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识规矩颂学记》11.8

2024-05-15

1. 《八识规矩颂学记》11.8

  
  
  
   境:是感官与心识所认识的对象。也就是六识所缘虑了别的六尘,也就是我们所认识的客观世界,我们称之为境。但是唯识学上所讲的境,这个境界,他不认为这个客观世界,是识外而有的境;而是认为客观世界,其实是八识变现的相分。我们一直在强调相分,唯识家以八识变现尘境,性质的不同,而将各种境就归纳为三类境,也就是性境、独影境和带质境。
  
   我们要明白三类境,首先要能够明白“因缘变”和“分别变”。
  
   “因缘变”就是指能缘的心,任运而起,依因缘而起,任由因缘而起,它所变现的相分,是实种所生,不同于见分的种,不是与见分同一个种子生,而是色法的种子所生,不同种,这个是因缘变;因缘变所变出来的相分是性境,那么前五识、第八阿赖耶识,它们的相分都是因缘变。
  
   第二是“分别变”。分别变是随着心识分别势力而变现,那么它变现的相分,是随见分种子生起的,这种相分是带质境,或者是独影境。一切的有情都有八识,那么一切的识皆为能变,那么我们的心识变现的方式,就是这两种——因缘变和分别变。
  
   玄奘法师作了一首偈子,来深入地阐释这个三境,这首偈子可能是出在法师在印度的时候,所造的《会宗论》。玄奘法师在印度造的这个三论都没有流传下来:《会宗论》是调和中观宗和唯识宗的矛盾;《制恶见论》是树立大乘是佛说,破小乘的恶见;还有一个《三身论》是赞佛德。这首偈子说:“性境不随心,独影唯从见,带质通情本,性种等随应。”四句话就把三类境都表述清楚了。
  
   我们先说“性境”:性境就是现前的实境。我们凡夫认为的真实境界了,当然它是第八识阿赖耶识里面所含藏的,这个色法的种子所变现出来的相分。但是因为唯识宗很平实,就从凡夫位起修,所以她会让凡夫比较容易理解。
  
   现前的实境,我们称之为“性境”,是色法种子所生,是以因缘变而变现的——不是随第七识的非量认知,不是第六意识的分别心幻化假设,不是第六意识的独头意识、脑海里面所想出来的,而是色法种子所生。也不是那个已经落谢的六尘的影子,不是六尘缘影。
  
   第一种是是实种所生:前五识的相分、第六意识之中五俱意识的相分,应该来说是五俱意识刚刚生起的、第一刹那的率尔心,这个是比较准确的说法,都是属于这个性境。第八识的相分,所缘的全都是色法,都是色法种子所生,叫做实种所生。
  
   第二种是有实体之用:色法有质碍性,有其实用,好像这个花摆在这里,它要占一定的空间。
  
   第三种是现量所证:包含了是现前显现,非构思所成,不是在精神错乱的、异常情形下所见的,这样的是现量所证的。
  
   第一类是前五识的相分,也就是色、声、香、味、触五尘。
  
   第二类就是第八识所变现的相分,也就是根身、器界、种子。我们这个身体是怎么来的?第八识的相分;我们生存的这个世界,也是第八识的相分;含藏的万法种子,也是它的相分。
  
   第三类就是五俱意识,与前五识缘五尘的时候,最初的率尔心中也是性境。五俱意识刚刚跟随前五识,刚刚接触外境,第一个念头,它没有分别的,它是一种直觉,这样也是性境;第二个念头就不是了,第二个念头马上一生起来,它就开始、跟其它以前储存的这些比较了,看到这个花是红色,马上就想起来,原来看到菊花是黄色,就有一个比较了。那样的比较,后面的这个念头,它就不是性境。
  
   第四类就是有漏和无漏的定心所。在禅定之中,这种定心所缘的相分。
  
   第五类就是无分别智所缘的真如。
                                                                                                                                                                                                                                                  
   我们来看第一句,玄奘法师这首偈子的第一句:“性境不随心”。对于性境我们已经明白了,它有五类,它要有三个条件才叫做性境。比方说是有漏、无漏的、定心所缘的相分,这些都是性境,但是它不随心,什么是不随心?具体来讲有四个不随,所以叫做“性境不随心”。
  
   第一个是性不随。性不随就是性质不随。能缘的见分通于三性:通于善性、恶性、无记性三性;但是所缘的相分,所缘的这个境界是唯有无记性。我们这个身体,你说她是善性、恶性?都不是,她是无记性。所以这是不随心,不随这个心法。能缘的见分是心法,它通于三性;所缘的相分只有无记性。
  
   第二个是种不随。所生起的种子不同:见分从见分的种子所生,相分从相分的种子所生。
  
   第三个不同是界系不随。比方说五俱意识,我们第六意识里面的五俱意识,缘香境、缘味境的时候,它所缘的香和味,这个两境都是属于欲界。为什么?欲界众生才需要段食,你要吃食物,每一天吃几顿饭,叫段食;那么你有段食,当然就要有香境和味境;那就要有鼻识和舌识,它是属于欲界的,那是能缘的这个意识,它不单单是属于欲界,它是通于三界——欲界、色界、无色界都通,所以是界系不同,不随,就是范围宽狭不同。
  
   第四个是三科不随。三科就是五蕴、十二处、十八界。在永明延寿禅师所著的《宗镜录》,第六十八卷里面有说到:“言不随心者,为此根尘等相分,皆由实种生,不随能缘见分种生故。”
  
   五蕴不随者,即如前五识见分是识种收,五尘相分是色蕴,是蕴科不随。那么也就是说,如果从五蕴来说,能缘的见分,它是属于识蕴;所缘的相分,所缘的境界,是属于色蕴。蕴不相同,这个是蕴科不随。
  
   十二处不随者,其五识见分是意处收,五尘相分五境处摄,是处科不随。我们前五识能缘的见分,是属于十二处里面的意处——眼、耳、鼻、舌、身、意;它被缘的那个相分,那个境界,它是属于境处所摄的五尘境——色、声、香、味、触,这个五尘境所摄的,所以说处科不随。佛陀对于迷心法的众生说五蕴,对于物质法就说一个色法,对于心法详细地开演为受、想、行、识;对于迷色法的人说十二处;对于心法、色法俱迷的众生说十八界。
  
