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心安处,便是吾乡》文摘

2024-05-13

1. 《此心安处,便是吾乡》文摘

第一章:风筝与线
  
 秋是一种不可置信而延长了这么久的奇迹,总令人觉得有点不安。——望乡的牧神
  
 一个遥远的战场,那里的树和云从未听说过密歇根。——望乡的牧神
  
 做一个发光体,一个光源,本身便是一种报酬,一种无上的喜悦。——地图
  
 而他那个民族已习惯于回顾:当他们仰望明月,他们看见是蟾、是兔、是后羿的逃妻,在李白的杯中,眼中,诗中。——地图
  
 船在白帝城下的三峡,三峡在李白的韵里。——地图
  
 每一次离开是一次剧烈的连根拔起。但他的根永远在这里,因为泥土在这里,落叶在这里,芬芳,亦永永永永播扬自这里。——蒲公英的岁月
  
 而无论赤县也好神州也好中国也好,变来变去,只要仓颉的灵感不灭美丽的中文不老,那磁石一般的向心力必然长在。因为一个方块字就是一个天地。太初有字,于是汉族的心灵他祖先的回忆和希望便有了寄托。譬如凭空写一个“雨”字,点点滴滴,滂滂沱沱,淅沥淅沥淅沥,一切云情雨意,就宛然其中了。——听听那冷雨
  
 如果脚步是秋天的落叶,年复一年,,季复一季,则最下面的一层该都是我的履印和足音,然后一层层,重重叠叠,旧印之上覆盖着新印,千层下,少年的履迹车辙,只能在仿佛之间去翻寻。——思台北,念台北
  
 话说回来,在我们仅有的硕果上,海洋,仍然是一片伟大非凡的空间,大得几乎有与天相匹的幻觉。害得曹操又说“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也难怪《圣经》里的先知要叹道:“千川万河都奔流入海,却没有注满海洋。”豪斯曼更说:“滂沱雨入海,不改波涛咸。”无论文明如何进步,迄今人类只能安予陆栖,除了少数科学家之外,面对大海,我们仍然像古人一样,只能徒然叹其忧辽,羡其博大、却无法学鱼类的摇鳍摆尾深入湛蓝,去探海里的宝藏,更无缘迎风振翅,学海鸡逐波巡浪,退而求其次,望洋兴叹也不失为一种安慰:不能入乎其中,又不能凌乎其上,那么,能观乎其旁也不错了。——海缘
  
 站在甲板上或倚类着船舷看诲,空阔无碍,回周的风景伸展成一幅无始无终的壁画,却又比壁画更加壮丽生动,云飞浪涌,顷刻间变化无休。海上看晚霞夕烧全部的历程,等于用颜色来写的抽象史诗,至于日月双球,升落相追,更令人怀疑有一只手在天外抛接。——海缘

《此心安处,便是吾乡》文摘

2. 此心安处是吾乡?


3. 此心安处是吾乡

“此心安处是吾乡”,出自宋代大词人苏轼的《定风波·南海归赠王定国侍人寓娘》:常羡人间琢玉郎,天应乞与点酥娘。尽道清歌传皓齿,风起,雪飞炎海变清凉。万里归来颜愈少,微笑,笑时犹带岭梅香。试问岭南应不好,却道:此心安处是吾乡。
译文:常常羡慕这世间如玉雕琢般丰神俊朗的男子(指王定国),就连上天也怜惜他,赠予他柔美聪慧的佳人(指寓娘)与之相伴。人人称道那女子歌声轻妙,笑容柔美,风起时,那歌声如雪片飞过炎热的夏日使世界变得清凉。
你(指寓娘)从遥远的地方归来却看起来更加年轻了,笑容依旧,笑颜里好像还带着岭南梅花的清香;我问你:“岭南的风土应该不是很好吧”你却坦然答道:“心安定的地方,便是我的故乡。”

词句注释
(1)玉郎:是女子对丈夫或情人的爱称,泛指男子青年。
(2)天应(yīnɡ):上天的感应、显应。
(3)皓齿:雪白的牙齿。
(4)炎海:喻酷热。
(5)岭:这里指岭南,即中国南方的五岭之南的地区。梅香:梅花的香气。
(6)试问:试着提出问题,试探性地问。应:应该。
(7)此心安处是吾乡:这颗心安定的地方,便是我的故乡。

