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率变动对理财产品收益的影响

2024-05-16

1. 利率变动对理财产品收益的影响

利率调整对投资的影响分析 


2008-06-06 13:41   来源:北京市经济信息中心  

 

  自进入2007年以后,物价上涨加速,我国宏观形势面临着经济增长由偏快转为过热、物价由结构性上涨演变为明显通货膨胀的势头。我国的宏观调控措施密集出台,央行先后7次提高利率,旨在引导公众通胀预期,发挥价格杠杆的调控作用。受政策和信贷管理体制等方面的影响,利率上升对北京市投资影响程度较弱,但使投资资金来源自有化现象明显;利率上升对房地产投资影响较少,但使房地产投资结构高端化现象明显。

 

  一、利率变动对北京市投资资金流向的影响

 

  (一)现阶段利率变动对北京市投资规模影响较弱

 

  从理论角度来看,利率对投资行为的影响主要表现为投资规模和结构。在投资收益不变的情况下,因利率上升导致的投资成本增加,必然使投资收益比较低的投资退出投资领域,从而减少投资需求。同步表现为利率上升,投资需求和消费减少,储蓄增加;利率下降,投资需求上升,消费增加,储蓄减少。



  但是,现阶段利率变动对北京市投资规模的影响不大。选择一年期贷款利率作为贷款利率的一般水平[1]进行计算得出,利率与北京市投资额之间的相关系数为-0.50037,二者之间存在中度的负相关,根据回归分析表明,利率提高1个百分点,第二年固定资产投资相对于潜在投资[2]将下降2.5个百分点,表明利率提高影响投资规模增加,但是影响程度有限。分析原因,主要是由于现行信贷资金管理体制弱化了利率政策传导。目前各家商业银行信贷权限上收,基层分支机构自主经营能力较弱,信贷资金完全是供方市场,且各金融机构信贷投放偏好于优势、垄断行业以及大型骨干、龙头企业,集中化趋势明显,这部分企业长期以来普遍享受优惠利率,利率政策调整对优势特色经济影响不大。同时,奥运经济与新农村建设刚性投资需求弱化了利率效应,使得北京市固定资产投资存在着一定刚性,2004-2007年北京市基础设施投资年均增长36.4%,远高于固定资产投资年均增长16.2%的水平。近年来北京市企业资产收益快速增长,自有资金充足,也弱化了利率影响力。从固定资产投资的资金来源情况分析,1994年以来自筹资金比例一直在50%以上,而国内贷款所占比重大部分维持在20%左右,比重最高的2006年也仅达到31%。自筹资金占绝对优势,投资者对货币政策反应迟钝使货币政策作用的力度减弱,利率暂未成为影响投资规模变化的主要因素。

 

  (二)利率提高有利于北京市产业结构的优化

 

  利率作为调节投资活动的杠杆,利率水平与利率结构都会影响投资结构,利率提高会引起资金向收益高的项目集中。由于工业和服务业具有集聚资金和发挥产业优势的功能,且北京市二三产业尤其是现代服务业初具规模,溢出效应优势突出,在社会平均利润率的变动与社会资本状况的影响下,利率提高加速了北京市投资资金向高端产业聚集。分析三次产业投资,2003-2007年,北京市第一产业投资在总投资中的比重由0.97%下降至0.42%,第二产业投资和第三产业投资在总投资中的比重分别由12.1%和86.9%提高到了12.2%和87.4%。2003年以来利率与北京市一二三产业投资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0234、0.749和0.933,除第一产业为负的弱相关外,第二产业与第三产业的投资与利率均呈强度正相关。在第三产业内部,投资聚集效应也比较明显,2005-2007年北京市第三产业投资年均增长28.7%,而同期金融业和物流行业投资年均增速分别达到125.9%和49.8%。

 

  二、利率提高对北京市投资资金来源结构的影响

 

  (一)贷款利率提高加速了自有资金投资倾向

 

  2005年以来,北京市贷款投资增速呈现逐年下降之势,至2007年达到负增长,同比下降11.7%;而2004年以来资金来源中自有资金投资增长呈波动上升趋势,至2007年底北京市自筹资金达到了1106.5亿元,同比增长45.1%,占当年投资资金的62.8%。



  从上图可以发现,1985-2006年22年间北京市投资资金来源结构可以划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1985-1995年间,在1995年以前,随着贷款利率的上升,自筹资金在投资资金中的占比逐步提高,在利率达到12.06%的高峰之后,自筹资金占比也达到了阶段性顶峰55.78%;第二阶段为1995-2003年,贷款利率快速下滑,而自筹资金在投资资金中的占比缓步提高,且当利率水平降到1985年来的低谷时,自筹资金在投资资金中的占比创历史最高点63.78%;第三阶段为2003-2006年,自筹资金先降后升,2004年以来的自有资金平均增幅超过12%,由于受到其他资金来源绝对额增加过快的冲击,自筹资金占比有所下降,但是自筹资金占比仍高于50%。主要是由于近年来北京市企业的资本投资收益增长较快,企业积累大量闲置资本。通胀形势以及实际存款利率过低加速闲置资本贬值,2004年以来,受物价上涨的影响,实际存款利率为负,加快了企业运用自有资金投资的进程。贷款利率过高促使投资资金自有化,1995年之前,贷款利率高位波动,加大了企业融资成本,致使企业逐步提高自筹资金比例。

利率变动对理财产品收益的影响

2. 银行理财产品利率提高,p2p行业的利率将会有什么变化?

