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史列传第五十七翻译

2024-05-13

1. 元史列传第五十七翻译

观音奴,字志能,是唐兀地方的人,住在新州。在泰定四年考中进士,由户部主事经两次升迁当了归德府知府。他为人廉洁清正,刚毅果断,断案如有神助。百姓含冤而又无处申诉的,即使是几十年前的事,远隔千里,也都赶来投诉,观音奴当场分析判决,十天之内便全都处理完毕。 彰德县富商任甲,前往睢阳,驴子死了,命郄乙解剖,任甲因为发怒殴打郄乙,(将其折磨)一夜之后死去。郄乙有妻子王氏,妾孙氏。孙氏向官府诉冤,官吏收受了任甲的贿赂,说郄乙不是因伤而死,反诬孙氏有罪,将她拘押入狱。王氏又来观音奴处诉冤,观音奴当即打开枷锁,放孙氏出狱,叫来府中属吏说:“我准备好文具和香火、供物,你为我将郄乙这件事报告给城隍神,让神告诉我真情。”有一个睢阳的小吏,也参预了处理郄乙的案件,害怕观音奴的明断,又惧怕神仙暴露其事,于是把接受任甲贿赂得来的钱拿给观音奴自首说:“郄乙确实因伤致死,任甲向上下官员行贿,以隐瞒事实,我也得到贿赂,前来自首。”于是观音奴将任甲治罪,把郄乙的妾孙氏释放。 宁陵的豪民杨甲,很早看上了王乙家的三顷田地,却无法得到。正巧王乙因为饥荒带着妻子到淮南讨饭,王乙得病死去,只有他的妻子回到家中,可田地却被杨甲霸占。王乙的妻子向官府告状,杨甲向官员们行贿,伪造了买卖土地的文契,说:“王乙活着时已把土地卖给我。” 观音奴令王乙的妻子拉着杨甲,一同到崔府君神祠对质,杨甲害怕神灵,提前送羊和酒给巫师,央求巫师求神不要泄露他做的事情。等到王妻和杨甲到神祠对质,神灵果然没有显灵。观音奴对此有怀疑,把巫师召来诘问,巫师只好说出实情:“杨甲先送来羊和酒,要我请求神袛说:‘我确实占有了王乙的田地,请神袛不要泄露。’观音奴于是审讯出实情,将杨甲治罪,把田地归还给王家。” 毫州有蝗虫吃百姓庄稼,观音奴因事到毫州,百姓把蝗虫的事情告诉他,观音奴当即取来蝗虫向上天祈褥,并用水把蝗虫研碎喝了下去,这一年蝗虫就没有成为灾害。后来,他升任为都水监官。

元史列传第五十七翻译

2. 元史列传第五十七翻译

观音奴,字志能,是唐兀地方的人,住在新州。在泰定四年考中进士,由户部主事经两次升迁当了归德府知府。他为人廉洁清正,刚毅果断,断案如有神助。百姓含冤而又无处申诉的,即使是几十年前的事,远隔千里,也都赶来投诉,观音奴当场分析判决,十天之内便全都处理完毕。 
彰德县富商任甲,前往睢阳,驴子死了,命郄乙解剖,任甲因为发怒殴打郄乙,(将其折磨)一夜之后死去。郄乙有妻子王氏,妾孙氏。孙氏向官府诉冤,官吏收受了任甲的贿赂,说郄乙不是因伤而死,反诬孙氏有罪,将她拘押入狱。王氏又来观音奴处诉冤,观音奴当即打开枷锁,放孙氏出狱,叫来府中属吏说:“我准备好文具和香火、供物,你为我将郄乙这件事报告给城隍神,让神告诉我真情。”有一个睢阳的小吏,也参预了处理郄乙的案件,害怕观音奴的明断,又惧怕神仙暴露其事,于是把接受任甲贿赂得来的钱拿给观音奴自首说:“郄乙确实因伤致死,任甲向上下官员行贿,以隐瞒事实,我也得到贿赂,前来自首。”于是观音奴将任甲治罪,把郄乙的妾孙氏释放。 
宁陵的豪民杨甲,很早看上了王乙家的三顷田地,却无法得到。正巧王乙因为饥荒带着妻子到淮南讨饭,王乙得病死去,只有他的妻子回到家中,可田地却被杨甲霸占。王乙的妻子向官府告状,杨甲向官员们行贿,伪造了买卖土地的文契,说:“王乙活着时已把土地卖给我。” 观音奴令王乙的妻子拉着杨甲,一同到崔府君神祠对质,杨甲害怕神灵,提前送羊和酒给巫师,央求巫师求神不要泄露他做的事情。等到王妻和杨甲到神祠对质,神灵果然没有显灵。观音奴对此有怀疑,把巫师召来诘问,巫师只好说出实情:“杨甲先送来羊和酒,要我请求神袛说:‘我确实占有了王乙的田地,请神袛不要泄露。’观音奴于是审讯出实情,将杨甲治罪,把田地归还给王家。” 
毫州有蝗虫吃百姓庄稼,观音奴因事到毫州,百姓把蝗虫的事情告诉他,观音奴当即取来蝗虫向上天祈褥,并用水把蝗虫研碎喝了下去,这一年蝗虫就没有成为灾害。后来,他升任为都水监官。