   十八界不随者,其五识见分是五识界收、五尘相分五境界摄。五尘境的界所摄的,所以是十八界不随,这是讲三科不随。
  
   总而言之,我们通俗地讲,性境就是它的种子不相同,它缘的境界是实境,我们眼根看到这个花,这个是性境,真实的,凡夫认为这个是实在的境界——听到声音,这些色、声、香、味、触,是实在的。第八识阿赖耶识,它的根身、器界、种子,它的相分是性境,性境不随心,性境不会随这个心法,不会随这个见分。见分由见分的种子生,境界是由色法的种子生。

《八识规矩颂学记》11.8

2. 《八识规矩颂学记》

  首先简要地介绍一下唯识宗。《八识规矩颂》是玄奘法师留存下来的稀有的著作。因为玄奘法师虽然名震五印,被尊称为解脱天和大乘天,但是他归国以后,主要的是在翻译经典,很少有著作,《八识规矩颂》是他非常珍贵的作品,对于唯识宗的义理有非常精辟的归纳。
  
  
 
  
   唯识宗有多种的名称。
  
  
 
  
   第一种是称之为“法相宗”。是依据《解深密经·法相品》所安立的,“抉择诸法体性相状”。你看世间森罗万象,万事万物,怎么去归纳它?弥勒菩萨在《瑜伽师地论》(梵文是念you ga,相应),瑜伽师地论,把万事万物,一切万法都归纳为六百六十法。世亲菩萨觉得众生的根机低劣了,讲六百六十法,太繁杂了!学不会。他就把她进一步浓缩,归纳为百法,作了一个《百法明门论》,归纳为五位百法。
  
  
 
  
   五位:心王法八个、心所法五十一个、色法十一个、心不相应行法二十四个、无为法六个,共成为五位百法。事实上心所法是与八识相应的法,不离八识而有;色法是心法、心所法显现的影像;不相应行法是心法、心所法、色法三位的差别相;无为法是前四位所显现的真实性。所以说“识”就是百法,百法就是“识”。从这个角度来建立万法唯识,所以称之为“法相宗”。
  
 经典上面有说,如来三时说法:第一时说法说有教,说小乘的阿含经等等;第二时说法,说空教、说般若等等法门;第三时说法,说非空非有的中道教。这是唯识宗的判教了。所以唯识宗,也立名为中道宗。
  
 
  
  
 
  
  
   第三个名称是“普为一切乘教宗”。一切乘——声闻乘、缘觉乘、菩萨乘等等,一切乘都能够依此而得解脱。
  
 
  
  
 
  
  
   第四个名称是“应理圆实宗”。这是从“三性三无性”来说:遍计所执性、依他起性、圆成实性,这是“三性”;“三无性”,即相无自性性、生无自性性、胜义无自性性,立名为“应理圆实宗”。
  
 
  
  
  第五个就立名为“唯识宗”。八识心王为能变,凡夫众生有一个疑问:只是讲我们的心,为什么要把它分为八个部分、要把它分为八识心王呢?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意识、末那识、阿赖耶识。
  
 
  
  
 
  
  
   为什么要把它分为八识心王呢?因为凡夫众生遍计所执,普遍地计较、计度、执着,所以执着于一切都是实我实法;要说到心,他也隐然认为有一个实在的、一个整体的东西,所以为了破这种执着、来深入地分析八识心王。八识心王是能变,万法为所变。能变,大家如果将来学《唯识三十颂》,就有讲到三种能变:赖耶能变、思量能变、了别能变。就能变这一边,立名为唯识宗;就所变的万法这一边,立名为法相宗。
  
 
  
  
 
  
  
   第六个名称,称为“瑜伽宗”、“相应宗”。
  
 
  
  
 
  
  
   第七个名称是“慈恩宗”,因为玄奘法师和他的上首弟子窥基法师,都是住在西安的大慈恩寺,为了尊重祖庭故,立名为慈恩宗。
  
 
  
  
 
  
  
 
  
  
 ----节选自大愿法师《八识规矩颂学记》

3. 《八识规矩颂学记》11.15

  诸位善知识:我们先发起无上的菩提心!为了自他一切有情速速从六道轮回的生死苦海之中解脱出来,所以我们继续来共同学习《八识规矩颂》。
  
   这是讲前五识心王生起的时候,就会有三十四个心所法跟随而生起——就好像国王要出巡的时候,有很多大臣跟随一样,同样的,心王法生起来,心所法也会随从而生起。跟随前五识心王生起的心所法,是遍行心所五个、别境心所五个、善心所十一个、中随烦恼两个、大随烦恼八个;根本烦恼之中只有贪嗔痴三个。总共有三十四个心所法。
  
   这就是我们简单说“遍行别境善十一,中二大八贪嗔痴。”我们首先要能够明白心所法。什么叫做心所法?心所法就是心跟随心王而生起的心所有法,心王所有法、随从法。在论典之中有几个定义:
  
   第一个定义,是恒依心起。如果心王法不生起来,心所法不会单独生起来。
  
   第二个定义,是与心相应——与心王法相应的。相应包括了三个方面:第一是所依相应,心王所与心所法是同依一根而起的,比方说,眼识心王所和心所法是同依眼根而生起的;第二是所缘相应,心王、心所同缘一境,共办一事,这样才能相应;第三是同时相应,心王心所法是同时生起的,没有先后。
  
   第三个定义,是系属于心。心所法虽然也是具缘而生,但是它不能独立,它不像心王法能够独立自主生起。在《成唯识论》第五卷上说“恒依心起,与心相应。系属于心,故名心所。”
  