银行理财跟P2P的利率,实际上是两个单独的系统,要搞清楚这个问题,就需要知道银行理财产品和P2P的资产定价的逻辑都是什么。
首先来看银行理财产品,其收益率主要是看理财的资金投向了哪里,无外乎存款、债券、股票这三大类。从存款来看,由于去年央行将表外理财纳入MPA的广义信贷范围,其中主要针对的便是同业业务,因此,近几个月,可以看到同业存单利率飙升,同业拆放利率更是超过了一年期贷款基础利率(LPR);债券市场上,以10年期国债为例,去年最低为2.7%,而今年最高达到3.67%,上涨了80-100BP,信用债方面,去年AAA级3年期的债券,基本都在3%多一点,而今年都超过了5%,上涨了200BP左右;股票市场,这在银行理财产品中的配比比较少,其波动对理财产品收益率的影响并不大(权益类产品除外)。
再来看看P2P产品,不排除有些投资能力比较强的平台,会发一些与债券、股市相关产品,但绝大多数对接的还是与借款人相关的借贷项目。所以两者之间背后的资产是有一定的差异的。
因此,主要还是要看背后投资的资产是什么,比如P2P产品背后投资的资产是大量债券的话,那收益率肯定也会跟着银行理财产品一起上升。
还有一种情况是,有时候市场流动性趋紧,借款人或企业在银行和债券市场不能得到贷款,那么不排除就会寻求P2P平台来制定更为高收益的项目,来进行融资。

3. 深度解析:利率市场化之后,银行理财怎么买

“约基”:
1.银行代销的理财产品不等于银行理财产品,要注意风险
银行是一个“金融超市”。现在的银行除了销售自己发行的产品外,也会利用本行渠道、人员销售和推介其他金融机构发行的产品,称之为银行代销产品。目前常见的银行代销产品包括基金、保险、信托及国债等。如果你选择的是银行代销产品,那必须对该产品的发行公司进行查询和了解。
2.对银行理财产品的收益有正确的认识,不要贪婪
通常,银行发行的理财产品是相对安全,收益较稳定的。“风险与收益成正比”这句话永远不过时,安全对应的是低收益,银行理财产品的常规收益在3.4%~4.5%之间,那些动不动就8%、10%收益保证的理财产品,难道您在购买前就没怀疑过?
3.新技能get!识别“真理财”,告别“假理财”
正规的银行理财产品都有一个“产品编码”,理财产品登记编码是全国银行业理财信息登记系统赋予银行理财产品的标识码,就像身份证一样,具有唯一性。可以通过登录:中国理财网,进行查询。
4.防止“飞单”,银行“双录”
所谓“飞单”,是指银行员工利用银行的营业场所,私自销售非本行自主发行的、非本行授权和签订代销协议的第三方机构理财产品。“双录”指“录音、录像”。银监会要求开展理财产品和代销产品销售的银行业金融机构网点均应实现自有理财产品与代销产品销售过程同步录音录像。在购买银行直销或代销的理财产品时,注意是否有“双录”,销售人员是否按程序、按规定介绍理财产品,你的权利、风险和纠纷处理方式,录音录像为证。
总之,找正规的渠道,买正规的产品,不贪高收益,这样就能尽量避免遭遇“假理财”了。投资有问题,就要上约基

深度解析:利率市场化之后,银行理财怎么买

4. 利率的变动如何影响我们的理财行为试举例两个

1、利率如果升高到7%及以上,股市清淡,绝大部分人选择存银行。
但如果是因为通货膨胀造成的7%利率,很多人会买黄金、抢购保值商品,而不是存银行。
2、利率如果下降到1%及以下,股市兴旺。当然如果真是这样,说明实体经济几乎崩溃。

5. 利率上涨对短期理财产品有什么影响?