此心安处是吾乡

4. 此心安处是吾乡

 此心安处是吾乡
  北宋时有个王巩,字定国,他的祖父王旦、父亲王素都是朝中大臣,家道显赫。王定国爱好文学,跟着大文豪苏轼学写诗文,相当努力,对苏轼的人品也十分钦佩,常常是老师家的座上客。
  王安石推行新法,苏轼由于观点不同,在某些诗词中有讥讽新法的诗句。王安石罢相后,新法与新党人物渐渐变质,一些借新法投机的家伙,乘机陷害苏轼,把他从潮州捉到京师逼供,企图将他置于死地。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乌台诗案”。
  老师倒了霉,学生也受到了牵累。不久,苏轼死里逃生,出狱贬官黄州。王定国则被贬到更偏僻遥远的宾州,也就是后来的广西,当了三年监酒税的小官。王定国家中有个歌女宇文柔奴,也陪伴主人一同到宾州生活。
  王定国本是贵家子弟,突然遭此飞来横祸,已经够严重的了,不料三年之中,他和宇文柔奴又遭到许多折磨,弄得几乎死去。然而,即使这样艰难生活,他们也不悲伤绝望,只是默默地熬着过日子。
   
  三年后,王定国和宇文柔奴才从贬谪地归来。苏轼闻讯,前去慰问叙旧,细细谈说别后的贬谪生活。好在双方都是胸怀宽阔的人,说到辛酸处一概看作过眼烟云,说到苦中作乐的温馨生活时又觉得欢欣愉快。
  苏轼见宇文柔奴虽然清瘦了好多,看上去反而年轻了些,眉目依然娟丽,没有留下哀伤愁苦的痕迹,便问:“岭南的风土,该是不好吧?”
  宇文柔奴却含笑道:“岭南风土固然不能说好,然而,此心安处,便是吾乡,也就不管好不好了。”
  苏轼听了大为感动,觉得她能这样安然地与王定国共度患难,实在难得,为了赞美她,便写了《定风波·常羡人间琢玉郎》,原文如下:
    
  常羡人间琢玉郎,天应乞与点酥娘。自作清歌传皓齿,风起,雪飞炎海变清凉。
  万里归来年愈少,微笑,笑时犹带岭梅香。试问岭南应不好?却道,此心安处是吾乡。
    
  该词刻画了歌女柔奴的姿容和才艺,并着重歌颂了她的美好情操和高洁人品。该词风格柔中带刚,情理交融,空灵清旷,细腻柔婉。
  上阕总写柔奴的外在美,开篇两句描绘王定国丰神俊朗,柔奴的天生丽质、晶莹俊秀,两人真是天造地设的双璧人。该句使读者对她的外貌有了一个比较完整、真切而又寓于质感的印象。
  第三、四句意思是说,柔奴能自作歌曲,清亮悦耳的歌声从她芳洁的口中传出,令人感到如同风起雪飞,使炎暑之地一变而为清凉之乡,使政治上失意的主人变忧郁苦闷、浮躁不宁而为超然旷放、恬静安详。
  苏词横放杰出,往往驰骋想象,构成奇美的境界,这里对“清歌”的夸张描写,表现了柔奴歌声独特的艺术效果。美好超旷的歌声发自于美好超旷的心灵,这是赞其高超的歌技,更是颂其广博的胸襟,笔调空灵蕴藉,给人一种旷远清丽的美感。
  下阕通过写柔奴的北归,刻画其内在美。换头承上启下,先勾勒她的神态容貌:“万里归来年愈少。”岭南艰苦的生活她甘之如饴,心情舒畅,归来后容光焕发,更显年轻。“年愈少”多少带有夸张的成分,洋溢着词人赞美历险若夷的女性的热情。“微笑”二字,写出了柔奴在归来后的欢欣中透露出度过艰难岁月的自豪感。“岭梅”,指大庾岭上的梅花;“笑时犹带岭梅香”,表现出浓郁的诗情,既写出了她北归时经过大庾岭这一沟通岭南岭北咽喉要道的情况,又以斗霜傲雪的岭梅喻人,赞美柔奴克服困难的坚强意志,为下边她的答话做了铺垫。
  最后写到词人和她的问答。先以否定语气提问:“试问岭南应不好?”“却道”陡转,使答语“此心安处是吾乡”更显铿锵有力,警策隽永。
  苏轼的这句词,受白居易《初出城留别》中有“我生本无乡,心安是归处”诗的启发,但又明显地带有王巩和柔奴遭遇的烙印,有着词人的个性特征,完全是苏东坡式的警语。它歌颂柔奴随缘自适的旷达与乐观,同时也寄寓着作者自己的人生态度和处世哲学。
  全词以明洁流畅的语言,简练而又传神地刻画了柔奴外表与内心相统一的美好品性,通过歌颂柔奴身处逆境而安之若素的可贵品格,抒发了作者在政治逆境中随遇而安、无往不快的旷达襟怀。
   

