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夫子的学问

2024-04-29

1. 孔夫子的学问

  孔夫子带了门生们出游。一天,经过一个村子,只见有户人家的大门上贴着一副春联    家财万贯不算富,膝下无子亦有福    孔夫子看完,想了半天,也没弄懂是什么意思,他转头问了:“门生们,谁能解出这副春联是什么意思?”诸门生有的直搔头皮,有的低头不语,有的干脆摇头表示答不出来。没有措施,孔夫子只好去讨教户主。    孔夫子扣门进去,向户主说明来意。户主答道:“老汉子见笑了,这副春联写的是我家事实。小老儿有闺女十个,一个闺女一干金,十个闺女就是十令媛了,所以上联:家财万贯不算富护。另有,小老儿膝下无子,常言道女婿是半子,小老儿十个女婿,个个抢先孝顺我。我们老两口经常被女儿、女婿你争我拉地请去用饭,比那些天天和儿子、媳妇争争吵吵的人家要有福分多了。所以说:膝下无子亦有福。”    听完户主的诠释,孔失子不禁称赞道:“妙哉!”再一看身后的众门生,个个面带愧色。    孔夫子对他们说:“学问学问,就是又学又问。不耻下问,乃学习美德也,何须羞愧!”老师的一席话,说得门生们个个点头称是。师生一行向户主道过谢,又上路去了。  
   

孔夫子的学问

2. 孔子是如何初显才华的?

孔子在19岁时结了婚。后来孔子逐渐成了博学多能的人。名气也越来越大。他的邻居常夸他多才多艺,但孔子很谦虚地认为自己只会赶车。
大概孔子在26岁的时候,才做了一两回小官,一回是当“委吏”,这是管理仓库的小吏,另一回是当“乘田”,这是管理牲畜的小吏。

3. 孔夫子是谁

孔子
  子姓,以孔为氏,名丘,字仲尼。春秋时期鲁国陬邑昌平乡(今曲阜市南辛镇)人。家中排行第二。是文学家,思想家,政治家和教育家,社会活动家,儒家学派创始人,古文献整理家——相传曾修《诗》《书》,订《礼》《乐》,序《周易》,作《春秋》。他一生从事传道,授业,解惑,被中国人尊称“至圣先师,万世师表”。后人把孔子的言行语录,作成《论语》。孔子师郯子、苌弘、师襄、老聃;相传有弟子三千,贤弟子七十二人。“子”:古代对成年男子的尊称,在战国末期时期,拥有一定社会地位的成年男子都可以称为“子”,而且都希望别人称自己为“子”,因为“子”还是一种爵位,所谓“公侯伯子男”是也。但是,真正能获得别人以“子”相称的,一般是两种人:要么在社会上公信力较高的,如“老师”;要么就是较有道德的贵族;孔子、老子属于前者。而孔子是我国古代最伟大的政治家、思想家、教育家之一。他还是儒家学派创始人,世界最著名的文化名人。在天道观上,孔子不否认天命鬼神的存在,但又对其持怀疑态度,主张“敬鬼神而远之”。 孔子与孟子并称“孔孟”,孔子被尊为“至圣”“素王”,曾子则为宗圣。孟子为“亚圣”。他的言行被他的学生写成创世巨作《论语》。

孔夫子是谁

4. 孔夫子是谁

孔子(公元前551年9月28日―公元前479年4月11日),子姓,[孔氏,名丘,字仲尼,祖籍宋国夏邑(今河南省商丘市夏邑县),春秋时期鲁国陬邑人(今山东省曲阜市)。[2] 中国著名的大思想家、大教育家、政治家。孔子开创了私人讲学的风气,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
孔子曾受业于老子,带领部分弟子周游列国十四年,晚年修订六经,即《诗》《书》《礼》《乐》《易》《春秋》。相传他有弟子三千,其中七十二贤人。孔子去世后,其弟子及其再传弟子把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语录和思想记录下来,整理编成儒家经典《论语》。
孔子在古代被尊奉为“天纵之圣”、“天之木铎”,是当时社会上的最博学者之一,被后世统治者尊为孔圣人、至圣、至圣先师、大成至圣文宣王先师、万世师表。其儒家思想对中国和世界都有深远的影响,孔子被列为“世界十大文化名人”之首。

5. 孔夫子是?

