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常见蝗灾,但中国现在为什么没有蝗灾了?

2024-05-15

1. 古代常见蝗灾,但中国现在为什么没有蝗灾了?

在中国古代,发生蝗灾时,人们为什么不吃蝗虫呢?中国现在为什么没有“蝗灾”了呢今天我们就来重点讲一讲这个问题。蝗虫俗称“蚂蚱”,蝗虫的种类非常多,在生物学分类上有一个蝗总科,地球上大约有1万多种昆虫属于蝗总科,分布最广泛的蝗虫则是飞蝗。蝗灾,通常就是飞蝗所造成的。但是,现在,我们会发现一个奇怪的现象,蝗虫在我国已经成为一道特色美食了,甚至在有的地方,野生蝗虫已经不够吃了,还需要养殖,这一点和小龙虾的“传奇经历”非常类似。当然,养殖蝗虫也需要做好防护工作,蝗虫一旦从大棚当中大量逃逸,会对周围农田里的庄稼造成毁灭性的破坏。

蝗虫
困扰中国农民数千年的“蝗灾”为什么会消失呢?难道真的与“吃货”有关吗?答案是否定的!小范围的“蝗灾”在全球范围内都没有消失,甚至在发达国家也有蝗灾,只不过,农业科技发达的地区,蝗虫不足以造成一种自然灾害而已。
在塑料大棚里养殖蝗虫,要做好防护工作,最好在养殖基地的周边饲养一些鸡和鸭,它们会把逃逸出来的蝗虫捕食干净。在自然界,蝗虫也是有天敌的,蝗虫的天敌主要就是青蛙和鸟类。农田当中少量的蝗虫,并不会对庄稼造成毁灭性的破坏。因此,蝗虫和蝗灾是两回事儿,靠吃的办法解决蝗灾,是现代人天真、浪漫的想法。

小麦,农田使得生态环境单一化
第一:蝗灾与人类破坏生态环境
蝗灾的发生往往与气候的变化有关,所以,在中国古代,蝗灾与旱灾是紧密相连的。蝗虫喜欢温暖干燥的环境,故而有“久旱必蝗”的说法。蝗虫不仅喜欢吃水稻、小麦、玉米的叶子,而且还喜欢吃芦苇、稗、白茅以及一些蒿类植物的叶子。人类将大片的草丛、沼泽和林地开发为农田之后,就使得生态环境趋向单一化,在气候干旱的时期,随着农田周围草地的稀疏,蝗虫的栖息地就被破坏了,它们的生存空间越来越狭窄,趋向于密集化,随着密集化程度的提高,繁殖速度也相应的加快了,并且走向布满水稻、小麦、玉米的农田,突破一定的临界点之后,就会形成蝗灾。蝗虫在一平方米的范围内最多能够达到数千只,甚至是上万只,因为它们是在空中飞翔的,如此密集的蝗虫,所到之处,遮天蔽日,庄稼尽毁,颗粒无收。在古代,因人类的剩余粮食不足,当农作物被毁之后,紧接着就会引起饥荒。

水稻,农田使得生态环境单一化
水灾、旱灾、蝗灾是古代农业社会的三大灾害,因蝗虫能够飞翔,所以,古代的蝗灾,其影响范围不亚于水灾和旱灾。从先秦时期开始,我国就有蝗灾了,《诗经》里记载道:“去其螟螣,及其蟊贼,无害我田稚。田祖有神,秉畀炎火。”其中的“螟螣”即是指蝗虫,当时的人们如何驱赶蝗虫呢?使用“秉畀炎火”的方法,就是在夜晚的时候,点火诱捕蝗虫。
总体来说,中国古代的蝗灾呈现出频率越来越高发的态势,秦汉时期,蝗灾平均每8.8年一次,而到了明清时期,则增加到每2.8年一次,史书中记载的蝗灾次数,越到后来的历史时期越多,这与人类不断破坏生态环境有关。原始森林、草地的面积越来越少,生态呈现出单一化的趋势,蝗虫就越容易聚集。另外,历史时期,我国的气候从整体上来看,是趋向于干冷的,这在北方地区表现得十分明显,气候的干旱,也增加了蝗灾爆发的次数。