5. 此心安处是吾乡

   
      曾在某杂志上读到这么一个故事,在国外某城市一个灯火阑珊的公园里,一个警察走到一个酩酊大醉的酒鬼面前问道:“你怎么不回家?”“家?我没有家。”醉鬼答道。“那不是你的家吗?”警察指着一幢别墅问。“不,那是我的房子。“醉鬼望着警察手指的方向淡漠地说。
   那么,家是什么?什么是家?
   有人说,家是一盏灯火,照亮你晚归的路程;有人说,家是温馨的港湾,为你遮风挡雨;有人说,家是你永远牵挂的地方。
   或许,在许多人的观念里,家就是生养我们的故园。
    春夜洛城闻笛( 唐 李白)
    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 
    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 
   客居之夜,听到《折杨柳》的曲子,诗人油然而生怀念故乡的愁情?可见,家就是无论你走到哪里,无论你走多远,都免不了要牵挂的地方。
     长相思 . 山一程 
    山一程,水一程,身向榆关那畔行,夜深千帐灯。 
    风一更,雪一更,聒碎乡心梦不成。 
   纳兰性德的这首词更是将身漂异乡、梦回家园的思乡之情表现得缠绵而唯美!
   自古以来,为了所谓的寻梦寻诗,抑或天涯羁旅,很多时候,家几乎成了游子回不去的地方,甚至成为了另一个异乡。如此,家在哪里?哪里是家?
       种桃杏  (唐.白居易)
    无论海角与天涯,大抵心安即是家。 
    路远谁能念乡曲,年深兼欲忘京华。 
   忠州且作三年计,种杏栽桃拟待花。
   这是白居易被贬西南边陲写的一首诗。在诗人看来无论身处天涯海角,只要内心平静就能安然地把所在地当做家乡。
   路途遥远,哪里还有人能唱出家乡的小曲儿?年事渐长,诗人已渐渐忘却京城的热闹与繁华。
   忠州的生活清闲幽静,诗人以三年为期,种下的杏树桃树花开不远,品尝桃和杏的香甜大概也不会太远吧。
   正是这种随遇而安,随心而活的心态,使得被贬西南边陲的诗人,将海角天涯当作自己的家。将清苦的生活过得充满诗意。
       定风波( 宋.苏轼)
    常羡人间琢玉郎,天教分付点酥娘。 
    自作清歌传皓齿,风起,雪飞炎海变清凉。 
    万里归来年愈少,微笑,笑时犹带岭梅香。 
    试问岭南应不好? 
   元丰二年,苏轼因讽刺新法,诽谤朝廷的罪名带来杀身之祸,好友王巩亦受牵连被贬岭南,当时南方还是一片蛮荒之地,因为潮湿,太多蚊虫蟑螂,容易流行恶性痢疾。那时被贬到岭南的人都是九死一生。王巩遂遣散了家人,不愿家眷跟自己去南方和他一起送死,但府中歌女寓奴执意跟他同往。五年后,王巩奉旨返回京都,苏轼看到他,风神俊朗,毫无沧桑之感,反而变得豁达起来。和他同居的寓奴也没有因为生活艰辛而变得憔悴,反而容光焕发,更显年轻了,笑颜里好像还带着岭南梅花的清香;苏轼问她:“岭南好不好,日子过得苦不苦?”寓奴微微一笑答道:“心安定的地方,便是我的故乡。”
   是啊,心安的地方就是故乡。什么是家?和心爱的人在一起,哪里都是家。如何才能安顿,内心觉得安宁有了归宿,哪里都可以安顿。王巩有柔美聪慧的寓娘与之相伴,更有她清亮悦耳的歌声陪伴,使他感到如同风起雪飞,使炎暑之地一变而为清凉之乡。蛮荒之地也就成了人间天堂。
      《明心宝鉴》中有一段话:心安茅屋稳,性定菜根香。心若不安,人就永远不会有“稳“的感觉,而心中的欲望太多,就永远不可能过那种即使嚼菜根也津津有味的平静生活。走到哪里,也不会有家的感觉。
   我们总是渴望平淡安稳度过一生,不要飘无定所,但真正的平淡安稳,不是找一份高薪稳定的工作,不是非要买一套属于自己的大房子,而是不再对外部世界有过多的欲求,从而转向内心,追求一种宁静而丰饶的精神生活,随遇而安,随心而活,这样才能找回家的感觉。
   就像寓奴回答苏轼所说:“此心安处是吾乡。”亦如白居易的诗:“无论海角与天涯,大抵心安即是家。”

