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币国际化及分析

2024-05-15

1. 人民币国际化及分析

基本介绍  人民币国际化是指人民币能够跨越国界,在境外流通,成为国际上普遍认可的计价、结算及储备货币的过程。尽管目前人民币境外的流通并不等于人民币已经国际化了,但人民币境外流通的扩大最终必然导致人民币的国际化,使其成为世界货币。
  人民币国际化的含义包括三个方面:第一,是人民币现金在境外享有一定的流通度;第二,也是最重要的,是以人民币计价的金融产品成为国际各主要金融机构包括中央银行的投资工具,为此,以人民币计价的金融市场规模不断扩大;第三,是国际贸易中以人民币结算的交易要达到一定的比重。这是衡量货币包括人民币国际化的通用标准,其中最主要的是后两点。
  当前国家间经济竞争的最高表现形式就是货币竞争。如果人民币对其他货币的替代性增强,不仅将现实地改变储备货币的分配格局及其相关的铸币税利益,而且也会对西方国家的地缘政治格局产生深远的影响。

人民币国际化及分析

2. 分析人民币国际化的积极意义

如果我们现在来讨论人民币国际化的必要性,就会发现这是没有什么意义的。货币在贸易领域的国际化就意味着本国出口商品是如此不可替代,或者说本国需求对于出口国是如此重要,使得对方必需接受用本国货币进行交易的条件。经济学无法解释这个问题,市场占有率高不等于别人对某种产品的依赖程度高。简单来说,贸易领域的货币国际化产生的根源是因为有经济依赖关系。因此如何建立别国对己国的依赖关系并使自己摆脱对他国的依赖才是应有目标,货币在贸易领域的国际化只是达到这个目标之后的副产品而已。  同样,资本领域的国际化就意味着放弃管制的手段接受金融市场对于本国货币的安排。这是一个很简单的逻辑。因为货币意味着对发行货币的国家资产的所有权,所以没有人愿意持有一种随时会被该国政府限制使用的货币。因此任何货币想在广泛程度上被境外居民认可,基本的条件必然是对放弃货币和资本流动管制的坚定承诺。而资本管制的放开是开放经济体必然面对的结果。日本政府可能没有经过什么抵抗就选择了放开,中国抵抗的时间可能更长一点,但不可避免地正走向开放。所以金融自由化或资本领域货币国际化也并非是一个有意义的目标。如何帮助国内的居民建立应对国际资本市场波动的能力才是应有的目标。  简而言之,本币国际化的内在逻辑矛盾决定了它根本就不存在政策上的可控性。此外,国际化后的货币是机会与责任风险并存的,并非是一个理想的天堂。日元的国际化过程就伴随着日本经济的最后疯狂。