19世纪,人们用人力驱赶蝗虫
第二:治蝗与蝗灾的消失
在传统的农业社会,蝗灾的发生与饥荒是紧密相连的,历朝历代都十分重视对于蝗灾的治理。人们通常采用鸣金驱赶、火烧、捕杀等办法灭蝗,但是,这种办法,对于大面积的蝗灾,收效甚微,蝗灾发生之时,蝗虫的密度太高了,人们来不及驱赶和捕杀。在中国古代,由于人们对蝗虫的科学认识知之甚少,老百姓通常把蝗虫当作是“蝗神”,遇到蝗灾时,往往烧香拜佛,求助于神灵,这更加耽误了灭蝗的时机,直到晚清民国时期,我国偏远地区乡村的农民,仍然把蝗虫当作是“神虫”,例如,1927年,我国山东省的高密发生了蝗灾,人们纷纷在堂屋或者田边摆起神案,上香祈求;1931年,江苏省北部一带发生蝗灾,当地的农民焚香祝拜,希望蝗虫早日飞走。
在传统的农业社会,人们对于密集度非常高的飞蝗,是无能为力的,比较科学的做法,就是养一些鸡和鸭来啄食蝗虫,但是,鸡和鸭的数量毕竟有限,它们也捕食不了如此之多的蝗虫。而且,在中国古代,农民一般养不了多少鸡和鸭,因为饲养家禽和家畜是需要粮食的,在农业生产力水平低下的年代,没有多少剩余的粮食。然而,有的时候,运气比较好,蝗灾来了以后,正好遇到了成群的飞鸟,于是,地里的禾苗就能够得以保全,如:《新唐书》记载道:“开元二十五年(公元737年),贝州蝗,有白鸟数千万,群飞食之,一夕而尽,禾稼不伤。”《旧五代史》记载道:“后梁开平元年(公元907年)六月,许、陈、汝、蔡、颍五州蝝生,有野禽群飞蔽空,食之皆尽。”但是,这种情况是极少发生的。总的来说,当时的人们遇到蝗灾,还是“靠天吃饭”。

附着在植物山的蝗虫
最近几十年以来,蝗灾离我们的生活已经越来越远了,仿佛消失了一般。为什么现在没有蝗灾呢?这主要得益于飞机在农业生产领域的运用。现在遇到蝗灾,人们可以使用飞机喷洒农药。飞机喷洒农药,可以有效地灭蝗。由于现代农业科技的发展,人们对于“蝗灾”的预报也非常的准确,能够提前做好防范,而在古代,蝗虫的出现往往是出乎意料的。
蝗灾作为一种灾害,现在已经消失了,但是,小范围的蝗灾依然有,即使是发生小范围的蝗灾,也不会形成灾害,因为我们现在有完善的粮食储备体系。蝗虫会造成粮食减产,但不会形成灾害,正如现在的水灾和旱灾一样,小范围内存在,但是不足以形成大的灾害。随着生产力水平的提高,我们整个社会应对这些传统的灾害的能力是非常强的。因此,在21世纪的地球上,经济发达的地区,是不会出现蝗灾这样的传统的灾害的。

飞机在农业领域的运用
使用农药灭蝗,蝗虫会不会产生耐药性呢?蝗虫与细菌是不同的,细菌的繁殖速度非常快,生物的繁殖速度快,意味着进化速度就快,人们频繁地使用抗生素,细菌会变异,形成对抗生素的耐药性,但是,蝗虫、老鼠毕竟是多细胞动物,繁殖和变异的速度相对于细菌来说是非常缓慢的,只要人类合理使用杀虫剂、灭鼠药,昆虫和老鼠是能够得到有效控制的。
综上所述,现在没有蝗灾了,是因为农业科技进步的原因,与蝗虫是不是成为了一道美食无关。事实上,养殖蝗虫,一个很重要的任务就是防止蝗虫逃逸。人类靠吃的办法,是解决不了蝗灾的,除非遇到了“白鸟数千万”、“野禽群飞蔽空”的情况,才能够依靠天然的食物链的办法解决蝗灾。

古代常见蝗灾,但中国现在为什么没有蝗灾了?

