虑吃的美吃的好。而农产品是食品领域中,最为”美味“的食品了。

其价格的高低,直接影响到:生产者--农民,加工者---企业,还包含物流运输,农资原材料,如种子、化肥、农药、农资用具用品(机械、地膜等配套物资),最后才是市场应用---消费者购买。
首先,拿生畜行业来说,如养猪、养牛、养羊等肉类和奶类的行业,肉类上涨,势必会导致:饲料上涨,饲料的原材料(豆粕、饲料基础料等)上涨,还可能会导致相关的物流、生产加工等中间环节的大幅度的上涨,这样一来,所有上涨的”数值“,都要在这个”生猪“上扣除,也就是从农民销售价格里扣除,这样一来,不仅没有给农民带来”增加收入“反而可能会导致”入不敷出“赔钱了!还不如以前没涨价之前,收益的多呢!

再说,粮食作物,也是一样,玉米大豆的收购价格,如果过高,则引发:种子、化肥、农药等联带领域同步上涨,这样无形中,就会给农民带来:隐形的、巨大的成本投入。
其实仔细做下分析,就不难理解了。
肉类市场、粮食等价格上涨,势必会出现3方面,不可避免的现象:
1,资本市场囤积会在上涨期间,迅速的、强而有力的、释放出来,而且还会快速的投入到新的一轮:生产、加工、囤积行为!事实上,无论肉类养殖行业,还是粮食收购、加工行业,世界各国都是一会会出现这样的囤积行为的!

主要表现在:生猪市场、生猪养殖以及粮食的收购、加工、生产上!这点绝对不是危言耸听,造谣生事!事实上是确实存在的!单拿进口大豆来说,我国连续近20年,每年都需要进口美国大豆,大约8000万吨左右的大豆,那么,是因为我国人口多,所以就必须需要吃这么多的大豆(主要用于大豆油和饲料)吗?答案是否定的!我国现有的几大豆油企业、养殖企业。
条件拿的到补贴也要形成联盟体,这样就有了“主动权”。
才能使农民有了“造血功能”和应对能力,以及使产品真正的变通转换,增产增收。

如果农产品大幅涨价,农民会因此而受益吗?

6. 农产品价格波动太大对国民经济有什么影响?

 1.农业是二、三产业的基础,农产品价格变动会引发下游产品,尤其是以农产品为原料的轻工业产品价格的变动,影响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农产品价格波动,会导致整个国民经济的价格波动;这种波动伴随社会经济的发展,影响在减弱;但农业的基础地位不会改变。
  2.粮食是农业的基础,粮食价格波动会引发畜牧业、渔业等产业价格波动,导致整个农产品价格波动,伴随着农业产业化的发展,影响在减弱,但粮食的基础地位难以改变。稳定和支持粮食生产,就是支持农业,就是支持整个国民经济。
  3.农产品价格变动对以农产品为原料的轻工业产品价格变动影响程度不同,这对我们产业发展战略很有启发:对于影响小的产业是否发展,就应该以资金、技术、市场为核心;对于影响大的产业,是否发展就应该以原料为前提,资金、技术次之。
  4.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但国民经济的增长点在对于农产品追加价值的加工业。从此角度看,国家取消农业税是完全正确的。同时,还必须加大对农业的补贴。
  四、控制农产品价格的对策建议

7. 农产品涨价给我国经济发展和人民群众的生活带来的影响是什么?

农产品价格上涨是否会引发通货膨胀?这是多年来国内外学术界争议较大的问题。如美国经济学家Garner教授认为大宗商品价格是通货膨胀的先行指标,原因在于大宗商品期货市场提高了交易效率,使大宗商品价格变动能够灵活反映宏观经济运行的变化。而另外两个美国学者Pindyck和Rotemberg教授则认为,宏观经济或货币因素会引发大宗商品价格的变动。我国学者卢锋、彭凯翔利用均衡修正模型对我国1987-1999年粮价变动与通货膨胀关系进行协整分析,发现通货膨胀与市场粮价存在着长期均衡关系,因此是通货膨胀影响粮价变动,而不是粮价上涨导致通货膨胀。