孔子
  子姓,以孔为氏,名丘,字仲尼。春秋时期鲁国陬邑昌平乡(今曲阜市南辛镇)人。家中排行第二。是文学家,思想家,政治家和教育家,社会活动家,儒家学派创始人,古文献整理家——相传曾修《诗》《书》,订《礼》《乐》,序《周易》,作《春秋》。他一生从事传道,授业,解惑,被中国人尊称“至圣先师,万世师表”。后人把孔子的言行语录,作成《论语》。孔子师郯子、苌弘、师襄、老聃;相传有弟子三千,贤弟子七十二人。“子”:古代对成年男子的尊称,在战国末期时期,拥有一定社会地位的成年男子都可以称为“子”,而且都希望别人称自己为“子”,因为“子”还是一种爵位,所谓“公侯伯子男”是也。但是,真正能获得别人以“子”相称的,一般是两种人:要么在社会上公信力较高的,如“老师”;要么就是较有道德的贵族;孔子、老子属于前者。而孔子是我国古代最伟大的政治家、思想家、教育家之一。他还是儒家学派创始人,世界最著名的文化名人。在天道观上,孔子不否认天命鬼神的存在,但又对其持怀疑态度,主张“敬鬼神而远之”。 孔子与孟子并称“孔孟”,孔子被尊为“至圣”“素王”,曾子则为宗圣。孟子为“亚圣”。他的言行被他的学生写成创世巨作《论语》

孔夫子是?

6. 孔子最得意,最有政治军事才干,最有钱的弟子分别是谁

认真读过《论语》的人都会看得出~
孔子平生最得意的弟子是颜回。以孔子的严格,《论语》中记载他竟夸过颜回四次。比如有一次,无缘无故地,孔子便突然发感慨:  “贤德啊,颜回!吃的是一小筐饭,喝的是一瓢水,住在穷陋的小房中,别人都受不了这种贫苦,颜回却仍然不改变向道的乐趣。贤德啊,颜回!” 孔子之所以非常器重颜回,是因为颜回是对孔子之“道”理解得最透彻的人,后人曾评价“颜渊独知孔子圣也”。另外,颜回不仅好学,而且将孔子之道落实在了自己身上,真正做到了知行合一。

孔子最有政治才干的弟子应该算是子路了。《论语》中可以看出,子路请教孔子的问题大多围绕着如何治理政事。子路先后在鲁国和卫国做过地方长官,政绩卓然。鲁国执政大夫季康子问孔子:  “子路这个人,可以让他治理政事吗?”孔子说:  “子路果敢决断,让他治理政事有什么困难呢?”一般人听讼需要听取当事双方的言辞才可判案,据说子路只根据一方的言辞便可比较准确地判案,其政治才干可见一斑。
孔子最有军事才干的弟子应该是冉求。冉求是鲁国人,是鲁国执政大夫季康子的家臣。鲁哀公十一年,齐国的国书和高无丕率领军队进攻鲁国。冉求先是说服了犹豫的季康子,又用激将法使本不愿出兵的鲁国的卿大夫叔孙氏出兵,然后出谋划策击败了齐国军队。对此,季康子很好奇,问他的军事才能是天生的还是后天学习的。他则回答是跟老师孔子学的,于是季康子决定迎接在国外游荡的孔子回鲁国。
孔子门生中,最有钱的是子贡。子贡因为深谙经商之道,每每能预测市场行情,以致“家累千金”。《史记》记载,子贡有钱到他所到之处,诸侯国君与他分庭抗礼。而且后世认为他是春秋时期与范蠡、吕不韦并列的几大商人之一,有“陶朱事业,子贡生涯”的说法,陶朱,即范蠡。孔子周游列国14年,子贡在财力上的支持肯定不小。

7. 孔夫子是个什么样的人?

