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拼音使用之前,古人用什么给汉字注音

2024-05-15

1. 汉语拼音使用之前,古人用什么给汉字注音

主要的有:直音法、反切法、注音字母、汉语拼音方案
直音法:找一个与要被注音的字的读音相同或相近的字,汉代以前最常使用。如:笄,读若急,甜,音田
反切法:用两个汉字来拼出另一个汉字的拼音,是名符其实的“拼音”。自东汉以来一直沿用了两千多年。找一个字作为反切上字,代表用的声母,再找一个字作为反切下字,代表用的韵母和音调。如:田,徒[t]年[ian]切,东,德[d]红[ong]切
注音字母(注音符号):是民国政府颁布的第一套国家法定使用的汉字注音方法,注音字母采用独体古汉字的笔画式符号,在颁布《汉语拼音方案》后停用。如京,ㄐ丨ㄥ,中,ㄓㄨㄥ。
汉语拼音:《汉语拼音方案》是新中国成立后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于1958年正式公布实施的给汉语字词注音的方法,目前也称为为联合国规定的世界范围内标注汉语语音的国际标准,就是现在用的注音方法,不举例了。

汉语拼音使用之前,古人用什么给汉字注音

2. 在汉语拼音没有发明之前,汉字读音是怎样标注和传承的

在汉语拼音没有发明之前,汉字读音通过直音(用一个同音的汉字)、反切(用一个字的声母与另一个字的韵母注出字音)、注音字母等办法来标注和传承的。

3. 拼音出现之前,人们是如何给汉字注音的?

在拼音出现之前,汉字也有很多种注音方法,帮助当时的人们学习掌握汉字。字音是系统化学习汉字的第一步,学习字音能够让文字的学习事倍功半,是学习语言必不可少的基础,应从小就该掌握。现代汉语拼音出现的时间其实还比较短,是1957年文字改革的时候才被原中国文字改革委员会(现在改名为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汉语拼音方案委员会所规定的,使用至今并不断被完善,在这之前,古人有自己独特的注音方法。
汉字发展历史悠久,汉字作为汉语的记录符号,并不是表音文字,是复杂的意音文字,受语音发展的影响较小,十分稳定。在悠久的发展历史中,出现过很多注音方法,如“直读”、“读若”、“反切”等,也能很好地表示汉字的音义,只不过为了和国际接轨,适应时代和科技的发展,现代绝大多数时候我们已经习惯了用汉语拼音去注音,古人的注音方法还需去专门了解才能知道其中奥秘。
众多古代注音法中,最常见、最广泛流传的便是“直读法”和“反切法”这两种。先说前者,所谓“直读法”就是直接以“字”给字注音,选取的当注音的这个字,一定是日常使用频繁、容易辨认的字,这两个字必须是同音或近音,例如“根,音跟”。“反切法”则更为复杂一些,要用两个字一起给一个字注音,第一个字用它的声母,第二个字用它的韵母和声调,如此,组合在一起便是一个新的音,十分方便。
汉字伴随着中华民族和中华文化发展的始终,拥有着无穷的奥秘与趣味,我们要学习、了解汉字的发展历程,更好的掌握中华文化。

拼音出现之前,人们是如何给汉字注音的?

4. 拼音是谁发明的?在没有拼音之前人们是怎么认字的呐?他是怎么说服别人用拼音的哪?

汉语拼音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官方颁布的汉字注音拉丁化方案,于1955年-1957年文字改革时被原中国文字改革委员会(现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汉语拼音方案委员会研究制定。该拼音方案主要用于汉语普通话读音的标注,作为汉字的一种普通话音标。1958年2月11日的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批准公布该方案。1982年,成为国际标准ISO7098(中文罗马字母拼写法)。部分海外华人地区如新加坡在汉语教学中采用汉语拼音。2008年9月,中国台湾地区确定中文译音政策由“通用拼音”改为采用“汉语拼音”,涉及中文音译的部分,都将要求采用汉语拼音,自2009年开始执行。
汉语拼音是一种辅助汉字读音的工具。《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第十八条规定:“《汉语拼音方案》是中国人名、地名和中文文献罗马字母拼写法的统一规范,并用于汉字不便或不能使用的领域。”根据这套规范写出的符号叫做汉语拼音。
汉语拼音也是国际普遍承认的现代标准汉语拉丁转写标准。国际标准ISO 7098(中文罗马字母拼写法)写道:“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1958年2月11日)正式通过的汉语拼音方案,被用来拼写中文。撰写者按中文字的普通话读法记录其读音。”

5. 古代没有汉语拼音人们是怎样识字并发音的!