2. 古代中国常见蝗灾,为何如今很少?

与古代相比,现在的环境被人类改变的更大,农药的使用让蝗虫数量也变得十分稀少,无法形成大规模的灾害。

无论古代还是现代,蝗虫的灾害都是从荒野中开始,逐步蔓延到人类居住区,因为荒野中有蝗虫适合生存的环境,他们繁衍聚集达到一定程度之后,因为缺少食物开始大规模迁移,而在人口密度较高的地区,蝗虫的数量其实也是比较少的,人类的活动会破坏蝗虫的生存环境,而且在蝗虫聚集开始,现代人类就可以进行有效的灭杀,所以在现代社会很少出现蝗虫灾害,只有在那些欠发达的国家和地广人稀的国家才有可能遇到这样的现象。

我们再来说一下蝗虫为什么成群飞舞,而不是向4周扩散开来,这是因为蝗虫迁徙的过程中,他们会因为饥饿而撕咬周围的同伴,这也导致成群的蝗虫都不敢减慢速度,只能拼命的朝着一个方向飞,避免被吃掉,在飞舞的过程中,他们只能吃掉看到的一切植物,以此来补充体能,这就形成了一种恶性循环,根本就停不下来,所过之处所有的蝗虫都只能被迫地加入队伍,让这个群体变得越来越大,最终演变成强大的灾害。

中国发展起来以后,已经有几十年没有见过蝗虫灾害了,这就是人类活动的作用,我们会有效的采取措施来避免灾害的形成。而在非洲草原上,几乎隔几年就会爆发一次大规模的蝗虫灾害,地广人稀,让蝗虫有了聚集的可能,而当地人也没有足够的能力去防患于未然,所以每次受灾影响都会非常严重,当蝗虫灾害形成之后,它就会不断的侵扰周边的国家,种群太过庞大,很难一次性消灭,这也是人类最头疼的一种自然灾害之一。

3. 古代时候蝗灾十分猖獗,为什么现在很少有蝗灾了

原因如下:
1、现在科学分析了蝗灾形成的地形、地貌、气候、降水。如果有这样的情形发生,则及时扑灭。
2、现在扑灭的手段比较过去有了很大提升,例如采用运-5运输机喷洒药物等措施,很快就消灭蝗虫。
3、现在大量养鸡养鸭,1只鸭,每天能吃2斤蝗虫,而一个地区养鸭数百万只,蝗虫都不够吃。
4、最近也不是未发生过蝗灾,如2002年入夏以来,我国河北、河南、山东、天津、新疆等13个省区市100多个县不同程度地发生了蝗虫。只是规模和过去不能相比而已。

扩展资料
蝗灾的产生原因:
1、从环境角度看,主要是由干旱灾引起的
造成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干旱的环境对蝗虫的繁殖、生长发育和存活有许多益处。因为蝗虫将卵产在土壤中。土壤比较坚实,含水量在10%~20%时最适合它们产卵。
干旱使蝗虫大量繁殖,迅速生长,酿成灾害的缘由有两方面。一方面,在干旱年份,由于水位下降,土壤变得比较坚实,含水量降低,且地面植被稀疏,蝗虫产卵数大为增加,多的时候可达每平方米土中产卵4000~5000个卵块,每个卵块中有50~80粒卵,即每平方米有20万~40万粒卵。
在干旱年份,河、湖水面缩小,低洼地裸露,也为蝗虫提供了更多适合产卵的场所。另一方面,干旱环境生长的植物含水量较低,蝗虫以此为食,生长的较快,而且生殖力较高。
同时,干旱引起爆发性迁徙,由干旱地方成群迁至低洼易涝地方。