在我们说着这些词的时候往往会联系到一个人,那就是孔子。  原来,在新文化运动的近乎残酷的打压下,孔文化就已经走向末路了,再加上文革的十年动乱,孔圣人竟成了落后文化,不进步的,旧的,死的,刻板的代名词。但是,现在看看,随着改革开放的进行,随着和谐社会概念的推出,似乎那“旧的”,“死的”,“落后的”孔文化又复苏了,让人们又重新开始关注孔子和他的思想,关注起孔子的后裔,甚至后来还恢复了祭孔。  那么孔子,他到底是一个怎么样的人呢,他就真的是大家眼里的圣人吗?他难道就没有丝毫的过错和顽固吗?他是怎么样成为圣人的?他真的可以称得上是圣人吗?这一切,所有人都应该有过其一二,但大家其实都不曾去深究,其实,孔子也只不过是个凡人罢了。  一,孔子的生平  孔子(前551-前479)名丘,字仲尼,英文名字:Confucius。在家排行第二,故也有人称为孔二,春秋后期鲁国人,汉族。公元前551年9月28日(农历八月二十七日)生于鲁国邹邑昌平乡(今山东省曲阜市东南的鲁源村);公元前479年4月11日(农历二月十一日)逝世,享年72岁,葬于曲阜城北泗水之上,即今日孔林所在地。  他的祖先是宋国贵族,大约在孔子前几世就没落了。孔子年轻时做过几任小官,但他一生大部分时间是从事教育,相传收弟子多达三千人,教出不少有知识有才能的学生。孔子为春秋末期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任鲁国司寇;后携弟子周游列国;最终返鲁,专心执教。在世时已被誉为“天纵之圣”、“天之木铎”“千古圣人”,是当时社会上最博学者之一,并且被后世尊为至圣(圣人之中的圣人)、万世师表。因父母曾为生子而祷于尼丘山,故名丘,鲁国陬邑(今山东曲阜东南)人。曾修《诗》、《书》,定《礼》 、《乐》,序《周易》,作《春秋》。孔子的思想及学说对后世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   这些就是一般的能在任何有关孔子的材料里能找到的孔子的生平,即使有出入也不会太大。其实孔圣人的出生和我们一般人是一样的,又不是说和耶稣似的是处女怀孕。他也是他的爸爸和妈妈生下来的。而且,他还是他的爸爸和妈妈野合而生的,就是在野外被搞出来的,并且是他爸爸的老来子。说明了那个时候是多么开放。也说明他很一般。他不是天生的注定是圣人。  他从小的事情没有多少人知道,大家只听说孟子等人从小的事迹,但是就没有什么有关孔子的小时候的故事,大家都知道的是孔子以后长大的事情,如周游列国啦,也正因为这样而让孔子开始有了一点不同于他人的神秘感。孔子的生平不在前而在后,之所以这么说也就和这个有关。  他的生平事迹我们现在也就只有从各类史料上去考证,基本应该是八九不离十的,但是很多东西却也是无法考证的,比如说孔子死前对后世的预言,是否确有其事,还是其弟子为显师之圣而故意臆造的呢。这些都是问题,但也是很重要的能判断孔子是什么样的人的证据。  对于已经无法判断的,只能抱以想象和猜测,而现在针对孔子的贡献来看看孔子是一个怎么样的人。  二,教育  从他的一生来说,他的最大贡献应该还是在教育上  他一生教人无数,唯一的学费也就是腊肉,虽然现在看起来真是简单而方便得到的东西,但是其实还是很难为的。毕竟时代不同,生产力落后,再加上常年战乱,连食物中的大米都是问题,更不用说是肉了,并且是腊肉,或者说干肉。为什么呢。因为腊制或干制的肉类出现的原因是什么呢,就是生产过剩,就是家道殷实。而且这肉不是一条,是十条!所以能付得起这学费的也就是有钱的人了,当然也能解决了孔子的生活问题,因为孔子是厌恶耕种之人的,也就是农民。那么为什么说孔子还是这么在教育上有名,你看他选徒这么严格,要有钱啊,是不是,这怎么能算一个好的老师呢;第二,他提出“有教无类”的思想,什么呢,就是你无论是富贫贵贱,你都有资格学习,他都会去教你,这是很重要的一点;第三,孔子是个安贫乐道者,不在乎这有肉没肉吃;而且你看他的学生里不少是家境贫寒之辈,很显然付不起的嘛,特别是他所钟爱的弟子颜回,可以说到了家徒四壁的地步了。那么这是为什么呢?  先看孔子在《论语》里说的话,也就是引出十条干肉的话,他说“自行束修以上,吾未尝无诲焉”。这样一句话。“束修”,大多的人都解释为“十条腊肉”,这个从上面的的四个方面去看,很明显,不攻自破。所以这个词不是作这个解释的。我认为这个词应作另外一解,就是能自我约束,自我修养,自己能主动学习的人,能这样做的人,他就能尽他的心力教他。这样一解释,很明显,说的通,同时可以去看香港中文大学商学院院长利天生教授的BLOG,他也这样提出过,就是,在这句话中,把“束修”这个词作“十条腊肉”或“十五岁结发”都是讲不通的。于是可以看出来,孔子并没有违背他的信条,没有违背他在现在的人眼中的形象,的确是个师表,在教育这块上,仅仅从这点上就可以看出来。《论语·子张》记载:“夫子之墙数仞,不得其门而入,不见宗庙之美,百官之富。得其门者或寡矣。”这里说的是孔子学问的高深莫测,所以可见,难进的门槛不是学费问题,而是个人的悟性问题,所以孔子学生数千人(当然是虚数),能较得其道的却只有那么七十二人而且是“较”得其道,不是全得。同时从另一面又看出孔子的高深渊博。  教育里,另外一件满重要的事就是孔子对《诗》、《书》《礼》、《乐》的修订,这个在当时来说很先进的事情,为后世做了很大贡献。当然,因为后世的运用不当而衍生的一系列问题不能算在孔子的头上,因为毕竟他是不知道情况的,他做的是先进的,进步的事。还有比如作《春秋》,对《周易》作序等等,这一切所体现的意义,不知道当时的孔子是不是知道,但现在的我们是深深地体会到了其无穷的作用,对于现实上的意义也好,对于中国古文化的影响力的贡献也好,都是不可估量的。  三从《诗经》看孔子  孔子修《诗经》,就是把前人的东西进行整理。而这本集子成为了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自古,为第一的人总是勇敢者及有大智慧的人,这可以说,孔子是当之无愧。在《诗经》中,集合了古代劳动人民的汗水,也给我们以研究的实例材料,在考古,文学,风俗等等各个方面都有十分重大的意义。而在两千四百多年前,在搜集资料的手段如此地匮乏,社会如此地动荡不安的情况下,孔子能够修订完成这册集子,没有惊人的毅力,博广的学识,适当的手段(搜集资料的手段)是不可能办到的,这又是一个点,说明孔子是一个怎么样的人的重要一点。