  从我国的实际看,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作为判断通货膨胀的重要指标,根据现行统计方法,其中食品价格所占的权重为33.6%。显然,食品价格或其代表性商品价格变动对CPI具有直接影响。通过计量模型评估农产品价格变动对CPI、农民增收和城乡居民消费支出的影响,我们可以得出结论:

  价格上涨处于合理范围,不会演变为明显通货膨胀。

  2007年我国居民消费价格持续上涨,全年涨幅有可能达到4.5%-4.6%。数据显示,2007年8月居民消费价格同比上涨6.5%,直接诱因是食品大幅涨价,食品价格上涨达18.2%。而非食品价格和服务价格涨幅保持在较低水平,分别只有0.9%和1.8%,显然对CPI影响较小。由此可以判断,CPI上涨是典型的结构性上涨。而在选择的粮食、油脂、肉禽等反映粮食价格的代表商品中,只有猪肉价格对前期CPI具有明显的推动作用。进一步分析,假定除猪肉之外的其他农产品价格不变,若以2007年8月为基期,则猪肉价格每上涨10%,就会推动CPI上涨0.5%。因此,2007年8月CPI上涨6.5%,其中有3.6个百分点由猪肉价格上涨推动,猪肉价格上涨对CPI上涨的贡献达54.7%。

  但是,农产品价格上涨不会推动CPI由结构性上涨演变为明显通货膨胀。若将CPI作为通货膨胀的预警指标控制在一定范围,可以根据模型测算猪肉价格涨幅的调控上限。如表1所示,假定将2007年12月CPI预警指标控制在8%,以2007年8月为基期,12月猪肉价格涨幅须控制在101%的水平(相当于猪肉涨价前2006年11月价格的3.5倍),月均涨幅不能超过19%,依此可分别计算其他预警方案下的猪肉价格涨幅调控水平。而实际上,2007年11月猪肉价格比上年同期上涨60%,远远不及调控的上限水平。可见,现阶段猪肉等农产品价格上涨处于合理范围,对CPI上涨的影响仅具结构性特征,并不是推动通货膨胀的根本因素。(表1)

  对CPI影响显著的猪肉价格,受玉米、豆粕等饲料价格影响较大。分析显示,玉米价格对猪肉价格的影响具有滞后效应,5个月前的玉米价格(考虑生猪出栏大致为5个月,同样滞后5期也是模型多次试验的结果)每上涨10%,就会使现行猪肉价格上涨5.3%。而大豆价格则对猪肉价格具有即期影响,大豆价格每上涨10%,猪肉价格上涨7.8%。

  对猪肉价格有直接影响的大豆价格,由于市场化、国际化程度较高,既受国内其他农产品价格变化的影响,也对国际市场变化反应比较敏感。如玉米价格每上涨10%,大豆价格将上涨4.8%;猪肉价格每上涨10%,拉动大豆价格上涨0.7%;国际市场大豆价格上涨10%,国内大豆市场价格相应上涨0.5%。

  与此同时,不同品种农产品之间的价格波动存在传导性和同步性,具有多米诺骨牌效应。当一种农产品价格波动时,将影响到其他农产品的价格预期,所有农产品价格都将发生波动。因此,猪肉价格作为这一轮农产品价格上涨的先导,带动了粮油价格的上涨,进一步推动整个食品价格的全面上涨,使CPI持续攀升。

  价格上涨,使农民农村居民人均月增收217元。

  这一轮农产品价格上涨对农民增收有多大的影响?分析结果显示,如果农产品价格不上涨,即保持在涨价前2006年11月的水平,2007年上半年农村居民人均现金收入为1894元,而国家统计局发布的上半年农村居民实际人均现金收入为2111元,这意味着,农产品价格上涨使农村居民人均月增收217元,增长11.5%(表2)。若通过直补等措施使农民人均增收217元,需要中央财政转移支付1600亿元,相当于2006年国家财政用于农业支出的一半。(表2)