   心所法可以分为六位五十一个心所法,也就是遍行心所、别境心所、善心所、根本烦恼心所、随烦恼心所和不定心所。
  
   遍行心所有五个:触、作意、受、想、思。所谓的“遍行”,它是普遍的,具有遍满于八识心王,通于一切心。
  
   随烦恼有二十个:大随烦恼八个、中随烦恼两个、小随烦恼十个。中随烦恼是无惭、无愧;小随烦恼,所谓“小随”,它是不会同时生起的。
  
   不定心所是四个:悔、眠、寻、伺。可以是善的,也可以是恶的,不定状态。
  
   总共合起来是五十一个心所。六位心所五十一个法,善心所只有十一个,而根本烦恼、随烦恼有二十六个,所以可见世间的人是善习少、恶习多,善行少而恶行多。
  
   心所法之中有一般性、普遍性的是遍行心所;有特殊性的是别境心所;有自利利他,道德性的是善心所。所以善心所十一个,可以说是人性的优点;有自害害他,非道德性的是烦恼心所,有根本烦恼六个和随烦恼二十个,这可以说都是人性的弱点;还有不定型的四个就是不定心所。
  
 
  
  
   遍行,就是“周遍起行”,心王生起的时候,这五个心所相应俱起,它的活动范围非常广泛。通于一切心:八识心王,都有普遍性。我们说前五识只有三十四个心所法;第六意识五十一个都有;第七末那识只有十八个心所法;第八阿赖耶识只有五个心所法,就是这个五遍行心所。然后通于一切时:过去、现在、未来。也通于一切性:善性、恶性、无记性、遍行法都通。也通于一切地:三界九地,都有遍行心所法能够随心王而生起。
  
   触就是接触——根和境、识三者和合就名为触。我们的眼根对这个鲜花,还有眼识,这三者和合的时候,就名之为触心所。
  
   我们要注意的是,遍行心所之中的触心所,它不同于六尘里面的色、声、香、味、触、法里面的这个触尘是不相同的,不同在哪里?这个触心所是根、境、识三者和合所生的,它是一种心所法;而那个六尘里面的触尘是一个色法,触尘,是我们身识所触的色境,是属于物质色法一分所摄。
  
   还有要知道,这个触心所也不同于十二缘起。十二因缘法:无明缘行→行缘识→识缘名色→名色缘六入→六入缘触→触缘受→受缘爱→爱缘取→取缘有→有缘生→生缘老死忧悲苦恼。所谓的触,是属于十二支——缘起法里面的触支〔六入缘触,触缘受〕,这个触支跟这个触心所也是不相同的。因为触支包括了六尘、六识的十二处,所以就有“触缘受”。要知道我们所说的六入缘触、触缘受,那个触支,是概念很广泛的,十二处都包含在其中。
  
   所以学唯识,你要能够辨析得很清楚。它一个词,稍微有一点点不同,在不同的语境之下,包含的意思就不相同。
  
   五遍行心所里面的触心所,是依阿赖耶识里面所含藏的触种子所生,它与心王法相应,使心王法、心所法触境为性;它的业用是引发未生起的“受、想、思”,这些心所相续生起。《成唯识论》第二卷上面说:“触谓三和,分别变异,令心心所,触境为性,受想思等所依为业。”
  
   触就是根、境、识三者和合。和合的时候就会产生分别和变异,这种变异就会促使心王法、心所法与境界相接触。这是第一个心所法——触。触心所与作意心所,有时候是互为先后,也就是说,有一些时候是我们先接触外境,然后再去注意它,再起作意;有一些时候是我们先注意,然后才有触。
  
   作意就是注意。《显扬圣教论》第一卷上说:“作意者,谓从阿赖耶识种子所生,依心所起,与心俱转相应。”依心王法而生起来,与心王法俱转相应,动心为体,引心为业,注意以后,我们的心就动。
  
   《成唯识论》第三卷上说:“作意,谓能警心为性,于所缘境,引心为业。”“警心为性”,“警心”有两重意思:(一)、是令心未起则起;(二)、是心已起时,使她缘境——使我们的这个心去缘外境。这是说五遍行心所里面的第二个作意心所。
  
   就是感受。《成唯识论》卷三上说:“受,谓领纳顺、逆、俱非境相为性,起爱为业。”就是我们在领纳、在接触、在接受、在感受顺境、逆境和中庸境的时候,所生起的种种的感受。
  
   比方说遇到顺境,我们的身体就生起乐受、心就生起喜受;遇到违损境、逆境,身体生苦受、心生忧受;遇到一般的境就生舍受。
  
   所以说“苦、乐、忧、喜、舍”这个五受,我们的内心深处,其实时时刻刻都在对感受产生习性的反应。一般来说,我们觉得我们没有什么感受,除非是很猛烈的,一般情况下,我们只有对那些很粗重的感受才觉察得到。但是事实上,每一刹那一刹那之中,我们的潜意识之中,一直在对于外境不停地起感受;然后对这个感受就会产生贪嗔的习气反应;而这个习性反应,我们一直还没有觉察到,要到它一直增长,种子生种子,一直增长到很猛烈了,发出来,发为粗重烦恼,我们才觉察。那样,其实再来修心就已经很迟了!
  
   所以内观禅就教导我们要能够觉知感受,保持平等心。我们尝试着对感受,只是觉知它,不起分别、不起习性反应,我们的内心深处才能够真正得到净化。
  
   想是认识作用。《成唯识论》上说:“于境取相为性,施设种种名言为业。”“性”就是体性,“业”就是业用。就是说在一切相上生起分别,然后再安立一个名词,加上名称。比方说我们对这个花,已经觉知它了,然后生起了受,比方说生起了喜悦的受;接下来我们还会去对它有一个明确的认识,知道它的形状、颜色,然后安立这些名言。
  
 
  
  
   就是造作的意思。《成唯识论》上说:“令心造作为性,于善品等,役心为业。”
  
   思心所有三种:也就是审虑思、决定思和动发胜思。其中审虑思和决定思是纯粹的意业;第三种的动发胜思,就是意业跟身语两业同时起用的五俱意识。
  
   思心所是对于是非善恶,对于事情,会去审虑,就是考虑它;然后决定,就是去起决定可作、还是不可作;之后再驱使自心,造作邪正善恶之业。所以说思心所,其实就是我们的意志作用。
  
   如果我们单单从第六意识相应的遍行心所来讲,其实触、作意和受,这三者是属于感性认识;想是属于理性认识,我们有一个归纳、有一个推理,来给它安立一个名言。而这个思是属于实践认识。
  