孔夫子是个什么样的人?

8. 谁能说说关于孔夫子的学问?

孔子(前551-前479)英文名字:Confucius 名丘,字仲尼,春秋后期鲁国人。公元前551年9月28日(农历八月二十七日)生于鲁国邹邑昌平乡(今山东省曲阜市东南的鲁源村);公元前479年4月11日(农历二月十一日)逝世,享年72岁,葬于曲阜城北泗水之上,即今日孔林所在地。  他的祖先是宋国贵族,大约在孔子前几世就没落了。孔子年轻时做过几任小官,但他一生大部分时间是从事教育,相传收弟子多达三千人,教出不少有知识有才能的学生。 春秋末期思想家、教育家,儒学学派的创始人,在世时已被誉为“天纵之圣”、“天之木铎”,是当时社会上最博学者之一,并且被后世尊为至圣(圣人之中的圣人)、万世师表。因父母曾为生子而祷于尼丘山,故名丘,鲁国陬邑(今山东曲阜东南)人。曾修《诗》、《书》,定《礼》 、《乐》,序《周易》,作《春秋》。孔子的思想及学说对后世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  学术贡献  孔子思想、学说的精华,比较集中地见诸于《论语》一书,共二十篇,一万一千余字。《论语》就是孔子的语录,也有一些是对孔子弟子言行的记录,是孔子及其再传弟子对孔子言行的追记。此书对中国历史产生了深远而巨大的影响。它的思想内容、思维方式、价值取向都早已融入了我们民族的血液,沉淀在我们的生命中,铸成了我们民族的个性。《论语》一书集中阐述了儒家思想的核心内涵----仁。“仁”是一切理论的中心,所有的关于“仁”、“乐”的规范,都不过是手段,是为实现“仁”这一道德的最后完美服务的。《论语》作为中华文化的代表,早在秦汉时期就传入了朝鲜和日本,日本〈大宝令〉还指定它为日本学生的必修课。1594年,传教士利玛窦将它译为拉丁文后,它又被转译为意、法、德、英、俄等多种文字,在西方各国广泛传播。  孔子其思想以“仁”核心,以为“仁”即“爱人”。提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等论点,提倡“忠恕”之道,又以为推行“仁政”应以“礼”为规范:“克己复礼为仁”。对于殷周以来的鬼神宗教迷信,采取存疑态度,以为“未知生,焉知事鬼”,“不知命,无以为君子也”。又注重“学”与“思”的结合,提出“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和“温故而知新”等观点。首创私人讲学风气,主张因材施教,“有教无类”,“学而不厌,诲人不倦”,强调“君子学道则爱人,小人学道则易使也”。政治上提出“正名”主张,以为“君君、臣臣、父父、子子”,都应实副其“名”,并提出“不患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观点。自西汉以后,孔子学说成为两千余年封建社会的文化正统,影响极大。  说到治理国家,孔子重视民生疾苦,呼唤仁政,希望统治者以仁义之心待民,他说“苛政猛于虎”,他还强调无论什么法令法规,统治者都要首先以身作则,“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行”。在人际交往中,孔子强调的是忠和恕。“忠”就是以忠实诚信的态度对人,以恪尽职守的态度待事;“恕”就是要推己及人,“己所不欲,勿施与人”,“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在为人处世上,孔子提倡自爱和爱人。