2、生活习性
从其生活习性上看,主要是:
(1)它有群居的习性。
(2)它有很强的繁殖力。
(3)它有多食性,也就是它能吃很多种植物。
(4)它的飞翔能力很强,难于防治。
(5)它的卵深藏于地下,难于被破坏。

3、气候变暖
全球变暖,尤其冬季温度的上升,有利于蝗虫越冬卵的增加,为第二年蝗灾的爆发提供“虫卵”;此外气候变暖、干旱加剧,草场退化等多种因素的叠加,将为蝗虫产卵提供合适的产地,而且蝗虫适应干旱的能力很强,这是因为其他昆虫和鸟类在此情况下都不能生存,而且能造成蝗虫疾病的一种丝状菌被抑制,故而使其数量大增。

4、虫密过大
在中等密度的时候(每平方米25到62头蝗虫),蝗虫会排列成行,并开始朝着同一个方向运动,甚至统一地突然改变方向。在实验中,当每平方米蝗虫数量超过74的时候,有序前进的蝗群停止改变方向,而是向同一方向不断前进了8小时。在这个定义密度上,蝗群容易越过“引爆点”,从而触发蝗灾。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蝗灾

古代时候蝗灾十分猖獗,为什么现在很少有蝗灾了

4. 古代经常会发生蝗灾,为什么现在几乎看不到了?

一、蝗灾我国古代的经济基础是小农经济,无论商业、手工业、制造业发展到何种程度,农业向来就是社会的经济基础,所以若是农业遭受打击,国家的战斗力和稳定性都会有所动摇。古代农业社会有三大灾害的说法,即水灾、旱灾和蝗灾。中国历史曾经多次发生过严重的水灾和旱灾,不仅是农作物受损,很多老百姓都在灾害中失去了生命。而蝗灾虽然对人身的伤害不大,但是对农业的影响丝毫不亚于水、旱灾。从《诗经》中我们可以发现,秦朝的时候就已经有蝗灾了。那当时人们通常采取晚上点火来诱捕蝗虫从而达到灭蝗的效果。


图片来源网络
从史册中可以看出,中国古代蝗灾发生的频率基本上是呈上升趋势的,在秦汉的时候,一般来说是九年才会发生一次蝗灾,但是到了明清时,每三年就会发生一次大规模的蝗灾。这是因为秦汉时期我国的小农经济刚刚起步,生产力较低,不能够大规模开辟农田和牧场,但是到了明清时期,中国很多地区都已经被开垦成了农田,而原始森林和草地的面积却逐渐缩小,这样就导致蝗虫非常容易聚集,从而规模变大。除此以外,我国的气候也比以前变得更加干冷,这在北方表现更明显,这样的气候更利于蝗虫生存繁衍,所以每一次发生蝗灾蝗虫的数量也会变多。

图片来源网络
二、灭蝗在以农业为经济基础的时代,一旦发生了蝗灾,必定会发生饥荒,而饥荒会导致人口流动,不利于统治者的统治,因此历朝历代都十分重视蝗灾的治理。人们也在不断探索治理蝗灾的有效方法,像是驱赶、火烧或者是诱捕,但是面对大面积的蝗灾这些方法都没有产生很好的效果。甚至因为封建迷信,古时人们还认为蝗灾是上天的惩罚,还把蝗虫当作“神”,遇到蝗灾饥荒的时候,会烧香拜佛,皇室还会举行祭天仪式,这种愚蠢的想法一定程度上也耽误了治蝗的时机。直到晚清时期这种思想依然存在。除了上述的做法以外,我国古代经常采取的一种做法就是饲养鸡鸭,等到有蝗灾的时候将他们放出去捕食蝗虫,这种做法实际上是比较科学的,但是蝗虫和鸡鸭的数量不成正比,所以面对规模大的蝗虫群,农民依旧无计可施。但是有时候运气好,发生蝗灾的时候可能会有成群的飞鸟帮助农民解决这个难题。但是这种情况在历史上也没有发生过几次。