   这样我们就比较容易分得清楚了。感性认识是属于五俱意识的一分所摄的,我们接触外境,有了种种感性认识的材料以后,第六意识再来给这些材料推理、比较、判断、分析,然后抓住事物的本质,进行归纳,这样我们就产生了理性认识,也就是想心所。
  
   有了想心所以后,有了一个提炼以后,我们再来作出决定,然后支配我们的身和语共同去实践,那么也就是思心所。
  
   凡夫众生就是这样的啦!由感性认识引起理性认识;由理性认识再去引起实践认识;而在实践之中又会引起新的感性认识、理性认识和实践认识……反复互相引起、无穷无尽地演进。人类一切的行为也好、一切的理论知识文化也好,都是与触、作意、受、想、思这五遍行心所分不开的。
  
   其实这个五遍行,可以说有正确的,也可以说有错误的。
  
   在凡夫位的时候,这个五遍行心所,三种认识会引起贪嗔的习性反应,是属于染污法、有漏法,可以说是错误认识,使众生流转六道;但是我们要修行、要解脱,也要依靠这五个心所法。就好像一把刀一样,这把刀如果拿在罪犯手里面它会伤人,如果拿在医生的手里面它能救人、能活人。
  
   同样的,遍行心所也是如此。我们错误地去观察,执着于万事万物是实我实法,然后错误地去观察、感受,产生感性认识;然后再去归纳,再去实践,这样会导致我们流转生死。
  
   如果我们能够由向外转为向内,在无漏的圣贤位之中,就能够使遍行心所成为修行的殊胜法门,使我们能够圆成福慧。感性认识成为缘一切事相的方便智慧,理性认识成为现证法性真如的实相智慧,这两种认识就成为招感佛果的智慧资粮。实践认识,也就是思心所,它使我们精进地去利益众生、自利利他、修菩萨行,就能够成就福德资粮。
  
   所以说圣者在无漏位,第六意识已经转变为妙观察智相应心品。在这种相应心品之中,就会有无漏清净的五遍行心所、五别境心所、十一善心所和净意识,总共二十二法。其中的清净五遍行就与智慧相应。

《八识规矩颂学记》11.15

4. 《八识规矩颂学记》11.6

  识变,大体来说分为两种,就是因能变和果能变。
  
   因能变就是阿赖耶识的种子,它生起现行,以种子为因,生现行之果,就是生第八阿赖耶识。有些人有个疑问:种子不是含藏在第八识阿赖耶识之中吗?种子又怎样去生出第八识来呢?事实上就是,无始以来第八识与它所藏的种子是同时而有的,没有什么第一因;万事万物没有第一因,所以能生的种子,所生的第八识,是因果同时,念念相续,有如瀑流;因此种子生出第八识,而第八识同时也含藏种子,以种子为因,生出第八识,这个叫做因能变。
  
   第二类是果能变。就是指在种子生出第八识阿赖耶识的同时,第八识的种子生出前七识,并且八个识包括前七识、包括第八阿赖耶识,这八个识在识体上面,都各各生出相分和见分。简单地说,相分就是被认识的,见分就是能认识的主观。
  
  识体四分,就是八识的识体,在果能变的时候,它生起的四种功能,四分就是相分、见分、自证分和证自证分。
  
   相分是外境的影相,是我们通俗所讲的,被认识的客观世界。但是你要知道,事实上我们真正通达唯识,就知道这个客观世界其实只是一种影相,它是第八识色法种子变现出来的。见分是心识的认识作用,是能认识的主观的心识。见分是主观的能认识的主体,相分是客观的、被认识的对象。
  
   自证分是心识的验证作用。你看,我们有相分、有见分,这个见、相二分从哪里来呢?它的体就是自证分,识体上变现出相分、见分,这个时候这个识体本身,就叫做自证分。
  
   证自证分是心识再度证知的作用。我们用一些比方就比较容易明白:比方说一个镜子,相分就好像镜子中间所呈现出来的影像,见分就好像是镜子能照的作用。当然这个比喻不完整,或者说不圆满,为什么?因为这个能认识的,它不是一种实体的东西,我们用镜子来作比方是迫不得已的。
  
   自证分就好比是镜子的本体,证自证分就好像是镜子的架子,一个架子把这个镜子镶起来。还有如果我们用一个尺子来量那个布匹,来量一块布有多长、有多宽的话,这个布就好像是相分,尺子就是见分,我如果用尺子把这个布的长度、宽度都量出来了,这个结果叫做量果。量果就是能量量所量,所得到的一个量果,也就是一种知识,这个结果,这个就是自证分;那么我再一次去检查,这样是证自证分,我们去检验所量的这个结果是不是正确,这是证自证分。
  
   八个识每一个都有四分,我们说相分好了。前五识的相分,就是相当于我们所说的感觉的对象,被我们所感知的对象,也就是说色、声、香、味、触,这个是相分。我看这个花,我的眼识的相分是什么?我现在所缘的这个花;耳朵听声音,这个声音也是相分,是耳识的相分。但是我们要知道,前五识所看到的都是影相相分,也就是说凡夫看到的只是无明的影相而已。
  
   第六意识的相分是六尘。前五尘,色、声、香、味、触,加上一个法尘。
  
   第七末那识的相分,就是阿赖耶识的见分。“以心缘心真带质”,那个叫带质境,就是说它有质,有实质,但是这个认识错了。同样的,就是我们第七识末那识,它的这个能缘的作用,这个见分,去缘第八识的见分,它就误认为第八识的见分是常、是恒、是一,是有主宰义的我,然后执第八识的见分,认为那个就是我,这样,这个就是第七末那识的相分。
  
   第八识阿赖耶识的相分是什么?就是根身、器界、种子。“受熏持种根身器”,后面讲到第八识,就会要讲到。第八识的这个五种作用,根身、器界、种子,都是第八识的作用,都是它的相分。
  
   事实上唯识师对四分论还有不同的主张。安慧论师主张一分,他只承认这个自证分,他认为一切都是识体,也就是自证分变现出来的;难陀论师主张两分——见分和相分;陈那论师主张三分——见分、相分、自证分;护法论师在这个三分的基础上,再主张一个证自证分,并且证自证分与自证分能够互为证明,所以就不需要再去立第五分了。