孔子对天命持谨慎态度,他更相信人自己的力量。他认为“性相近也,习相远也”,一切要看个人后天的努力。当然,〈论语〉中也有一些思想是与历史潮流相背离的,如他政治上的复古倾向,他对等级、秩序的过分强调,他的内敛的人格价值取向等,这一切都不可否认的给中国社会的发展带来了负面影响,需要我们用现代意识对之加以修正。但瑕不掩瑜,在人类文明刚刚露出曙光的先秦时代,我们的祖先就具有如此深刻的生命智慧,是足以让我们这些后人为之骄傲的。  政治生涯  孔子自20多岁起,就想走仕途,所以对天下大事非常关注,对治理国家的诸种问题,经常进行思考,也常发表一些见解,到30岁时,已有些名气。鲁昭公二十年,齐景公出访鲁国时召见了孔子, 与他讨论秦穆公称霸的问题, 孔子由此结识了齐景公。鲁昭公25年,鲁国发生内乱,鲁昭公被迫逃往齐国,孔子也离开鲁国,到了齐国,受到齐景公的赏识和厚待,甚至曾准备把尼溪一带的田地封给孔子,但被大夫晏婴阻止。鲁昭公27年,齐国的大夫想加害孔子,孔子听说后向齐景公求救,齐景公说:“吾老矣,弗能用也。”孔子只好仓皇逃回鲁国。当时的鲁国,政权实际掌握在大夫的家臣手中,被称为“陪臣执国政”,因此孔子虽有过两次从政机会,却都放弃了,直到鲁定公9年被任命为中都宰,此时孔子已 51岁了。孔子治理中都一年,卓有政绩,被升为小司空,不久又升为大司寇,摄相事,鲁国大治。鲁定公12年,孔子为削弱三桓(季孙氏、叔孙氏、孟孙氏三家世卿,因为是鲁桓公的三个孙子故称三桓,当时的鲁国政权实际掌握在他们手中,而三桓的一些家臣又在不同程度上控制着三桓),采取了堕三都的措施(即拆毁三桓所建城堡)。后来堕三都的行动半途而废,孔子与三桓的矛盾也随之暴露。鲁定公13年,齐国送80名美女到鲁国,季桓氏接受了女乐,君臣迷恋歌舞,多日不理朝政,孔子非常失望,不久鲁国举行郊祭,祭祀后按惯例送祭肉给大夫们时并没有送给孔子,这表明季氏不想再任用他了,孔子在不得已的情况下离开鲁国,到外国去寻找出路,开始了周游列国的旅程,这一年,孔子55岁。  孔子带弟子先到了卫国,卫灵公开始很尊重孔子,按照鲁国的俸禄标准发给孔子俸粟6 万,但并没给他什么官职,没让他参与政事。孔子在卫国住了约10个月,因有人在卫灵公面前进谗言,卫灵公对孔子起了疑心,派人公开监视孔子的行动,于是孔子带弟子离开卫国,打算去陈国。路过匡城时,因误会被人围困了5日,逃离匡城,到了蒲地,又碰上卫国贵族公叔氏发动叛乱,再次被围。逃脱后,孔子又返回了卫国,卫灵公听说孔子师徒从蒲地返回,非常高兴,亲自出城迎接。此后孔子几次离开卫国,又几次回到卫国,这一方面是由于卫灵公对孔子时好时坏,另一方面是孔子离开卫国后,没有去处,只好又返回。  鲁哀公2年(孔子59岁),孔子离开卫国经曹、宋、郑至陈国,在陈国住了三年,吴攻陈,兵荒马乱,孔子便带弟子离开,楚国人听说孔子到了陈、蔡交界处,派人去迎接孔子。陈国、蔡国的大夫们知道孔子对他们的所作所为有意见,怕孔子到了楚国被重用,对他们不利,于是派服劳役的人将孔子师徒围困在半道,前不靠村,后不靠店,所带粮食吃完,绝粮7日,最后还是子贡找到楚国人,楚派兵迎孔子,孔子师徒才免于一死。孔子64岁时又回到卫国,68岁时在其弟子冉求的努力下,被迎回鲁国,但仍是被敬而不用。鲁哀公16年,孔子73岁,患病,不愈而卒。
最新文章
热门文章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