在中国古代,由于没有拼音字母,所以古人要认识汉字、读出汉字,只好用汉字来注音。这样便先后产生了一些不同的注音方式。   首先是直音法。直音法盛于汉代。这一点在许慎编撰的《说文解字》中表现的尤为突出。《说文解字》中对汉字的读音常常说“读若某”或者“某声”,就是这种情况。例如《说文》中的“材,才声”,意思是说“材”这个字的读音应该读成“才”。 后代的经学家把这种方法说成“音某”,也是同一个意思。比如唐代陆德明编写的《经典释文》有“拾,音十”。直音法虽然简单易懂,但是它有很大的局限性。有时候会出现某个汉字没有同音字的情况,比如“丢”字,我们找不到同音字来注直音;有时候这个字虽然有直音,但是那些注直音的汉字比被注音的字更难懂、难读,也就是我们常说的用生僻字注常用字,这是违反学习原则的。   另一种注音法和直音法很相似,那就是用同音不同调的字来注音。例如“刀”字,《康熙字典》注“到平声”。“刀”是平声字,“到”是去声字,单用“到”来对“刀”字注音是不准确的,因此必须法“到”字的声调改变了,才能得到“刀”字的读音。同样的,这种注音法虽然比直音法有所进步,但是由于需要改变声调,然后才能读出字音,所以不是很方便。   还有一种注音法,就是我们熟知的反切法,又称反音、切。反切法自东汉到清末长达一千六百多年的时间里,一直对汉字标音起着相当重要的作用。   反切法的起源众说纷纭,主要有四种观点:一、起源于三国魏人孙炎。这种说法最早见于北齐颜之推《颜氏家训》中的《音辞篇》:“孙叔然(就是孙炎)创《尔雅音义》,是汉末人独知反语,至于魏世,此事大行。”二、起源于东汉末服虔。日本释安然《悉昙藏》引用唐朝武玄的《韵诠》中《反音例》称到:“服虔始反音。”清代的章炳麟等人就主张这种说法。三、来自西域。宋代陈振孙《直斋书录解题》卷三:“反切直学,自西域入于中国,至齐梁间盛行。”四、中国古来有之。这种说法可能来源于“二合音”,沈括在《梦溪笔谈》里的《艺文二》卷十五中写道:“切韵之学,本出于西域,汉人训字止曰读如某字,未用反切。然古语已有二声合为一字者,如‘不可’为‘叵’,‘何不’为‘盍’,‘如是’为‘尔’,‘而已’为‘耳’,‘之乎’为‘诸’之类,似西域二合之音,盖切字之源也。”也可能是起源于文字创制之时,清代刘熙载所著的《说文双声》里的《叙》说道:“切音始于西域乎?非也。始于魏孙炎乎?亦非也。然则于何而起?曰:起于始制文字者也。许氏《说文》于字下系之以声,其有所受之矣。夫六书之中较难知者,莫如谐声。迭韵、双声,皆谐声也。许氏论形声及于‘江’‘河’二字。方许氏时,未有迭韵、双声之名,然‘河’‘可’为迭韵,‘江’‘工’为双声,是其实也。后世切音,下一字为韵,取迭韵;上一字为母,取双声,非此何以开之哉?”    反切法就是用两个字拼出一个音。如“昌”字,音“尺良反”,就是说“尺”和“良”相拼,得出“昌”字的读音。到了唐代,把“反”字去掉,称为某某切,例如“昌,尺良切”。由此可见,反切是一种拼音方法,但是它和现代的汉语拼音不一样。现代的汉语拼音是一种音素拼音,即每个音素用一个或两个字母表示,因此,用汉语拼音注音,既可以用一个字母,如“哦”,也可以用两个字母,如“四”,也可以用三个、四个字母来标注一个汉字的读音。反切是根据声韵原则来进行拼音的,它其实是一种双拼法,总是用两个字来拼音的。   反切中第一个字(上字)代表声母,第二个字(下字)表示韵母以及声调。即使是“零声母”,也必须要有反切上字。例如“安”就是“乌寒切”。同样的,即使既有韵头又有韵尾的韵母,也只能用一个反切下字。比如“香”就是“许良切”。   由此可见,反切比起上述两种注音方法,已经有了很大的改善。但是不可避免的,反切法也有它的局限性。首先,反切的上字既然代表声母,就应该只表示辅音,但是实际上每一个汉字都代表一个完整的音节,单纯表示辅音的汉字是不存在的。反切的下字既然是表示韵母的,就应该只表示元音,但是同样的,以元音开头的汉字又是很少的,因此常常必须借用带有辅音的汉字来作为反切用的下字;其次,在音韵学中,反切也有不合理的地方。比如,反切的上字不一定和它所切的字同“呼”(所谓的“呼”是音韵学中的一个概念,现代汉语中有开口呼、齐齿呼、合口呼以及撮口呼,而中古时期则只有开口呼与合口呼两种)。例如,“乌,哀都切”,其中“乌”是合口呼,“哀”是开口呼。   在以后历代中,反切被不断改进,其中最突出的就是《广韵》和《集韵》。虽然都是宋代的韵书,相差只有几十年,但是《集韵》的反切已经有了很多的改进。明代的吕坤所写的《交泰韵》,清代的潘耒所写的《类音》,设计出了新的反切方法。   但是无论怎么样,用汉字注音都会带有局限性。因此在明朝以后,中国开始出现了用字母注音的方法。这是在中国传教的西方传教士发明的。最早的是利玛窦根据拉丁文发明的二十六个声母和四十四个韵母的拼音方案,然后传教士金尼阁在杭州出版了《西儒耳目资》。这是一部最早用音素字母给汉字注音的字汇,由于是在利玛窦方案的基础上修改成的,所以人称“利、金方案”。它的出现引发了中国几百年以后用字母拼音的潮流。到了清末民初,出现了切音法,经过改进之后就是我们现在在字典的最后几页上经常看到的注音字母(拼音字母旁边的那种)。