3. 文言文《元史·列传第四十五》的翻译

元史·列传第四十五·许衡传

  许衡,字仲平,怀州河内人,世代务农。自幼就有与众不同的气质,七岁入学,老师交给学生剖章析句,许衡问他的老师说:“读书是为了干什么?”老师说:“为了科举考试中举!”许衡说:“就为了这个吗?”老师大为惊讶。每次叫他读书,他都要问书文的旨义。时间长了,老师对他的父母说:“这个孩子聪明非凡,将来有一天肯定能远远超出常人,我不适合当他的老师。”于是告辞离去,许衡的父母极力挽留也没能留住。像这样共换了三任老师。逐渐长大之后,许衡嗜好读书如饥似渴,可当时遭遇天下大乱,且家里贫穷,没有藏书。后来逃难到徂徕山,才开始得到王辅嗣对《易》的解说。当时正处在战乱时期,许衡晚上思考,白天诵读,亲身体验,努力践行,举止言谈一定要揣度书中的大义然后才实行。曾经在酷暑天路过河阳,渴得很厉害,道旁边有棵梨树,大家都争着摘梨吃,唯独许衡在树下正身独坐,神情自若。有人问他为什么不摘梨吃,他回答说:“不是自己的而拿来吃,是不可以的。”那人说:“世道混乱,这棵树是没有主人的。”许衡回答:“梨树无主,我的内心难道也没有主人吗?”
  许衡后来迁移到山东,留在了魏州,人们见他道德高尚,逐渐的开始追随他。许衡在魏州呆了三年,听说战乱将要平息,于是又回到了怀州。凡是婚丧娶嫁,他必定要根据礼法,并以此倡导同乡的人如此做,学习的人逐渐多起来。因为家境贫穷,许衡亲自下田耕作,谷物熟了就吃谷物,谷物不熟就吃糠咽菜,处之泰然自若,朗读诗书的声音传到屋子外就如音乐一样优美动听。如果家里财产有余,许衡就把他分给同族人以及贫困的学生。人们如果有所馈赠,只要有一丝一毫不符合礼义,他就不会接受。姚枢曾经被召入京师,就把自己的雪斋让许衡居住,命令留守的人招待他,许衡坚辞不受。庭院中有水果熟透掉到地上,许衡的小孩由此经过,不用睁眼看一下就离开,许衡的家人受他感化如此之深。
  甲寅年,世祖出京在秦中为王(受封秦中为王),想用来感化教育秦人的方法,于是征召衡担任京兆提学。秦地百姓刚刚脱离战乱,想要学习没有老师,听说许衡前来主管教育,所有人没有不高高兴兴前来学习的。所属郡县都建起了学校,百姓大受教育感化。世祖率军南征,许衡于是返回怀州,学生们纷纷挽留而没有成功,就跟着送他到临潼才回来。
  中统元年,世祖登上皇帝大位,召请许衡回到京师。过了不久,许衡称病辞职还乡。
  至元二年,皇帝任命安童担任右丞相,要许衡辅佐他,就又将许衡召至京师,让他在中书省参与议事。
  阿合马担任中书平章政事,兼管尚书省六部事情,于是揽政专权,权势远超朝野其他人,一时之间大臣多对他阿谀奉承,许衡每次与他讨论,必定直言不讳,一点也不让步。不久调任左丞,许衡屡次请求辞职。
  皇帝早就想要开设太学,正巧许衡一再尽力请辞,于是就先答应了他的请求。(至元)八年,命许衡担任集贤大学士,兼任国子祭酒,亲自为许衡选择蒙古弟子让他进行教育。许衡接到任命,高兴的说:“这才是我应当做的事啊。国人子弟原始质朴的素质还没有丧失,对所看到与听到的都很专心学习,如果把他们放在善良有德人士中培养几年,一定会成为国家有用的人才。”当时所选的弟子都还幼小,许衡对待他们如同成人,爱护他们就像自己的孩子,出入进退的礼节,严格得就如同君臣关系。课余吟诵的空余时间,就让他们学习礼仪,有时练习书法算术。
  (后来)许衡因疾病请求返回家乡怀州。(至元)十八年,许衡病重。不久去世,年七十三。怀州人无论富贵贫贱年轻年长,都哭拜于许衡灵前。四方学者听到许衡去世的消息,都聚在一起失声痛哭。有的人不远数千里前来许衡墓前祭痛哭祭拜。