5. 《八识规矩颂学记》

  第七识末那识名为“我执识”。末那识会一直执着于第八识阿赖耶识的见分,错误地认为那个就是恒、是一、是常,是有主宰义的我;执着于那个就是我,就产生我执,是恒审思量第八识的见分。我们说见分和相分,简单说见分就是能认识的主观,相分就是被认识的客观。
  
  
 
  
   并且第七识末那识,“四惑八大相应起”,“四惑八大”,四种根本的迷惑:我见、我慢、我痴、我爱,四惑相应起;八大是八种大随烦恼会生起。所以第七识一直恒审思量第八识的见分,执着以为那个就是自内我相,所以第七识也名之为染污意。
  
  
 
  
   第七识因为它执着于自我,所以是我们自我意识的中心。人为什么会自私自利?为什么会执着于我和我所有?原因都是第七末那识的这种执着。我们讲到了恒审思量,第七识唯一的作用,就是恒审思量,恒审思量第八识的见分为“我”。
  
  
 
  
   事实上八个识都有思量的作用,但是前五识是时常间断的,也没有审虑的作用,所以是非恒非审的思量;第六意识有审虑分别的作用,但是有时会间断,所以它是审而非恒的思量。《唯识三十颂》对于第六意识的这种审而非恒,就表述得很清晰,上面有说到第六意识,五位无心。偈子说:
  
  
 
  
 
  
   也就是说意识,它一般都是处在一个活动的状态之中。你看我们的念头就没有停过,乃至于睡着了,梦中间都还会有种种的梦中独头意识产生。我们前五识在接触色、声、香、味、触,五境的时候,第六意识也都会相应,也都会生起五俱意识,并且来说,它的范围比前五识更广泛。第六意识与前五识相比起来,生现行的时候,它所需要观待的缘要少一些。
  
  
 
  
   前五识,你看眼识要生起的话,需要九缘,“九缘七八好相邻”,要九个缘,我们才能够生眼识,“缘虑色尘境”。但是第六意识不需要明缘,眼睛在黑暗的地方,我们看不到东西,但是我们的意识不需要这个明缘,也不需要空间距离这个空缘,也不需要分别依,也不需要现量——它不需要现量地去缘粗大的五尘境,独头意识,它就不需要缘这个,它不需要依这个来作为所缘缘。
  
 
  
  
   所以一般的情况下,意识都是处在一个现起的阶段,念头一直在生起。但是也有五种情况之下,意识它不起来:也就是无想天、无想定、灭尽定、深度睡眠和休克(闷绝)。
  
 
  
  
   第一种是无想天。我们学过《地藏经》可以知道,是色界里面四禅九天之一,“舍念清净地”,是修无想定所感的异熟果报。
  
   第二种无想定是外道所修的一种世间的禅定。有一类外道,他就错误地认为说,想是生死的根本,我们的意识一直在了别外境,这个是生死的根本;你把这个想心所如果能够灭尽的话,就可以得到解脱,就能够从生死之中解脱出来,这是外道的错误的认为了。所以外道他们就会修这个无想定,就会内守幽闲。
  
   我们佛教里面有一些人,他没有正确的见地,也会这样子。你看那个卧轮禅师:“卧轮有伎俩,能断百思想。”这个能断百思想,其实见地是不对的;“对境心不起,菩提日日长。”对境心不起,其实是一种无想定,是内守幽闲,犹是法尘分别影事,是不对的。所以六祖大师会破斥他,说:“惠能无伎俩,不断百思想。对境心数起,菩提作么长?”
  
   但是外道修这个无想定成就的时候,不单单是诸想断净;就是前六识心王法、心所法也都不起现行了。他得到无想定的时候,这个心就好像顽石一样,一念不起,百物不思,所以称为无想定,这个时候意识不起。
  
   第三种是灭尽定。这个灭尽定在佛教里面是指有学圣人——二乘,没有成阿罗汉、没有真正地圆满证缘觉,这样有学位的二乘圣人;或者是舍小向大的阿罗汉,他为了止息劳倦。我们讲过了,那个成就阿罗汉的十六观智,那个十六观智,一直观的时候,觉得比较吃力,那么要止息劳倦的时候,他就会暂时修一下这个灭尽定。
  
   修灭尽定的时候,作意、受、想,这个心所法都不起现行。触、作意、受、想、思,这是五遍行心所,这个中间它是作意、受、想,都不起现行,所以也称为受想灭尽定。而入的一种最寂静的无心定,称为灭尽定,这个中间也不起第六意识。
  
   第四种就是睡眠。一般的睡眠之中,还会有梦中的独头意识;但是深度的熟睡、而且没有梦的状态之下,意识也不起现行。
  
 第五种就是闷绝、高度休克的时候,六识昏昧,突然晕倒了,神识都没有了,六识昏昧,意识不起现行。但是抢救以后,他又会醒过来,表示什么?这阿赖耶识、末那识(我执识),一直都在。这个第七末那识是“恒审思量”“恒”,没有断呢!所以他就会醒来。高度休克的时候,一个时期之内,他这个六识昏昧,见闻觉知一时顿息,不起现行,称之为闷绝。
  
   因为有这五种情况,意识不起现行,所以它称为审而非恒的思量。第八阿赖耶识是恒转如瀑流,好像瀑布一样,所以它是恒;但是它好像仓库一样,它不会去分别、不会去审虑,所以是恒而非审的思量。惟有第七末那识,它是恒时审虑思量,执着于自我、维护自我,执着于第八阿赖耶识的见分为我,这个就是凡夫的这种以自我为中心,起惑造业、损人利己的根本原因。
  
   所以第七识末那识唯一的作用,就是恒审思量。前五识非恒非审,第六意识审而非恒,第七末那识是恒而又审,第八识是恒而非审。
  
 
  
  
   第一种是“人我见相应位”,在一切有漏心的时候,没有真正入见道位的时候,都会有这种人我见相应位。
  
   第二种是“法我见相应位”,是已经入见道位了,但是悟得人空,没有成就法空,法空智果不现前,称为“法我见相应位”。 
  
   第三种是“平等性智相应位”,是法空智果正现前时,成就了“平等性智相应位”,这个时候就真正地转第七末那识为平等性智。

《八识规矩颂学记》

6. 《八识规矩颂学记》

  诸位法师,诸位善知识:首先请大家发起无上的菩提心!为了帮助一切如母有情众生,速速地从六道轮回的错觉世界里面解脱出来,证得圆成实性,早成佛道,所以我们来共同学习玄奘法师所作的《八识规矩颂》。
  
   法相唯识宗是佛教里面理论最为严谨、因明推理最为完善的一个宗派,当然我们学的时候,可能会觉得有一点困难。不要紧,我们专心致志地听的话,起码也能够种下一个解脱的金刚种子。《八识规矩颂》是玄奘法师西行求法十七年,归来以后,翻译了一千多卷的经典以后,提纲契领地作了一个归纳唯识宗的义理精髓的心要之作,是唯识宗的画龙点睛之作!
  