  相比而言,2006上半年农村居民人均现金收入1800元,比2005年同期增长12%。如果农产品价格不上涨,2007年上半年农村居民人均现金收入仅1894元,比2006年同期只增长5.6%。显然,这一轮农产品涨价,使农民在2007年上半年比上年同期增收17%。

  使城镇居民消费支出月增加58元。

  同样,我们可以估计农产品价格上涨对城乡居民消费支出的影响。如表3显示,2007年上半年农村居民人均实际消费支出1286元,而若农产品不涨价,则消费支出为1166元,可见,农产品价格上涨使农村居民人均消费支出增加120元,平均每月增加20元,增长10.3%。城镇居民2007年上半年人均实际消费支出4830元,比农产品不涨价的情形下多支出350元,平均每月增加支出58元,增长7.8%。

  农产品价格波动新趋向

  这一轮农产品价格属于恢复性上涨,尽管推动了前期CPI的结构性上涨,但目前仍处于合理范围。从全局上看,农产品价格的合理上涨,对于解决三农问题,尤其是促进农民增收具有重要意义。同时,今后农产品价格持续高位运行,也将成为经济发展过程中一个不可回避的基本趋势。因此,必须进一步认识和把握农产品价格波动的新特点和新趋向:

  新一轮农产品价格波动首先由猪肉价格上涨,带动禽、蛋、水产以及粮食等食品价格全面上涨,带有明显的恢复性特征。这既有国际价格上涨的传导作用,也有农产品生产成本上升的推动影响;既是农产品需求结构升级拉动的必然趋势,也是动物疫病等突发因素影响的结果。

  2007年我国居民消费价格持续上涨,全年涨幅达4.8%。前期CPI上涨的直接诱因是食品价格大幅上涨,而非食品等价格涨幅保持在较低水平,因此具有典型的结构性特征。其中,猪肉价格上涨对CPI具有明显的推动作用。猪肉价格每上涨10%,就会推动CPI上涨0.5%。如2007年8月CPI上涨6.5%,其中有3.6个百分点由猪肉价格上涨推动,猪肉价格上涨对CPI上涨的贡献达54.7%。若想将CPI控制在8%以下,则猪肉价格涨幅不能超过猪肉涨价前2006年11月价格的3.5倍,月均涨幅不能超过19%。而实际上,2007年11月猪肉价格比上年同期上涨60%,远远不及调控的上限水平。因此,现阶段猪肉等农产品价格上涨处于合理范围。

  不同品种农产品之间的价格波动存在典型的传导性和同步性,具有多米诺骨牌效应。如对CPI影响显著的猪肉价格,受玉米、豆粕等饲料价格影响较大。其中,玉米价格对猪肉价格的影响具有滞后效应,5个月前的玉米价格每上涨10%,就会使现行猪肉价格上涨5.3%。而大豆价格则对猪肉价格具有即期影响,大豆价格每上涨10%,猪肉价格上涨7.8%。另一方面,玉米价格每上涨10%,也将使大豆价格上涨4.8%;猪肉价格每上涨10%,则会拉动大豆价格上涨0.7%。

  农产品价格上涨对促进农民增收意义重大,必须切实让农民真正分享价格上涨的好处。2007年上半年,农产品价格上涨使农村居民人均增收217元,比不涨价增长11.5%,相当于中央财政补贴农民1600亿元。这意味着在我国经济发展的新阶段,在不断加大对农业农村支持力度的同时,也要善于发挥市场机制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通过价格杠杆来促进农民增收,调动农民生产积极性。

  六大调控建议

  当前防止价格由结构性上涨演变为明显通货膨胀的压力越来越大。实现粮食等重要农产品供求基本平衡、保持其价格在合理水平上的基本稳定,是确保经济社会持续健康稳定发展大局的基础,这在当前新形势下,更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

  第一,着力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切实保障粮食等主要农产品有效供给。要切实改善以水利为重点的农业生产条件,加快农业科技创新,提高农业抵御自然风险能力。继续在重点地区、对重要粮食产品实行粮食最低收购价政策,提高农民务农种粮积极性,促进粮食等主要农产品生产稳定发展。