图片来源网络
三、现代农业科技自从建国之后,我们基本没有听过哪个地方还发生过蝗灾,这是因为现在人们可以通过无人机给农田喷洒农药,从而达到有效灭蝗。而且通过现代科技手段,人们可以在蝗灾发生之前发现某种迹象,提前做好应对蝗灾的准备,最大程度降低蝗灾给农业带来的影响。虽然现在人类还没有完全控制住蝗灾的发生,在世界小范围内还是会有蝗灾发生的,但是现在的蝗灾已经无法像古代一样直接导致饥荒了,因为各国都已经有了比较完善的粮食储备,即使农业受到重创,也可以靠粮食储备度过“寒冬”。

图片来源网络
结语想要彻底消灭蝗灾,最好的办法就是保护生态环境,不仅要保护现存的原始森林,更应该坚持退耕还林,才能够维持生态平衡,将蝗灾彻底变成历史。“人众者胜天,天定亦能破人。”人与自然之间最好的相处方法就是互相尊重。

5. 古代经常看到蝗灾,现在中国怎么都没有蝗灾了?

太监,大家一定不会陌生,历史上也有很多著名的宦官,例如高力士、郑和、魏忠贤等等,可能大多数人都会以为太监就只是伺候嫔妃和皇上的奴仆,但实际上,太监最初是一个官职,今天咱们就来讲讲古代太监那点事儿。

太监的起源
据史书记载,在周王朝时期就已经有宦官这个职位了,而到了秦始皇时期,宦官制度更加详细,秦国是怎么走向灭亡的相信大家都知道,宦官赵高独揽大权,结党营私,最终导致了秦国的灭亡,而汉高祖刘邦称帝后,吸取了秦国灭亡的教训,大力抑制宦官势力,所以在那个时期宦官实际上没有多少权力。

而东汉之后,中常侍这一职位就全部由宦官担任,传达诏书,掌理文书,搅乱皇帝视听。自此以后,宦官权力一天比一天大,明朝甚至还出了魏忠贤这么一个祸害天下的大太监,而清朝更不用说,李莲英和小德张就是例子,不过那个时候的太监过的并不好,清朝乾隆时期,太监实行全割制度,这是在之前没有过的,所以清朝的太监又与历史上其他朝代的太监不同。
清朝太监的痛苦
清朝乾隆时期,太监实行全割制度,而之前一直实行的是割蛋制度,这就导致清朝太监比较尴尬,大家都知道如果水龙头没有了头那么水会不受控制的乱流,太监也是如此,控制水流的肌肉没有了,肯定也控制不住小便,再加上无法像正常人一样控制方向,只能说当时清朝的太监是随时都有可能尿裤子。
那些等级比较高的太监整天在宫里无所事事,自然闲的没事勤换裤子,但是那些等级低的太监就比较苦了,一天到晚伺候主子,根本没时间天天洗裤子,只能风干!还得担心自己身上的臭味会不会被主子闻到。
在当时,底层的太监们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大多数都会在下身裹一条毛巾,相当于现在的尿不湿了嘛,而为了不让主子闻到臭味,就尽量多扑点粉,或者是携带香囊,遮盖住臭味。
根据中国最后一名太监孙耀庭的描述,清朝末期太监基本都是隔五六天才能洗一次澡,而且还得买花露水,一块现大洋一小瓶的雪花膏涂在身上,确实这种方法能掩盖住臭味,但是这种香味臭味混合的味道也确实不是那么让人喜欢。
太监的等级之分
在唐朝之前,宦官制度记载的都不是十分详细,我们就以唐代为例,这个时期也是宦官最为嚣张跋扈的时期,甚至到了可以随意杀立天子的地步。
唐代宦官由内侍省、掖廷局、宫闱局、奚官局、内仆局、内府局管理,唐太宗李世民当初曾规定内侍省宦官最高为三品,而且还有数量限制;到了唐中宗时期,七品以上的宦官有上千人,不少宦官开始染指军权;