  附:原文

  许衡,字仲平,怀之河内人也,世为农。幼有异质,七岁入学,授章句,问其师曰:“读书何为?”师日:“取科第耳!”曰:“如斯而已乎?”师大奇之。每授书,又能问其旨义。久之,师谓其父母日:“儿颖悟不凡,他日必有大过人者,吾非其师也。”遂辞去,父母强之不能止。如是者凡更三师。稍长,嗜学如饥渴,然遭世乱,且贫无书。既逃难徂徕山,始得《易》王辅嗣说。时兵乱中,衡夜思昼诵,身体而力践之,言动必揆诸义而后发。尝暑中过河阳,渴甚,道有梨,众争取啖之,衡独危坐树下自若。或问之,日:“非其有而取之,不可也。”人日:“世乱,此无主。”日:“梨无主,吾心独无主乎?”
  转鲁留魏,人见其有德,稍从之。居三年,闻乱且定,乃还怀。凡丧祭娶嫁,必征于礼,以倡其乡人,学者浸盛。家贫躬耕,粟熟则食,粟不熟则食糠核菜茹,处之泰然,讴诵之声闻户外如金石。财有余,即以分诸族人及诸生之贫者。人有所遗,一毫弗义,弗受也。姚枢尝被召入京师,以其雪斋居衡,命守者馆之,衡拒不受。庭有果熟烂堕地,童子过之,亦不睨视而去,其家人化之如此。
  甲寅,世祖出王秦中,思所以化秦人,乃召衡为京兆提学。秦人新脱于兵,欲学无师,闻衡来,人人莫不喜幸来学。郡县皆建学校,民大化之。世祖南征,乃还怀,学者攀留之不得,从送之临潼而归。
  中统元年,世祖即皇帝位,召至京师。未几,衡谢病归。至元二年,帝以安童为右丞相,欲衡辅之,复召至京师,命议事中书省。
  阿合马为中书平章政事,领尚书省六部事,因擅权,势倾朝野,一时大臣多阿之,衡每与之议,必正言不少让。俄除左丞,衡屡入辞免。
  帝久欲开太学,会衡请罢益力,乃从其请。八年,以为集贤大学士,兼国子祭酒,亲为择蒙古弟子俾教之。衡闻命,喜曰:“此吾事也。国人子大朴未散,视听专一,若置之善类申涵养数年,将必为国用。”时所选弟子皆幼稚,衡待之如成人,爱之如予,出入进退,其严若君臣。课诵少暇,即习礼,或习书算。
  以疾请还怀。十八年,衡病重。已而卒,年七十三。怀人无贵贱少长,皆哭于门。四方学士闻讣,皆聚哭。有数千里来祭哭墓下者。