  第二,强化农产品市场调控的物质基础,提高应对市场波动的调控能力。将粮食、猪肉等重要农产品储备体系作为宏观调控的关键手段,加大支持力度,优化储备结构和区域布局,完善储备吞吐调节机制,采取投资、补贴支持等方式,引导和鼓励建立以企业为载体的重要农产品商业储备体系。同时,要强化政府保障食品供给的责任,加强食品应急保障能力建设。

  第三,建立健全重要农产品市场监测预警体系,密切跟踪国内外市场形势和变化趋势,完善农产品供求和价格信息发布制度,增强调控的科学性和预见性。正确引导和稳定全社会对农产品的价格预期,是目前最为重要而紧迫的任务。

  第四,建立充分利用国际市场和资源的进出口战略机制,灵活运用进出口手段,完善进出口调节机制,促进国内粮食等重要农产品供求的基本平衡。

  第五,加强农村市场流通体系建设,提高农产品流通效率,让农民真正分享农产品价格上涨的好处。要加快推进大中城市和集中产区中心农产品批发市场的升级改造,加强鲜活农产品冷链物流体系建设,积极推进粮食现代物流体系建设,全面落实全国鲜活农产品绿色通道政策。积极发展农产品期货新品种,加强农产品市场风险管理。

  第六,对受涨价影响较大的城镇低保对象等困难群体,要通过提供财政补贴、提高最低生活保障标准等方式,解决他们的实际生活困难

农产品涨价给我国经济发展和人民群众的生活带来的影响是什么?

8. 农产品涨价能否增加农民收入

更让人头痛的是,一会涨一会跌,既让政府应接不暇,也让农民吃了不少苦头。那么,农产品涨价能不能增加农民收入呢?有大侠把这作为一场辩论赛的论题,还真是个好主意。
个人认为,首先要审清题意,从经济学角度厘清这一经济问题所涉及的基本经济原理。需要注意的是,农产品涨价要区分生产者批发环节涨价还是最终零售环节涨价,不同环节价格变动对农民收入的影响是不同的。如果仅仅是批发环节涨价,价格链条没有传导到零售环节的话,对市场的影响不大,往往不会成为热点问题,自然会增加农民的销售总收入,但这种情况似乎不多;如果最终零售环节涨价,但批发环节没有涨价,那么只是中间商得利,农民并没有分得一杯羹,这种情况现在已经出现了。再从收入角度分析,农民收入有总收入、纯收入之分,生产者批发环节涨价增加了农民的总收入,但是否增加纯收入则要看生产成本有没有变化,比如农业生产资料价格的变化。近几年来,尽管国家对农业生产采取了增加各种补贴的方式给予扶持,不断提高最低收购价,但由于化肥、农膜、农药、种子等农业生产资料价格上涨更快,农民实际纯收入并没有增加,甚至农业生产收益率还下降,这也是大量农村青壮年转移到城市打工的重要原因。
进一步分析,还可以考察政府抑制农产品涨价会不会损害农民的利益。这也同样需要弄清政府抑制农产品涨价究竟是指生产者批发环节还是最终零售环节的价格,如果是前者,自然会影响农民的收入,但如果是后者,那么就不一定会影响农民的收入。事实上,政府调控的对象正是后者,因此,不会影响农民的利益,而是要保护广大消费者的利益,特别是广大工薪阶层的利益,保证社会稳定。
换句话说,在分析此类问题时,需要界定清楚所讨论的问题中的基本概念,避免简单地吵架,而是理性地、辩证地分析问题。特别需要指出的是,切不可意气用事,情绪化地站在消费者角度看待问题,比如一概认为涨价总是不好的,政府就是要控制物价。事实上,我们不少人既是生产者,也是消费者。也就是说,调整商品价格对我们的影响是双向的,既有正面影响,也有负面影响。这就是辩证的思维方法,也就是科学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