肃宗开始,设立了观军容使,专门让宦官担任,作为监视出征将帅的最高官职。由此可见,唐代的宦官虽然在朝廷内部为所欲为,但是和东汉、明代的宦官不一样,对财政事务很少有干预,对唐朝国内的影响也不像汉、明那样严重。
明代的宦官组织的更为严密的,二十四衙门是明代宦官体制,简单来说就是专门伺候皇帝和其家族的机构,内部分为十二监、四司、八局,统称为二十四衙门。
其中职务最高的为司礼监,主要工作就是批答奏章,传宣谕旨;管理其他所有宦官事务;还可以兼顾其他重要官职,比如东厂提督等等,实际上司礼监也是朝廷上所有宦官的总管,例如:魏忠贤。
明朝的宦官这时候就跟唐代不一样了,明朝的宦官虽然没有兵权,皇帝的权威也在,但是像魏忠贤这样祸害天下的宦官却是有很多,魏忠贤掌权时,但凡有人说他坏话,或者是什么地方得罪过他,他一概不放过,贪污腐败,买官卖官,手中的权力都可以和当时的皇上相比,甚至被称为九千九百九十九岁,也就是“九千岁”,可以说当时宦官的“辉煌”达到了顶峰。

明朝的宦官品级最高是正一品,也就是魏忠贤这个级别,也可以叫总管公公;从一品,御前公公,就是在皇帝旁边伺候皇上的那个。明朝的宦官等级是从正一品到从九品,这里就不一一介绍了,大家如果有兴趣可以去搜一搜。
历史上那些知名的宦官
明朝虽然出产了魏忠贤这么个大奸臣,但也是有对国家做出贡献的宦官的,比如说郑和,很多人不知道郑和其实也是个宦官,郑和的早期经历并不是很详细,据推测,是明朝进军云南的时候被虏回来的,而后遭到“宫刑”,最著名的就是现在耳熟能详的郑和下西洋。
高力士,被评为“千古贤宦第一人”,可能他最著名的实际就是,诗仙李白喝醉了以后让高力士给他脱鞋,然后就被高力士报复被贬的事迹…这就让高力士的形象变成了一个小肚鸡肠的宦官,实际上人家对唐玄宗忠心不二,得知唐玄宗驾崩后,高力士直接就哭死了,是真的哭死了!而高力士的陵墓也就成了唐玄宗唯一的陪葬墓。

蔡伦,有名吧,也是一位宦官,最出名的事迹是改进了造纸术,使当时纸的成本大大降低,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2008年北京奥运会开幕式,特别展示了蔡伦发明的造纸术。
孙耀庭,中国最后一个太监,因为家里穷,没有钱读书了,于是给孙耀庭用了“宫刑”,想送去当太监。但是,孙耀庭“宫刑”后休息了三天,这三天改变了他的命运,清朝末代皇帝溥仪签署了“退位诏书”,孙耀庭就这样还没有上岗,就失业了。
后来溥仪重新招宫女太监,孙家托关系这才让孙耀庭当上了太监。
最后给大家讲个小笑话吧,有一次,纪晓岚要进京面圣,到了门口被太监拦住了,那个太监知道纪晓岚是大学士,学富五车,于是就央求纪晓岚讲个故事,不然就不让纪晓岚面圣。纪晓岚没办法,想了一怔说道:“从前有一个太监”,说到这就停了,不说了,太监看他听了这么久,挺纳闷,问道:“下面呢?”这时候纪晓岚大笑着说道:“下面没有了。”太监一听,红着脸让纪晓岚过去了

古代经常看到蝗灾,现在中国怎么都没有蝗灾了?