文言文《元史·列传第四十五》的翻译

4. 元史 列传第六十八翻译

【虞集传】译文

  虞集,字伯生,宋朝丞相允文五代孙。其父汲,黄冈县尉。宋亡,寄居于临川崇仁,与吴澄为友,吴说他的文章明白朴实。虞集家境贫寒。晚年稍有发迹,后以翰林院编修官之职位隐退。娶国子祭酒文仲之女杨氏为妻。

  虞集三岁就知读书,至元十二年(1275),汲携带家眷赴岭外,战争中无法携带书籍,杨氏口授《论语》、《孟子》、《左氏传》和欧、苏的文章,集听后都能背诵。返长沙后,在外傅处就读,虞集和弟弟虞般木都是在家接受学业的,离家后又与意志相合的世伯吴澄交往,故教与学都有深厚的渊源。

  左丞董士选任江西南行台中丞,请虞集任家教,直到大德初年(1297),才去京师。经大臣推荐,任命为大都路儒学教授,他虽以教诲儒生为业,但更重充实自己,从不浪费时间。后任国子助教,把执行师道作为己任。在国子监祭祀的大殿上,有个名叫刘生的儒生酒醉失礼,虞集要将他除名,大臣中有人为刘生谢罪,虞集不允,说:“国学是培养礼义人才之所,如此失礼而不处理,何以为教?”仁宗传诏命集勿狠追此事,集把刘生失礼的情况陈述于上,并迁詹事院办公,刘生终被除名。仁宗更认为虞集是一位贤德之人。

  大成殿新赐登歌乐曲,而来自江南的琴师与来自河北各封地的乐生,性情各异,虞集亲自教他们,然后才能演奏。虞集请求设立司乐一人做总管,便于考核。仁宗即位后责令监学拜台臣为祭酒,任命吴澄为司业,希冀有所改革,以符合仁宗的意愿。虞集竭力赞助这种主张。因持不同主张的人阻止改革,吴澄弃官而去,虞集也称病辞官。不久又任命为太常博士。丞相拜住刚任院使,问集关于礼器、礼节、仪式的事,集对答如流。拜住听后,甚为叹息,更信儒生是有用的了。

  朝廷要以科举选拔人才,有人认为治理天下只要有武力即可,只有虞集认为要长治久安,必须从根本着手。后任命虞集为集贤修撰。大德六年(1302)任命集为翰林待制兼国史院编修官,仁宗曾对左右的人叹息说:“儒生都已启用了,只有虞伯生没有提拔。”当时正逢仁宗驾崩,未能重用。

  英宗即位后,任拜住为相,能重用有德才之人,拜住就向皇上推荐了他。泰定初年,在礼部主持考试,对共事的人说“:国家考试各科的办法,经书的注释都虽各有见解,但主要是用来统一道德、同化风俗,而不是使学生专门擅长某一家的学说,像近代学习五经的陋习,经典道理深远,不是一个人的见解能阐明的。考试要录取成绩优秀的,不要先有定见,否则求贤就会受到局限,错误就会从这里开始。”以后又两次担任考官,大致都按这个说法,所以每次都能录取合意的人才。

  泰定初年任命虞集为国子司业,后升迁为秘书少监。天子驾临上都,因经筵讲臣多年事已高,命虞集和集贤侍读学士王结携经书跟随。从此常随帝行。经筵之制,专门选取经史中合乎德行治国的内容,采用蒙古文、汉文荐与皇上阅读。而虞集每选一篇文章,都以古今名物进行反复的辨析,做到言辞通达。很多人都不如他,都无不暗自惊叹。帝又任命虞集为翰林直学士,不久又兼国子祭酒,在研讨事情时,他列举京师依赖东南运粮的事例,指出耗民力运输是无法估量的,他对同僚们说:“京师之东,沿海几千里,北邻辽海,南近青州、齐鲁,是长芦苇的地方,利用海潮淤泥为沃壤,采用浙江人的办法,筑堤挡水为田。富人中想做官的,将他们召集来,分给土地,官府划定边界,能用一万人耕地的,授给万夫之田,使他成为万夫之长。千夫、百夫同是如此,发现懒惰的就换掉他。第一、二年免税;第三年看收成和土地优劣,由朝廷规定征收数目,以后按等次逐渐征收;五年就有积蓄了,给他官爵,按储蓄给以俸禄;十年发给符印,并能传给子孙,像军官的法规一样。那么东面有几万民兵,可以保卫京师,抵御岛上来犯的敌人,东南可以放宽海运,以减轻百姓的劳累。于是有钱想当官的人,能够用他;在江海间游荡的盗贼,也都有所归宿。”在议论中,由于有人认为执行的人一定会受贿赂,不可行。此事就放下了。以后海口设万户制,大概就是按上述做法。