此心安处是吾乡

6. 此心安处是吾乡

王定国从苏轼学文,受牵连被贬广南,歌女柔奴跟随前去,三年后北归,与苏轼聚会,柔奴劝酒。这首词既是赞歌女性格,也能看出苏轼的胸襟气度。
  
 羡慕王定国这个琢玉郎,上天交给你一个心灵手巧的点酥娘。点酥娘,即点酥成诗的女子。自作歌曲,清亮悦耳的歌声从她口中传出,让人感到如同风起雪飞,炎热之地顿时变成清凉之乡。失意苦闷的主人变忧郁苦闷浮躁不宁而为超然狂放恬静安详。岭南的艰苦生活柔奴反倒甘之如饴,归来容光焕发,更闲年轻,这里包含了作者的赞美。她的笑容里带着梅花的芳香。作者先否定问她,回答确实铿锵有力,警策隽永的,此心安处是吾乡。这首词歌颂了柔奴身处困境而安之若素,和政治上失意的主人患难与共的可贵精神,同时也表达了作者随遇而安,无往不快的旷达情怀。

7. 此心安处是吾乡

      工作中什么才能让你持久的做下去,一个是成就感,另外一个是心安。
  
        当你投入到这个工作,并且发现其中的意义,大概就是找到归宿了,但很多时候我们对工作的态度不是很好,真的是工作虐我千百遍,我就有千百遍想辞职的想法,就像过日子一样,哪对夫妻没有过想要离婚的想法。但是最终能让我们在一起的大概是心安吧。
  
       当你对外面的世界还有向往,当你还有更多的梦想想去实现,就很难做到心安。而有的人最终也没有找到那个让她心安的工作,究其原因无非就是要么没有勇气踏出那一步,要么就是被虐后惨淡离场。最终乖乖臣服于当下。
  
       所以工作是一种修行,任何时候都保持一种认真谨慎的态度。因为任何一种选择都存在各种各样的机会成本。待到心安时,就已到吾乡!

此心安处是吾乡

8. 此心安处是吾乡

"此心安处是吾乡",这句话最早的出处,是白居易的“我生本无乡,心安是归处”。
  
 但是,真正让它闻名天下的,不是白居易,而是一名叫柔奴的歌姬。这里有一个故事:
  
 当年,受乌台诗案牵连,苏轼的朋友王定国被贬谪到荒凉之地岭南。很多人都弃他而去,唯有歌姬柔奴毅然随行。
  
 几年后,王定国携柔奴北归,跟苏轼重逢。酒席上,苏轼问柔奴这几年过得好不好,想不想家。
  
 柔奴说过得挺好,不想家,因为此心安处是吾乡。
  
 苏轼听后大为感慨,于是写了这首《定风波·南海归赠王定国侍人寓娘》:
  
 “常羡人间琢玉郎,
  
 天应乞与点酥娘。
  
 尽道清歌传皓齿,
  
 风起,雪飞炎海变清凉。
  
 
  
 万里归来颜愈少,
  
 微笑,笑时犹带岭梅香。
  
 试问岭南应不好,
  
 却道:此心安处是吾乡。"
  
 非常喜欢,也是非常走心的一句话:此心安处是吾乡。
  
 
                                          
 
  
  
 确实,一个人真正的家乡,不一定是故土。真正的家乡,应该是让我们心安的地方。
  
  
 人生真正的幸福在于内心的强大。在于有定力。
  
 心若没了归处,到哪都是流浪,归处即是心安,心安即是归处。
  
  
 其实,每个人的一生,活得都是心情,所谓心态定江山。心情决定了一个人眼中世界的色彩。
  
 而很多心不安的时刻,是犹豫,是彷徨;是痛苦,是迷茫;是举棋不定,是无所适从;是没有目标,没有方向;是没有前途,没有希望……
  
 
                                          
 
  
  
 有目标的人生叫航程,没目标的人生叫流浪。
  
 人生,之所以身不由己地流浪,是因为心不安,不清静。
  
  
 之所以痛苦,是因为内心杂乱。
  
 愿你一直如少年,干净纯粹心安,看透不美好却相信美好,见过不善良却依旧善良。
  
  
 人生,就是一场修行。活着一辈子,无外乎是让自己的内心从喧闹逐渐回归到宁静。
  
 
                                          
 
  
  
 能够做到时刻观照自己的念头善恶,念念清明,当下心安!
  
 心安即是全然活在当下。
  
  
 “一杯水便具四海味,
  
 世法不必尽尝,
  
 千江月总有一轮月光,
  
 心殊宜常独朗。”
  
 心安即是宁静和喜悦。在时光里,自己煨着自己,小火慢炖,自己让自己浓郁。让岁月生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