6. 蝗灾在古代经常的出现,为什么现在却销声匿迹

中国古代经济是典型的小农经济,其突出特点就是自给自足,以家庭作为单位,每个小家庭都自产自销,流动性比较差,这也带来了抗风险能力差的弊端,但凡遇上个天灾人祸,那么很多的小农家庭都容易破产,不得不卖掉田地逃难或者成为佃农,而在众多可以让小农家庭轻易破产的天灾人祸里,其中很重要的一项就是:蝗灾。


根据《中国救荒史》的统计,中国古代每隔一段时间就会爆发蝗灾,并且基本呈现出了距离现代越近,蝗灾爆发的时间就越短的规律。在先秦时期,蝗灾要将近9年才会爆发一次,到明清时候,蝗灾已经是不到3年就会爆发一次了,每一次蝗灾的爆发,都会产生众多的灾民。


蝗灾的危害究竟有多大呢?当蝗灾爆发的时候,总量上百万甚至有上千万的蝗虫,密密麻麻地飞行,铺天盖地而来,它们经过的地方,庄稼全都化作枯枝,失去粮食的老百姓们无路可走,若是没有救济,那么大多只能走上造反道路!所以古代地方官员对于蝗灾的防治都很重视,总结出了众多方法,但是蝗灾也一直没有消失,始终都是困扰人们生活的重要因素。
不过相信现在已经没有几个人,在生活中见识过蝗灾了,这种可怕的自然灾害,似乎已经只存在于古籍的记载,而在现实生活中销声匿迹了,这是为什么呢?与这个名为马世骏的山东人密不可分。


马世骏,这个名字一听上去就特别好,仿佛让人看到了当世骏马的英姿,但其实他本来的名字叫作马守义,之所以改名叫作马世骏,是由于好几次被学校开除,于是不得不改名并转学。当然,马世骏被学校开除的原因,并不是打架斗殴谈恋爱之类的事情,而是由于他参加了抗日救亡的活动。


出生于1915年的马世骏,自幼就在母亲的带领下熟读四书五经,有着非常热烈的爱国热情,学生时代就开始组织参与抗日救亡活动,由于见到兖州的同乡为蝗灾所困扰,于是他就立志彻底解决这一灾害,让中国百姓们的生活能够不再受蝗灾影响。
当时的马世骏知道,想要彻底解决蝗灾这一难题,那就必须得结合现代科技的力量,于是他努力学习,于1937年以优异成绩在北大生物系毕业,此后又在山东、湖北等多个地方,进行病虫灾害的实地考察,于1949年进入明尼苏达大学攻读博士,凭借着一篇《红松叶蜂种群动态研究》的出色论文成功取得博士学位。


这个时候的马世骏凭借着自己的出色能力,在美国已经取得了非常高的社会地位,成为了美国科学院荣誉协会的正式会员,但是对祖国的热爱让他回到了国内,开始组织科研团队,进行理论分析论证,再通过实地考察去进行检验印证,一点点地对治蝗方法进行改进,最终提出了“改治结合,根除蝗害”的综合性策略,这也是中国上千年来,第一次真正可以根除蝗灾的方法。
具体来说,就是通过化学与生物的方法控制蝗虫的密度,当蝗虫出现了大量聚集的征兆时,就果断采用喷洒药物或者投放蝗虫天敌牧鸡等方法,让蝗虫无法大量聚集;另外就是对可能让蝗虫大量繁衍的地形环境进行改造,修筑堤坝控制水位,减少蝗虫的产卵场所。


正是由于严格实行了马世骏所提出来的治蝗方针,我国本来频发的蝗灾才变得销声匿迹,以至于我们现在的年轻人,基本都丧失了对于蝗灾的恐惧。在听到“蝗灾”的时候,人们下意识不是感到害怕,而是开始讨论“蝗虫应该清蒸还是红烧”这样的话题,一副欣欣向荣的太平景象。