  文宗当太子时,已知虞集之名,即位后仍命集兼经筵及奎章阁侍书学士。当时关中灾情严重,饿死者众多,方圆几百里都没有幸存者,帝问怎样救关中,集说“:太平的日子长了,人们贪图安逸,有志的人,急功近利,怨言就出现了。重灾之后,执政者要采用新的办法,拯救灾荒,如果派遣一、两位有才能又熟悉民情的人,稍稍放宽禁令,使他们能有所作为,由郡县选择可办事的人,在故居处划定城郭,修建闾里,开通河渠,限制田亩,减轻徭赋,把伤、残、老、弱的人组织起来,以他们的力量来治理灾害。那么远离家乡的人就会逐渐回来,春耕秋收有人帮助,一年两年不征税,免徭役。田亩划分既定,友邻相助,各方的人都聚集在此,整治有方,那时三代的百姓将会出现在这旷野的地方了。”文宗认为很好。他又进言说“:希望给我一个郡,试用此法,三五年中,一定能回报朝廷。”左右的人说“:虞伯生想借此走掉。”于是此事又作罢了。

  当时宗藩之间有隔阂,功臣奢侈越制,政教未能确立,文宗要通过朝廷考试,选拔人才,虞集被任命为阅卷官,他先提出以“劝亲亲,体群臣,同一风俗,协和万邦”为试题,帝未采用。集因任侍书学士无事可做,妒忌的人又多,就与大学士忽都鲁都儿迷失等对皇上说“:皇上有独到见解,建立奎章阁,读群书,设学士员作为顾问。我们没有什么能效力,恐有碍您的圣德,请允许我们辞职。”帝说:“从前我的祖宗聪明睿智,对治国之道生而知之,我早年经历过艰难险阻,与祖宗相比,无生而知之的聪慧,对国家的治理,怎能知道得周全呢?所以才建立奎章阁,设置学士员,以求祖宗的教诲,古今治乱的得失,每天都能陈列在我面前,你们把所学到的全部知识,用来帮助我。不要辞职了。”

  圣上要收集本朝典故,仿《唐、宋会要》,编《经世大典》,命虞集与中书平章政事赵世延,同任总裁。集说:“礼部尚书马祖常,很懂古典典章;国子司业杨宝瑞,素来懂得天文地理,可以统率经典;翰林修撰谢端、应奉苏天爵、太常李好文、国子助教陈旅、前詹士院照磨宋耿衣、通事舍人王士点,都多见多闻,可以协助撰录。若是这样便能早日成书。”不久世延返乡,由集专负此责,历时两年,书成,共八百帙,进呈皇帝后,因眼疾求解职,帝不允。

  御史中丞赵世安乘空为集请求说:“虞伯生长期住京师,家境贫困,又患眼病,恳请给他出京任职的机会,以便就医。”帝怒斥说“:一个虞伯生你们也不能容纳吗?”帝正要专用他从事文学,以他的弘才博识,在任何方面施展,都无不当之处。近来一些重要的典册都出自他的笔下,因此不让他离职。集每受命有所述作时,必以帝王之道分析治理疏忽的缘故,从容恳切地希望皇上有所感悟。如果问他历史上的成败教训,更是委婉地详尽其言。有时因某处问题随时规劝,出宫后也从不告诉别人;有时进谏后帝不能采纳,他回到家中就郁郁不乐。家里人见此情形,也不多问。当时世家子孙因才名被任用的很多,他们担心皇帝过分重用虞集,常想从中离间帝与集的关系,但未见效。于是他们就争相摘录虞集的文辞,指责讥讽,幸天子都能觉察,所以未能中伤虞集。但集却未改变对他们的态度。