满意请采纳

古代没有汉语拼音人们是怎样识字并发音的!

6. 古时没有拼音吧?古人没有拼音怎么识字呢?通过什么方法?拼音是谁创造的?

  古代没有拼音,就使用反切,就是用两个认识会念的字,取第一个的声母,取第二个的韵母,拼合起来就行了.
  古代,中国的回族兄弟不学汉字,学习阿拉伯语,但他们用阿拉伯文的字母来拼写口语(汉语),所以这是中国最早的拼音。
  元朝,蒙古统治者用改变了的藏文的字母来拼写汉语等语言,叫八思巴字。虽然不是专门拼写汉语的,但是,也算汉语拼音的一种吧。
  明朝,西方传教士用拉丁字母拼写汉语,是中国最早的拉丁字拼音。
  明末清初,出现了用简单的古字表现汉语语音的拼音方式。民国年间,政府制定了“注音字母”,就是这个系统的集中表现。现在台湾依然使用。但是,同时也出现了拉丁字的拼音运动,而且,跟左翼人士的政治运动结合很密切。
  共和国成立后,立即由政府制定了“汉语拼音方案”,就是现在使用的这一套方案。联合国也承认的。
  汉语拼音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汉字“拉丁化”方案,于1955年—1957年文字改革时被中国文字改革委员会汉语拼音方案委员会研究制定。
  该拼音方案主要用于汉语普通话读音的标注,作为汉字的一种普通话音标。1958年2月11日的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批准公布该方案。1982年,成为国际标准ISO 7098(中文罗马字母拼写法)。
  目前大部分海外华人地区如新加坡在汉语教学中采用汉语拼音。
  汉语拼音方案最早可以追溯到1906年朱文熊的《江苏新字母》和1908年刘孟扬的《中国音标字书》,还有1926年的国语罗马字和1931年的拉丁化中国字。所有这些汉字拉丁化方案都为汉语拼音的制定提供了基础。
  【拼音的由来】——汉字拼音的发明人金尼阁
  金尼阁,字四表,原名尼古拉·特里戈,1577年3月3日生于今法国的杜埃城,当时为比利时领土,故金尼阁自称比利时人,而陈垣等人亦称其为“比利时人”。 1594年11月9日入耶稣会。1607年往远东传教,1610年(万历三十八年,即利马窦卒年)秋抵澳门,翌年春诣金陵。随郭居静、高一志二神父学习华语(另一说从郭居静及王丰肃)。郭居静神父到杭州开教,他亦同行。后往北京报告南方的教务,深得龙华民的赏识。1613年去罗马向教皇保罗五世“奏陈教务,并请准翻译经典,司铎用华言行圣祭,诵日课,教宗一一允准”,但因客观情况未实行。