   偈颂本身是非常短小精悍,言简义丰。总共十二个偈颂,分为前五识颂、第六意识颂、第七末那识颂、第八阿赖耶识颂,这四大部分;每一个部分都是前八句,分析凡夫位的身心状况,后四句开示我们如何超凡入圣,转八识成四智。
  
  我们先说教起因缘。我们为什么要学习《八识规矩颂》呢?有四种殊胜,所以我们来学习《八识规矩颂》:
  
   第一个是《八识规矩颂》能够帮助我们树立正确的见地,让我们能够从此不再作情绪和习气的奴隶,拥有快乐自在的人生。所以我们学习一切佛法都不是为了去做学问,虽然《八识规矩颂》是中级檀讲师班的课程,但是我们不是为了考试、或者说增加一种知识,而是为了学习实修的方法,能够让我们断烦恼、破见惑。
  
   玄奘法师在《八识规矩颂》之中,就开示我们:我们要有正确的生命的发展方向;我们要把探寻的目光从外在的世界,转向我们内心的世界;我们透过对于此颂的学习,能够树立闻思的正见、能够帮助我们认识凡夫心的本质,并且从根本上克服她、瓦解她,从而使我们的生命得到超越。
  
  所以可以说《八识规矩颂》是最透彻、最圆满的心理学著作,你真正学通了,你可以做一个很圆满的心理咨询师。本颂对于八识心王,以及相应的心所法,以及三性、三境、三量等等,都有非常详尽的分析。比如说与前五识相应的心所法有三十四个,与第六意识相应的心所法有五十一个,与第七末那识(我执识)相应的心所法有十八个,与第八识阿赖耶识相应的心所法有五个,它们的运行规律都有非常清晰透彻的分析。
  
   第二点,我们透过学习《八识规矩颂》,能够帮助我们照空妄念成真念,转得凡心即佛心。在此颂之中开示我们,怎样去转前五识为成所作智、转第六意识为妙观察智、转第七末那识为平等性智、转第八阿赖耶识为大圆镜智。正如六祖大师在《六祖坛经》之中所说的:
  
   这首偈子就把我们怎样去转识成智的方法,都开示给我们了。“六七因中转,五八果上圆。”我们要透过对于《八识规矩颂》的学习,就能够真正地知道断惑证真的次第。只有通达《八识规矩颂》的法义,才可以现观谛理。
  
   所以大家一定要注重闻思修!不是说好像我们关起门来,打打坐就可以成就了。我们对于成就的细致的每一个步骤方法,都要能够通达,要能够先通达法义;通达法义才能够引生真比量的善巧抉择;善巧抉择以后,真实地修证才能够现观谛理;现观谛理才能够引生真现量的无倒亲证。这里就包括了真比量、真现量等等,这都是唯识宗里面需要通达的。
                                          
 第三点,我们学习《八识规矩颂》,就得到了打开大藏经的钥匙。你要真正通达了《八识规矩颂》,可以说大藏经之中,三藏十二部,你随手抽一本都没有障碍、都能够明白如来在开示我们怎么修。佛教里面显宗最难懂的经典就是《楞伽经》,密宗最难懂的就是《文殊真实名经》。
  
   所以曾经有一些人问一位法师:“法师,你懂得哪一些经典?”这法师就很谦虚地说:“我只懂得两本经典,就是《楞伽经》和《文殊真实名经》。”其实他要表达的意思,是整个大藏经他都通达了。事实上,《楞伽经》也是唯识宗所依据的六经之一。所以我们能够真正通达《八识规矩颂》,我们就得到了打开大藏经的钥匙。

7. 《八识规矩颂学记》

  因为凡夫都执着于实我实法,说到心的时候,也会妄执有一个整体的东西存在,因此唯识家就将一心分析为八识,来破除凡夫的执着。前五识就很浅显:我们的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这个五识,六根对六尘生六识,这个都是比较浅显、容易懂的。
  
 
  
  
   眼识是依于眼根缘色尘境,所生起的了别认识作用,也就是我们的视觉作用。所依的是眼根,所缘的是色境。前五识所依的根,又有内根和外根的分别。外根就是我们视觉可见的眼睛、耳朵、鼻子、舌头、身体,这个都是粗显可见的,也称为“粗根”,也称为“外根”,都是四大合成的物质,不能够直接生识,但是能够扶助内根,为内根所依托之处,所以称之为“扶尘根”(一种是“扶持”的“扶”,也有的写做是“飘浮”的“浮”,都对)。
  
   还有一种是内根,也称为“细根”,也称为“净色根”,其实就是我们现在生理学上所讲的“神经纤维”、“神经细胞”;“净色根”:“五识同依净色根,九缘七八好相邻。”前五识都依净色根来认取外境,来生五识,所以有发识取境的作用,功能很殊胜,所以名之为“胜义根”,就是我们的这个神经系统。
  
   眼识所缘的是色境,外在种种的环境。眼识的视觉作用,它只是现量,就是直觉地了知这个状态,但是它不会去跟其它的去作比较分别;比较分别是意识里面的五俱意识的作用,所以眼识的视觉作用,它同时有意识的五俱意识生起来,否则,意识没有跟过来的时候,眼识虽然见,也同于不见。我们说心不在焉:视而不见、听而不闻、食而不知其味,五俱意识没有过来,视而不见,没有这个作意去了别它。
  