  谈到推荐人才,一定要先了解其人的修养,不能以笼络人而达到沽名钓誉的目的;至于评论文章,必须要详尽其理,那些对经典进行诡辩的文章虽好也不能取。即使因这些而招致诽谤,也绝不动摇。光人龚伯..,因才智英俊得到马祖常的喜爱,祖常任御史中丞,伯..常到他家与之交往,祖常请虞集引荐,集不允,说:“此人有些小聪明,但不是大器,恐怕将来不会有圆满的结果。”祖常不以为然。一天在家设宴请集,酒过三巡,祖常拿出引荐信,请集签名,集断然拒绝,祖常很不高兴地作罢。

  文宗驾崩,集正在休假,计划南归故里,未能实现。幼君宁宗又驾崩,大臣要仿效武宗即位的前例,立妥欢帖穆尔太子为帝,召集老臣赴上都议事,集也在召集之列。祖常派人对集说“:御史有话。”于是集推说有病回临川了。

  当初文宗在上都,要立其子阿剌忒纳答剌为皇太子,只因妥欢帖穆尔太子乳母的丈夫说明宗在世时,一向认为太子不是自己的儿子,贬到江南,用急件召翰林学士阿邻帖木儿,奎章阁大学士忽都鲁笃尔实将这件事写在《脱卜赤颜》中。又召虞集草拟诏书,宣告于朝廷内外。当时省、台诸臣,都是文宗平素信用的人,御史不敢斥责这件事,用意在讽劝虞集赶快离开。伯..后因执政败事,招致杀身之祸,当世的人才都佩服虞集能识别人。

  元统二年(1334)顺帝遣使,召他回禁林,因病发作,不能启程。至正八年(1448)五月二十三日,病卒,享年七十七岁。诏赠江西行中书省参知政事、护军,封仁寿郡公。

5. 元史卷一百二十八列传第十五翻译

部分译文(相威传)如下:
       相威,国王速浑察之子,禀性厚道稳重,抱负远大,意志坚强,好与士大夫往来,听他们讲经论史及古今治乱,听到直臣尽忠,良将取胜,必拍手称善。故每逢重大事情,其议论都恰当精深。
  至元十一年(1274),世祖命相威随大军伐宋。相威由正阳取安丰,夺庐州,克和州,攻司空山,平定野人原,经安庆渡江东下,与伯颜会师于润州。元军分三路,相威率左军,参政董文炳为副将,江阴、华亭、澉浦、上海相继归降。伯颜驻军临安,相威至瓜洲与阿术合兵一处。围攻扬州时,宋都统姜才率兵二万攻扬子桥,相威率诸将击退。十三年夏,相威应召回朝,授金虎符、征西都元帅,命领兵镇守西土。
  至元十四年,召回朝拜江南诸道行台御史大夫。相威奏陈并行省、削冗官、招流民复业、公田召佃、仍减租税等十五事,世祖皆采纳。
  十六年,相威奉旨与知枢密院博罗审理平章阿合马诸违法事。十七年,奉旨检核阿里海牙及忽都帖木儿等所俘三万二千余人,均释放为民。十八年,右丞范文虎、参政李庭统兵十万航海征日本,无功,世祖大怒,又命行省左丞相阿塔海发兵再征,无人敢谏阻,相威冒死遣使入奏道“:倭不纳贡,可讨伐而不可饶恕,但出兵可缓而不可急。以前出师太急,战船不坚,前车已覆,后可为鉴。为今之计,应是预修战船,训练士卒,耀武扬威,使彼闻之而自做防御,然后我迟迟不出兵,等到彼国疲怠之时,我们出其不意,乘风速往,可一举而下,此是万全之策。”世祖听后才停止征讨日本。又陈请皇太子以中书令领抚军监国,选正人端士在皇太子左右进行保卫。世祖都同意了。
  十九年,有人奏报阿里海牙自恃有功,强占降民一千八百户为奴,御史滕鲁瞻弹劾,阿里海牙辩护。朝廷派人去行御史台审问滕鲁瞻的罪。相威说:“为臣子的敢于欺君吗,滕御史弹劾阿里海牙有何罪?”派赴行台的人只得回朝。
  二十年,因病回朝拜见皇帝,进呈蒙语《资治通鉴》,世祖赐给太子经筵讲读。同年,拜江淮行省左丞相。二十一年启程,四月卒于蠡州,终年四十四岁。世祖哀悼不已。

 
求采纳,谢谢!