从这个角度而言,马世骏先生确实是实现了儒家“为万世开太平”的追求,放在古代大概应该也能够算得上是贤人了吧。

7. 古代时候蝗灾十分猖獗,为什么现在很少有蝗灾了

改革开放后,伴随着科学春天的到来和人们环境意识的加强,尤其是减灾活动的展开、灾害学学科的兴起,对有关中国古代蝗灾与治蝗的研究越来越重视,学者们在关于蝗灾发生的频度与强度、防治蝗灾的措施方法等问题上的研究投入了颇多精力,有关研究呈现出多角度、系统、全面、深入探讨的趋势,尤其是在多学科知识交叉运用方面更为突出。
蝗灾,是指蝗虫引起的灾变。一旦发生蝗灾,大量的蝗虫会吞食禾田,使农产品完全遭到破坏,引发严重的经济损失以致因粮食短缺而发生饥荒。蝗虫趋水喜洼,蝗灾往往和严重旱灾相伴而生,由干旱地方成群迁往低洼易涝地方。有所谓“旱极而蝗”、“久旱必有蝗”之说。

扩展资料:
蝗灾的致灾物种主要为蝗虫。蝗虫属于节肢动物门、昆虫纲、直翅目、蝗科,身体一般绿色或黄褐色,咀嚼式口器,后足大,适于跳跃,不完全变态,其幼虫称为“蝻”,主要以禾本科植物为食,种类很多,世界上共约有1万余种,在我国就有300余种,如飞蝗、稻蝗、竹蝗、意大利蝗、蔗蝗、棉蝗等是农林业的主要害虫。
蝗虫在后腿的某一部位受到触碰时,蝗虫就会改变原来独来独往的习惯,变得喜欢群居。蝗虫通常胆小、喜欢独居,危害有限。但它们有时候会改变习性,喜欢群聚生活,最终大量聚集、集体迁飞,形成令人生畏的蝗灾,对农业造成极大损害。
牛津大学的科学家说,他们对处于独居阶段的沙漠蝗虫进行试验,反复触碰蝗虫身体的多个部位,以寻找是否有某些触觉因素使蝗虫改变习性。结果发现,当蝗虫后腿的某个部位受刺激之后,它们就会突然变得喜爱群居,而触碰身体其它部位如触角、嘴部或腹部都不会有这种效果。
科学家认为,在某一自然环境中偶然聚集的蝗虫后腿彼此触碰,可能导致其改变习性,开始成群生活,其成员以同一方式大量增加,进而形成蝗灾。如果能发现到底是哪些化学信号刺激了蝗虫的神经系统促使其行为发生改变,就可能研制出防止蝗虫群聚的新型农药。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蝗灾

古代时候蝗灾十分猖獗,为什么现在很少有蝗灾了

8. 奇怪,为什么古代会怕蝗灾

蝗灾,是指蝗虫引起的灾变。一旦发生蝗灾,大量的蝗虫会吞食禾田,使农产品完全遭到破坏,引发严重的经济损失以致因粮食短缺而发生饥荒。蝗虫趋水喜洼,蝗灾往往和严重旱灾相伴而生,由干旱地方成群迁往低洼易涝地方。有所谓“旱极而蝗”、“久旱必有蝗”之说。
蝗灾,是指蝗虫引起的灾变。一旦发生蝗灾,大量的蝗虫会吞食禾田,使农产品完全遭到破坏,引发严重的经济损失以致因粮食短缺而发生饥荒。蝗虫极喜温暖干燥,蝗灾往往和严重旱灾相伴而生,有所谓“旱极而蝗”、“久旱必有蝗”。蝗虫属于节肢动物门、昆虫纲、直翅目、蝗科,身体一般绿色或黄褐色,咀嚼式口器,后足大,适于跳跃,不完全变态,其幼虫称为“蝻”,主要以禾本科植物为食,种类很多,世界上共约有1万余种。
最新文章
热门文章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