今年以来,央行6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市场平均存款准备金率已达到约21%的历史高点,两次加息利率水平明显攀升。受紧缩的宏观政策影响,上半年货币市场整体上处于资金不断收紧的过程中。
整体而言,上半年是货币市场资金利率出现大幅波动、短期债券收益率整体上行的时期,回首在上半年内外交困的背景下,货币基金和超短债投资魅力彰显,其中48只A类货币基金平均收益1.5079%,26只B类货币基金平均收益1.5952%,均大幅跑赢同期活期储蓄。嘉实超短债基金是业内惟一的超短债基金,据银河证券数据显示,截至8月12日,嘉实超短债基金今年以来投资回报率为1.62%,远超过当前活期存款0.5%的收益水平。

利率上涨对短期理财产品有什么影响?

6. 有些银行不直接提高利率,而是选择卖理财产品,他们为什么这么做?

由于按时标准利率是由人行(国家)制订的,金融机构只可以在这个前提下进行一些上调利率,也防止商业银行开展恶意竞争,因此当然利率也就不会有多高。而投资理财是由金融机构跟一些机构合作或者由业内专业人员承担管理某一新项目所创立的一项商品,当然必须募资较为巨大,而投资理财利率为了吸引这大量资金,就由专业人员评定制订出的。

投资理财产品并不是全是高危,也归类,但最主要的一点众所周知,高危高利率。相对于存款人而言,买理财产品或是存存定期区别不大,全是的钱固定不动在一个地方一段时间,到期后取回本金利息,差别仅仅风险和收益大大的不一样。但是对于金融机构而言,投资理财产品和存定期区别就大了,用投资理财产品来股权融资除开财政性资金,还转移了风险性。

先讲存款,当存款人的钱存有金融机构时,归属于存款人和银行间的商业关系,钱给了金融机构,银行在行业规范和法规的管束下能够自由选择这一大笔钱,到期后由银行付息。钱给谁用,没给谁用,由银行来确定,风险性也由银行来承担。依照谁承担责任谁获利的标准,金融机构获得存贷利差就名正言顺了。我国银行受银监会监督,针对利率的设定目前只完成了半社会化标价。近义银行可以在管控设置的范围之内,自身定利率,超出这一范畴则不容许。

在银行理财产品销售市场,银行对理财产品的标价可玩性更高些,并不像存款有一个圈定的范畴,更多标价来自于供需关系。在理财市场,银行的角色和房地产业二手房中介的角色是一样一样的。房产中介公司右手找房源,左手寻找客户,收居间费。金融机构则右手找投资理财产品,左手寻找客户,一样收取是居间费。至于为什么投资理财产品不提升回报率到10%,只是因为投资理财产品自身风险性所决定的。

7. 为什么有些银行不直接提高利率而是选择卖理财产品呢?

有网友提问“为什么有些银行不直接提高利率而是选择卖理财产品呢?”



以下为个人回答:



银行是不是“傻”,明明提高存款利率就能很轻松的让储户将钱存在银行,但是银行偏偏不这么做,而是要大力的去卖理财产品。先说答案:银行肯定是不傻的,如果说能对理财产品和存款有个更加全面的了解,相信题主也不会有这样的疑惑。







01市场化利率下银行制定存款利率也并不完全自由


是不是存款的时候发现有些银行存款利率高,有些银行存款利率低就认为银行可以随意的制定存款利率,事实并非如此,银行虽然可以制定存款利率,但是也是在一个区间内制定存款利率的,并不是想制定多高就制定多高。



银行制定存款利率由原先的“基准利率x倍数”改变为“基准利率+基点”,基点的上限根据银行性质的不同也略有差异,其中国有大行的基点上限为50BP,其他银行的基点上限为75BP。







以三年期普通定期存款为例:三年期定期存款基准利率为2.75%



①国有大行:基点上限为50BP,存款利率的区间就是2.75%~3.25%(2.75%+50BP)②其他银行:基点上限为75BP,存款利率的区间就是2.75%~3.50%(2.75%+75BP)




其实我们现在可以到各大银行的网站上去看看,就会发现国有大行的三年期存款利率都是在2.75%到3.25%之间,不可能低于2.75%,也不可能高于3.25%;其他银行的三年期存款利率则是在2.75%到3.5%之间,不会高于3.5%,也不会低于2.75%。



所以银行在制定存款利率的时候是自由的,但并非完全自由,只能在一个区间内去制定存款利率。特别是一些揽储比较困难的小银行,明明通过提升存款利率是能够轻松揽储的,但是因为存款自律上限的存在也不得不将自己的存款利率限定在这个区间内。







02不管是揽储还是卖理财产品,银行不能随意的去处理这些钱,同样也是有限制的


对于储户来说,不管是揽储还是买了理财产品,钱都是在银行里面,好像没有太大的区别;但是对于银行来说,其中的区别可就太大了,完全是两个不同的类型,拿到的钱使用的方向也是完全不同的。



银行通过揽储的钱主要就是用于放贷,通过存贷之间的利息差来获得收益,当然,除开贷款外,银行还可以将这些钱用于同业拆借、同业存款、联行存款以及投资银行业务(主要投向为国债、地方债)等风险较低的方向。