元史卷一百二十八列传第十五翻译

6. 《元史》卷一百六十八 列传第五十五翻译 (节选)

第一段翻译= =累死了.....

  姚天福,字君祥,绛州人。父叫做姚居实,躲避战乱逃到雁门。天福幼读《春秋》,通晓大义。等到年长了,因为才学被征为 怀仁丞。至元五年,皇上下令设立御史台,让天福做阁管勾(这是什么= =),不久被赐予监察御史。姚经常在朝廷上弹劾位高权重的大臣,皇上赞赏他的为人正直,给他赐名为巴儿思,说他不畏惧强权悍臣,就像老虎一样。并且(皇上)还重重赏赐来表彰他的功劳,天福曰:“我的职责在于弹劾批判官员,唯恐辜负了自己的爵位俸禄,怎敢贪图厚赏,来加重臣的罪过?当时御史台设置两位大夫,纲常纪律没办法统一,天福对世祖说,“古称一蛇九尾,头动尾随;一蛇二首,寸步难行。今台纲不施行,有一蛇二首之隐患。如果陛下不赶快拯救改变这种做法,时间长了就会紊乱不可梳理。”帝诏玉速帖木儿和孛罗说这件事,孛罗因为年幼而自己弹劾。天福经常巡查行走在京城附近,有出使的人凌辱百姓收受贿赂,天赋就改变衣服私下里出行得到了事实情况,上奏杀了那人来游街,豪强被威慑。十二年,皇上下令罢免各道的按察司,天福告诉大夫玉速帖木儿说:”因为按察司的设立,所以扩大了皇上的视听,预料了一些变故,考虑到了深远,不只约束有关官吏才能停止啊。大夫惊骇说:“没有您的话,几乎要失去他们了。”大夫玉速帖木儿晚上进入了皇帝的卧室,禀告了天福的话,皇帝突然醒悟,下诏又重设了按察司。位高权重的大臣不高兴,天福贬为朝列大夫、衡州路同知,没有去,起用为河东道提刑按察副使。当时北边边境有战乱,物资运送频繁,河东民认为徭役苦重。天福日夜为之忧虑,弹劾执政的官员没有计策,上奏罢免民众的徭役。被授予中顺大夫、治书侍御史。

7. 元史·列传第八十一章翻译

【孔思晦传译文】

  孔思晦字明道,孔子五十四世孙。资质端重,性格沉默寡言,孩童时读书已能通晓大义。稍长,拜导江张须立为师,讲求义理,对词章认为浅薄而不讲求。家中贫困,亲自耕种以自养,即使严寒酷暑,学习也从不懈怠,远近人家都争着聘请他做子弟的老师。大德中游京师,祭酒耶律有尚想举荐他,他以母老辞而归。母卧病,亲自为母亲进送汤药。居丧五天勺水不入口。

  至大年间,举荐思晦任范阳儒学教谕。延..初年,调宁阳。以前两县的校官大概都因为收入微薄而不能坚守职责,可是思晦能俭省节约自养,教养有法,学生都不忍心离开他。这时孔氏族人相互议论:思晦是嫡长子且贤德,应该承袭封爵,侍奉祠事。上报政府,但无结果。仁宗在位时,很崇尚儒道,有天问孔子的后裔现在是几世了,承袭爵位的是谁?廷臣回答说“:未定。”帝亲自拿出孔氏谱牒来看说“:应该承袭封爵位的是思晦,还怀疑什么?”特授中议大夫,袭封衍圣公,月俸由一百缗加到五百缗,并赐四品印。