   所缘的这个“色境”,是“颜色”之“色”,不是质碍性的物质之色。这里面如果细讲,就包括了“亲所缘缘”和“疏所缘缘”, 这个我们不展开来说,我们在后面讲阿赖耶识就比较容易懂一点。
  
   显色有十三种:青、黄、赤、白,这些种种的颜色不同,还有光、影、尘、明、暗、云、烟、雾、空。
  
   形色有十种:就是形状——长、短、方、圆,是我们人安立上的这个名词,粗、细、高、下、正、不正。
  
   表色是指什么?它是指我们人体的动作,它有一个表示,有八种:行、住、坐、卧、取、舍、屈、伸,这个姿势在改变。
  
   法处色(法处所摄色)有五种,其实它是指意识所取的色,包括了极略色、极迥色(“迥”是“遥远”的意思)、定所引色、受所引色,还有遍计所执色。
  
   “极略色”又称为“极微色”,就是说,分析这个有质碍的实在的色法,这个物质分析到极微处,小乘里面称之为“析破空”,这个称之为“极略色”,也称之为“极微色”。现在我们的科学家,研究也达到这一步了,他研究物质到极微的原子、分子、电子、质子、中子,乃至于基本粒子。这个基本粒子还可不可以再继续细分?现在的科学研究达到的就是基本粒子。
  
   现在权威的物理学家就告诉我们:即使看起来有质碍的、好像有固态的物质,包括我们人的身体,其实在它们的内部来说,几乎都是百分之百的空间,原子与原子之间距离非常大,空间很大;然后在原子和分子的内部空间里面,基本粒子其实只是占了很小的空间,其余的全部都是空。
  
   并且事实上,现在的科学研究已经达到这一点了,也就可以证实说,基本粒子也是非常快速地、在刹那刹那不停地生起来,然后不停地消失——不停地有基本粒子消失,不停地有基本粒子出现、产生,所以其实它只是一股能量之流,没有什么一成不变的实体的物质存在。
  
   你不要认为这个桌子去年也这样,今年也这样,其实现在的科学研究就已经达到了,这只是能量的振动之流,这样我们称之为“极微色”,也称为“极略色”。因为只是能量的振动之流,所以它不是实法,我们不要再去错误地执着它,不要再去活在错觉的世界里面。
  
 很多人都知道,有一个日本人叫江本胜,做了一个研究,后来写了一本书,叫做《水知道答案》,我们好多人都看过或者听过。就是说,这个普通的水,你给它一个词,无论是日文还是中文,你写一个词贴在杯子上,然后放在冷藏室里面快速冷冻两个小时以后,再在显微镜下来看这个水的结晶:词汇不同,它的结晶就不同。
  
   如果你是写的好像慈悲、喜悦、爱等等这些,它的结晶非常漂亮;你写的是生气、愤怒、沮丧等等,这个水结晶就很支离破碎。说明什么?一个是,我们人的意念,这个意识、这个念头,它也是一种能量之流;声音也是一种能量之流,物质也是能量之流,而且在互相影响,能研究跟被研究在互相影响。所以透过这个极微色,我们也可以知道,这个都在互相影响。
  
   所以当然我们也就知道,我们的意识所缘的是什么?法处色、法处所摄色。这个意识是有能量的,每一个念头都是有能量的,当然我们也能够影响到外境。如果我们每一个念头都是欢喜的、都是快乐的、都是喜悦自在的,它这种能量之流吸引过来的都是一些欢喜快乐的人和事;如果你一直都很不开心、很愤怒、很生气,那你吸引过来的也都是这一些,这就是吸引力法则。你看,透过这个极略色就可以知道。
  
   所以说要清净我们的自心,先改变我们的心,再来改变外在的环境,“心净则国土净”,这个道理我们就很容易明白,尤其是透过现在的研究,很多这方面的实验。
  
   还有一种实验是:我们拿三碗饭摆在这里,有一碗饭,我们一直在说:“你很好!”一直赞叹,“我很欣赏你”等等这样;还有一碗饭是干脆不理它;另外一碗饭是一直诅咒它、一直骂它,对着这碗饭发泄愤怒的情绪。然后就观察,怎么样?几天以后,我们一直赞叹的、一直有喜悦的正面情绪的那碗饭怎么样?它变成金黄色,而且发出一种好像酿酒一样的香气。
  
   还有一直我们把那个咒骂的念头加过去的那碗饭,它就变黑了;还有一直不理它那碗饭最糟糕,不单单是变黑了,而且发臭了、长霉了,就这样的啦!
  
   所以说要知道,我们也是这样的。我们怎样去让我们所求如意,让我们心想事成?你要一直有好的、正面的这种能量,这种念头,那你当然就会把好的种种的遭遇,种种的成就都吸引过来。
  
   你一直在担心的时候,当然你就给它加了一个负信息。好像现在马上要高考了,有些父母总是想:“哎呀!我这个儿子,不知道会不会考好……”一直担心,“哎呀!万一他发挥失常怎么办?”你说你在帮他还是害他?你一直在把这个不好的能量发过去,一直在障碍他,然后你还说我很关心他,这样就很糟糕。
  
   而且现在的科学研究,越研究,我们越对唯识学佩服得五体投地!释迦牟尼佛早就讲过了,现在的科学研究就能够证明这一点,是一个什么研究呢?是说我们每一种情绪产生的时候,我们的下丘脑(脑袋的一部分),她就分泌一种物质,叫胜肽,这是一种氨基酸。
  
   我们产生一种情绪,下丘脑就会相应地分泌一种胜肽,这种胜肽就跟随我们的血液被输送到我们全身,我们全身的每一个细胞周围都有好几千个接收的感应器,就能够接收到。如果我们一直保持同一种情绪的时候,你知道会怎样吗?我们全身的细胞就会对这种特定的胜肽、产生一种依赖性。
  
   你要想一想,这是一个很可怕的事情!为什么?如果一个人一直喜欢生气,一直喜欢发脾气的时候,怎么样?他全身的细胞都已经习惯了,要天天接受这种与生气相应的胜肽;如果万一隔那么几天,她要是接收不到,她就会起反应,她就会让你要不由自主去发脾气来满足这个细胞。
  
   那就好像什么?好像那个吸毒的人,有毒瘾一样的,所以你要发脾气也会发上瘾。你要是容易去沮丧、容易去垂头丧气、容易去想负面的东西,你也会上瘾,你看,是不是很糟糕?
  