而银行卖理财产品获得的钱使用方向就不同了,一般在理财产品的产品说明书上会说明募集资金的投向,投向基本上就限制在这些范围了。



银行确实是以存贷差为主要的利润来源,但实际上银行揽储一千万,并将这一千万用于放贷等业务获得的利润大概率上是不如银行卖出一千万理财产品获得的收益高的。



主要就是因为两者资金使用的方向是不一样的,揽储获得的资金只能用于一些风险极低的产品,但是卖理财产品获得的资金却可以投向更多的地方,也可以选择风险要高一些的品种投资。







03客户风险承受能力各有差异,对收益的需求也各不相同


银行打破刚兑之后,理财产品不再承诺保本保息,这也就说明客户在购买理财产品的时候是需要承担一定的风险的。



这个风险的高低主要取决于理财产品募集资金的投向,如果大部分的资金投向权益类资产,那么需要承担的风险就比较高;如果仅有极少部分甚至没有投向权益类资产,那么需要承担的风险则会低一些。



银行的客户群体是非常大的,以前银行存款利率还比较高的时候可能大家都还比较愿意存款,毕竟基本不需要承担风险就能获得这个收益。



但是随着银行利率的下调,有些对收益需求比较高且具备一定风险承受能力的客户就不再满足存款利率了,那么理财产品的发展就很容易理解了。一方面是为了留住客户,另一方面则是为了获得的利润,一举两得的事情银行为什么不做呢?







综上:银行不提升利率最直接的原因就是存款自律机制的存在让银行无法将存款利率制定的过高。而银行卖理财产品的原因主要有两个方面的原因,其一是理财产品能够让银行获得更高的利润,其二则是避免一些对收益要求比较高的客户的流失。

为什么有些银行不直接提高利率而是选择卖理财产品呢?

8. 利率与理财不同之处

1、购买理财产品的目的是实现财产的保值和增值,因此理财产品的收益是大家非常关心的话题,同时也是选择理财产品的最直接依据。
2、银行每期的理财产品收益率都是不一样的,在不同的时候,不同的产品,是会有所不同的,利息需要通过计算才能得出结果。
3、很多理财公司将“七日年化收益率”和“万份基金单位收益”作为常用投资业绩指标。需要注意到这两个指标存在的局限性,前者是反映最近7天的收益,后者仅代表当天的收益,它们既不能代表产品过往长期投资水平,也不能预示未来投资回报。
4、要真实的知道理财产品的收益,必须全面了该理财产品收益的真实指标。更需要关注其“累计年化收益率”情况。
5、实际上,累计年化收益率才是理财产品收益的真实指标;累计年化收益率需换算成日利率,收益=投入资金×累积年化收益率×实际理财天数÷365天。
6、假设投资10万,理财时间为35天,年利率为6%,则日利率为6%÷365天=0.0164%,最终收益为:10万×35天×0.0164%=575.3元。
 在具体讲解理财产品收益前,有两个收益上的概念需要明晰!
  (1)年收益率:就是投资一年后可以获得的实际收益率。
  (2)年化收益率:就是把当前的收益,比如日收益率、周收益率、月收益率,换算成年收益率来计算,是一种理论收益,并非投资者能真正取得的。
  年收益率=月收益率*12
  重要知识点:
  (1)储蓄存款利息计算的基本公式为:利息=本金×利率×存款时间
  (2)一般银行给出的利率是年收益率!
  利息到底如何算,举个例子更明白
  例:10000元存3个月定期,计算利息
  (1)找到3个月央行基准利率为2.6%(这里要注意不同银行的实际利率会与基准利率有所区别,具体利率请咨询存款银行)
  (2)套用基本公式“利息=本金×利率×存款时间”
  3个月后能获得利息10000×2.6%×(3÷12)=65(元)
1、购买理财产品的目的是实现财产的保值和增值,因此理财产品的收益是大家非常关心的话题,同时也是选择理财产品的最直接依据。
2、每期的理财产品收益率都是不一样的,在不同的时候,不同的产品,是会有所不同的,利息需要通过计算才能得出结果。
3、很多理财公司将“七日年化收益率”和“万份基金单位收益”作为常用投资业绩指标。需要注意到这两个指标存在的局限性,前者是反映最近7天的收益,后者仅代表当天的收益,它们既不能代表产品过往长期投资水平,也不能预示未来投资回报。
4、要真实的知道理财产品的收益,必须全面了该理财产品收益的真实指标。更需要关注其“累计年化收益率”情况。
5、实际上,累计年化收益率才是理财产品收益的真实指标;累计年化收益率需换算成日利率,收益=投入资金×累积年化收益率×实际理财天数÷365天。
6、假设投资10万,理财时间为35天,年利率为6%,则日利率为6%÷365天=0.0164%,最终收益为:10万×35天×0.0164%=575.3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