  泰定三年(1326),山东廉访副使王鹏南说“:承袭爵位,而官阶只四品,与规格不相称,也失去尊崇之意。”第二年,升嘉议大夫。至顺二年(1331)改赐三品印。思晦因宗祀责任重大,经常害怕不能胜任,每遇祭祀,一定恭敬谨慎。当初因战争庙遭毁坏,后来虽然经过修复,但角楼围墙未修完备,思晦竭力经营,以恢复原来的面貌。金丝堂坏了,修复一新,祭器礼服一一整饬。又因尼山是孔圣人生长之地,原有庙,后遭毁坏,百姓冒犯耕种祭田已百年了,思晦恢复祭田,并请求设置“尼山书院”,列入学官,朝廷接受了这个建议。三氏学原有田三千亩,后被豪民霸占;“子思书院”原有经营周转的钱万缗,借贷给百姓收取息钱,以供祭祀用,时间长了,都不交息钱,还要亏本钱,思晦都整理恢复原样。孔子父亲过去封为齐国公。思晦对朝廷说“:宣圣封为王,而父亲的爵位是公,希望能赞扬推重。”于是诏加封圣父为启圣王,圣母为启圣王夫人。

  五代是思想混乱时代,儒家学说真伪难辨,有人冒称宣圣的后代。思晦认为“:不早辨别真伪,时间长了,更不清楚,他与我不共戴天,将他们也列于族内,而共同朝拜,可以吗?”于是会集族人,考核典故斥责他们,以后又在石头上重刻宗谱,孔氏族谱更加明确了。元统元年(1333)卒,享年六十七岁。至正中,朝廷加赠其官,赐谥号文肃。

元史·列传第八十一章翻译

8. 元史.列传第六十七文言文的翻译

孔思晦字明道,孔子五十四世孙。资质端重,性格沉默寡言,孩童时读书已能通晓大义。稍长,拜导江张须立为师,讲求义理,对词章认为浅薄而不讲求。家中贫困,亲自耕种以自养,即使严寒酷暑,学习也从不懈怠,远近人家都争着聘请他做子弟的老师。大德中游京师,祭酒耶律有尚想举荐他,他以母老辞而归。母卧病,亲自为母亲进送汤药。居丧五天勺水不入口。

  至大年间,举荐思晦任范阳儒学教谕。延..初年,调宁阳。以前两县的校官大概都因为收入微薄而不能坚守职责,可是思晦能俭省节约自养,教养有法,学生都不忍心离开他。这时孔氏族人相互议论:思晦是嫡长子且贤德,应该承袭封爵,侍奉祠事。上报政府,但无结果。仁宗在位时,很崇尚儒道,有天问孔子的后裔现在是几世了,承袭爵位的是谁?廷臣回答说“:未定。”帝亲自拿出孔氏谱牒来看说“:应该承袭封爵位的是思晦,还怀疑什么?”特授中议大夫,袭封衍圣公,月俸由一百缗加到五百缗,并赐四品印。

  泰定三年(1326),山东廉访副使王鹏南说“:承袭爵位,而官阶只四品,与规格不相称,也失去尊崇之意。”第二年,升嘉议大夫。至顺二年(1331)改赐三品印。思晦因宗祀责任重大,经常害怕不能胜任,每遇祭祀,一定恭敬谨慎。当初因战争庙遭毁坏,后来虽然经过修复,但角楼围墙未修完备,思晦竭力经营,以恢复原来的面貌。金丝堂坏了,修复一新,祭器礼服一一整饬。又因尼山是孔圣人生长之地,原有庙,后遭毁坏,百姓冒犯耕种祭田已百年了,思晦恢复祭田,并请求设置“尼山书院”,列入学官,朝廷接受了这个建议。三氏学原有田三千亩,后被豪民霸占;“子思书院”原有经营周转的钱万缗,借贷给百姓收取息钱,以供祭祀用,时间长了,都不交息钱,还要亏本钱,思晦都整理恢复原样。孔子父亲过去封为齐国公。思晦对朝廷说“:宣圣封为王,而父亲的爵位是公,希望能赞扬推重。”于是诏加封圣父为启圣王,圣母为启圣王夫人。

  五代是思想混乱时代,儒家学说真伪难辨,有人冒称宣圣的后代。思晦认为“:不早辨别真伪,时间长了,更不清楚,他与我不共戴天,将他们也列于族内,而共同朝拜,可以吗?”于是会集族人,考核典故斥责他们,以后又在石头上重刻宗谱,孔氏族谱更加明确了。元统元年(1333)卒,享年六十七岁。至正中,朝廷加赠其官,赐谥号文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