  金尼阁“集利马窦笔记为蜡顶文中国开教史”即《基督教远征中国史》,1615年1月14日出版(一说1615年2月出版)。此书全部叙述是为欧洲人撰写的。金尼阁刊行《基督教远征中国史》,题献教皇,道“书中初次精确地、忠实地描述了中国的朝廷、风俗、法律、制度以及新的教务问题”,是为欧洲人叙述中国比较完备无讹之第一部书,亦可说是第一部称得起“汉学”的著作,当时颇具声誉。是书原为利马窦神甫的意大利文纪录,经金尼阁译为拉丁文,并增加了两章,叙述利马窦之病故及殡葬的事。
  利玛窦(Matteo Ricci, 1552-1610)1583年来到中国,1605年在北京出版了《西字奇迹》,其中有《信而步海,疑而即沉》等4篇汉字文章加了拉丁字母的注音。罗常培根据文章的汉字与拉丁文对照的译文,整理出一个包括 26个声母和44个韵母的汉语拼音方案。这是最早用拉丁字母给汉字注音的出版物,比“小经”用阿拉伯字母给汉字拼音稍晚,“小经”大概是最早用字母文字给汉字拼音的尝试。《西字奇迹》原书已不容易找到,据说,梵蒂冈图书馆尚有藏本。

7. 古代汉语注音的两种方法是什么,并举例说明

一、反切法 反切法就是两个汉字拼出另一个汉字的方法,它是把两个汉字分拆为声母和韵母两部分,反切的上字取其声母,反切的下字取其韵母和声调,然后合拼为另一个字的读音。如“宋”字,注音为“斯弄”。
二、读若法 读若法就是用一个读音相近的字来注音的方法。许慎的《说文解字》就是采用这种注音方法的,如“珣,读若宣”,“蜡,读若狙司之狙”,“堾,读若准”。

古代汉语注音的两种方法是什么,并举例说明

8. 在汉语拼音没有完善前,古代汉语读音是怎么传承的呢

在汉语拼音没有完善前,古代汉语读音是这样传承的:
现代汉民族共同语是在北方方言的基础上形成的。在形成过程中,北 京话有着特殊的地位。北 京在唐代地属幽州,古称燕京,是北方军事重镇,地理位置非常重要,公元1153年金迁都燕京后,北 京一直是全国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各地到北 京求官的、经商的、赶考的络绎不绝。因此,北 京话的影响逐渐显著,其地位日益重要。公用的口语日渐通行,少数民族中也有很多人到北京学习官话。北 京话作为官府的通用语言传播到了全国各地,发展成为明代所称的“官话”。另一方面,白话文学作品更多地接受了北 京话的影响,使以北 京话为代表的北方方言在整个社会中处于非常重要的地位,独领风骚直到现在。白话文学作品的广泛流传和北 京口语的深远影响,促使了现代汉民族共同语的发展及形成。“白话文运动”动摇了文言文的地位,并最后在书面上取代了文言文。 “国语运动”的开展,又在口语方面增强了北 京话的代表性,这两个运动互相推动、互相影响,使书面语和口语接近起来,促使北 京语音成为全民族共同语的标准音,口语有了明确的规范,于是形成了辛亥革命后称为“国语”的通行的汉民族共同语。现在台 湾仍称之为国 语,新加坡等地称之华 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