   所以唯识学上就告诉我们,我们要保持正面的情绪。我们这个下丘脑一直分泌的是那种非常好的氨基酸,那种胜肽;然后我们每一个细胞,都接收到这种能量,接收到这种氨基酸,然后每一个细胞都很光泽,都很喜悦。他们形容这个喜悦,是每一个细胞都很喜悦的状态。
  
   这样的话,你看,他就会怎么样?他就会失去发脾气的能力,你想叫他发脾气,他都不会发脾气了。为什么?他的细胞从来没有接收过这个发脾气的胜肽,一直接受的都是喜悦的,所以清净我们的心就很重要。这是我们说这个“极略色”。
  
   第二种是“极迥色”。极迥色就是推测虚空、明暗等等,无质之色(没有实质的色),到极远处,我们的眼根见不到的,只是意识去缘,这个法处色都是意识所缘的色法。比方说我们推想这个空间如何地遥远,这是属于“极迥色”。
  
   第三种是“定所引色”,也称为“定自在所生色”。这是指有修禅定成就的时候,以这个定力所变现的色、声、香、味等等的境界。这种定中的境界是独头意识变现起的,原理就是依定的增上缘力,由独头意识引起第八识中的种子,然后产生实际的作用。
  
   这样我们就可以明白了,为什么入那种火光定,就会有光和热产生出来?为什么有成就的那些阿罗汉,他能够示现十八般神变,身上出火、身下出水,这个水火从哪里来?你要知道,原理就是这个。
  
   他以这个定为增上缘力,然后意识引起第八识中所含藏的那些地、水、火,这些种子都是第八阿赖耶识所变的。所以在神变之中,就能够变出水、火等等,这些种种产生这个实际的作用,都是属于什么?“定所引色”。原来你不了解这个原理,你觉得这很神奇、很神秘;你学了法相唯识就知道,这个是“定所引色”。
  
   第四种是“受所引色”。受所引色称之为“无表色”,主要是指我们受戒时候的戒体。你看,登坛受戒,三师七证,因为师长的教诲,领受戒律,在动作上、在言语上,就受了感动,发了这个受持戒律的誓言,我们的思心所上就有防恶发善的功能;这种功能、这种作用就称之为“无表色”,以后遇到那些容易犯戒的境缘的时候,自然地它会有警戒的念头生起来,保护我们的戒体,制恶令其不生。
  
   这种功能因为不同于那种有动作、表示的“有表色”。你看,我们行、住、坐、卧,这是“有表色”;它这个没有动作,但是它有功能,所以我们称之为“无表色”。它是第六意识、所从属的心所法里面的“思心所”,触、作意、受、想、思,这些我们底下会要讲到,这五十一个心所法就会讲到这个思心所。思心所上的一种强盛的势力,熏于第八识之中成为种子,有防恶发善的功能,所以称之为“受所引色”,称之为“无表色”。
  
  第五种就是“遍计所执色”。“遍计所执”,就是世间凡夫他执着,本来是因缘所生法,但是他执着为有实我实法,他不知道是因缘所生、唯识所现;不悟到这一点,所以在意识上就有假想、就有虚妄计度,对这个意识假想的虚妄计度,他还认为是实有的。比方说执着于有上帝等等。

《八识规矩颂学记》

8. 《八识规矩颂学记》

  第二是耳识。耳识是依于耳根缘声尘所生起的了别认识作用,也就是我们的听觉作用。前五识颂里面有一个解说:
  
  
 
  
   这个它所需要种种的缘,耳根也是其中的这个缘,当然也包括了内根和外根、也包括了扶尘根和净色根。耳识所缘的声尘,声音这种境界,略说就有三种,广说有十一种。
  
   三种之中,第一种是“执受大种因声”,也称为“内缘声”:这个是指我们人的这种语言、动作——比如说两个手鼓掌,这种发出来的音声,就是“执受大种因声”。好像我们人说话、唱歌,这些都是“内缘声”。
  
   第二种是“非执受大种因声”,也称为“外缘声”,自然界所发出来的声音,好像风声、流水声等等。
  
   第三种是“俱大种因声”,也称为“内外缘声”,就是人跟物质界共发的声音。比方说我们吹笛子,有人的作用,也有笛子的作用;还有砍木头。这是属于“内外缘声”。
  
   苏轼作过一首很浅显的诗,来提一个问题,提一个什么问题?就是说我们听这个弹琴,他就问这个琴声到底从哪里来。他就作了一首诗:
  
   如果说这个琴声出自于琴上面的话,那我把这个琴放在匣子里面,怎么没有听到声音呢?
  
   如果这个声音出自于你弹琴的手指上面的话,那你就不要琴了,你在你手指上去听琴声好了。他就是想这个琴声从哪里来。
  
   我们学了唯识,就知道很简单,是不是?“俱大种因声”,也称为“内外缘声”,那就是琴和我们的手指都需要,才产生这个声音。这是简单地说三种声音,广说就有十一种了。
  
   第四种就是“可意声”,顺心悦耳的声音。
  
   第五种是“不可意音声”,比方说噪音,让我们很烦躁。
  
   第六种是“俱相违声”,就是中庸之声,也不顺心、也不违心。
  
   第七种是“世所共成声”,世俗共许的声音,比方说车声。
  
   第八种是“成所引声”,就是为了成就无漏智慧,依此声音建立经、律、论三藏,引导众生达到涅槃,这是“成所引声”。怎么理解?很简单了!我们上午不是在念佛吗?念佛能够让我怎样?达至涅槃,这细分而已了!念佛声。
  
   第九种是“遍计所执声”,各种外道所起的虚妄执着计度的这些声音,“言教”。
  
   第十种是“圣言所摄声”,圣人的说教声,因明上所说的“圣言量”。
  
   第十一种是“非圣言所摄声”,这在《瑜伽师地论》上面有很广泛的解说,我们此地只是略提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