3. 人民币国际化的必然因素

 实现货币国际化最为主要的是要建立功能完善的外汇市场,尤其是离岸金融市场。从1989年5月招商银行开办首笔离岸金融业务,至今已有19个年头,虽然历经坎坷,但从全国整体的经济实力和经济金融环境看,我国已具备建立离岸金融中心的条件。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中国政治环境稳定,经济发展迅速,有利于吸引外资的流入。(2)中国现行法律法规体系已基本能够满足离岸金融业务发展的法律环境需要。(3)建立和发展离岸金融市场的硬件环境已经具备,主要包括完善的基础设施和相关的金融技术手段。(4)中国东南沿海地区的地理位置、时差条件与国际上重要的金融中心营业时间上能够相互衔接,具备建立离岸金融市场优越的地理条件。因此,只要我国建立起相当规模的国际金融市场,成为国际离岸金融业务中心,就为我国参与世界经济循环提供了重要条件和工具,使人民币国际化更具现实意义。 一、经济实力和综合国力的不断增强使人民币的国际地位不断提高。胡锦涛在2005年北京《财富》全球论坛开幕式发表演讲时说:“新中国建立以来,特别是1978年以来中国发生了前所未有的深刻变革,从1978年到2004年的26年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从1473亿美元增长到16494亿美元,年均增长9、4%;进出口总额从206亿美元增长到11548亿美元,年均增长超过16%;国家外汇储备从1.67亿美元增长到6099亿美元”这些数据表明,我国综合国力显著增强。专家普遍认为,今后10年中国经济仍将保持较快的发展速度,这就为人民币成为被世界各国和地区可以放心使用的货币奠定了坚实基础。中国长期以来实行稳定的货币政策,为人民币树立了较高信誉,深受周边国家和地区的欢迎。 二、人民币币值的稳定为推进人民币国际化创造了前提条件。中国一直实行稳定的货币政策。近几年治理通货膨胀,维持人民币币值的对内稳定和对外稳定成效显著。在亚洲金融危机中,其他国家货币大幅度贬值,而人民币则保持了汇价稳定,防止了危机的进一步扩大和加深,为人民币奠定了牢固、可靠的信用基础。为推进人民币国际化创造了前提条件。 三、中国政府高度重视,使人民币国际化迈出积极的步伐。2003年9月,中国国家外汇管理局颁布了《边境贸易外汇管理法》,允许在边境贸易中用人民币计价和结算,鼓励中国边境地区商业银行与周边国家地区银行建立代理行关系以通过银行进行边境贸易结算。这项规定对人民币国际化具有积极的影响。人民币被周边国家或地区所采用的一个重要原因是边境贸易,边境贸易的进一步发展将会促进人民币的区域化。国家外汇管理局针对边境地区的实际情况出台相应法规,将消除周边国家或地区居民的後顾之忧,促进人民币在周边国家或地区的流通。 四、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立为人民币境外流通提供了广阔空间。自由贸易区的建立将形成一个拥有18亿人口、国内生产总值达到3~4万亿美元、贸易总额达到1.23万亿美元的经济区域;自由贸易区的建立将使东盟对中国出口增长48%,中国对东盟的出口增长55%。贸易投资的快速发展催生了人民币的境外需求。在人民币汇率稳定的前提下,一些与中国贸易、投资往来频繁、数额较大的国家和地区,愿意接受人民币作为计价结算货币。比如在越南、泰国、缅甸等国的贸易中,人民币事实上已经成为结算货币之一。 五、人民币在香港地区的广泛流通和使用为人民币国际化提供了有益经验。2003年11月,中国人民银行发布公告:为在香港办理人民币存款、兑换、汇款和银行卡业务的银行提供清算服务。内地居民可以使用内地银行发行的人民币银行卡到香港用于消费支付和在自动取款机上提取港元现钞,香港居民也可以使用香港银行发行的人民币银行卡到内地用于消费支付和在自动取款机上提取人民币现钞等等。这些办法和政策对人民币的境外流通作了尝试,也为人民币的境外流通提供了有益经验。 六、世界性的金融危机给人民币国际化机会全球金融危机已从经济基础和政府信用两方面造成美元本位制基础的松动,给人民币国际化带来了机会。人民越来越意识到,他们还需要一些其他的稳定的国际化的货币。

人民币国际化的必然因素

4. 人民币国际化的意义和影响

人民币国际化的有利方面:1、人民币国际化可以提高中国在国际政治经济事务中的话语权2、人民币国际化也会给中国带来铸币税收入3、人民币国际化可以降低我国外贸企业的汇率风险,促进对外贸易的发展4、人民币国际化有助于中国应对宏观风险,改善外汇资产结构5、人民币国际化将有助于促进世界货币体系的多元化发展人民币国际化的劣势方面:人民币国际化是中国金融风险的增加人民币国际化可能导致中国通货膨胀危机人民币国际化不利于货币政策效果的实现人民币国际化可能对中国经济发展产生负面影响拓展资料人民币国际化的有利方面:1、人民币国际化可以提高中国在国际政治经济事务中的话语权在当今国际社会,美元作为世界货币,实际上已经成为美国参与全球政治经济事务的货币后盾。美国宏观经济政策和美国汇率政策都影响全球经济。而2007年美国国内信贷市场引发的次贷危机归根结底,美元是世界上最重要的世界货币,其他国家持有大量美国债券,这些债券都以美元为主要的备货货币。2、人民币国际化也会给中国带来铸币税收入一旦中国人民币成为世界货币,将为中国带来巨大的铸币税收入。以美元为例。一张100美元钞票的印刷成本可能只有一美元,但它可以买到100美元的商品。其中99美元的差额是铸币税,这是政府财政的重要来源。同样,如果美国希望其他国家偿还债务和利息,美国只需启动印刷机。另一方面,对于世界货币发行者来说,掌握铸币税实际上意味着控制和影响其他国家的收入。3、人民币国际化可以降低我国外贸企业的汇率风险,促进对外贸易的发展中国对外贸易发展迅速,外贸企业数量众多。由于人民币不国际化,这使得中国外贸企业面临巨大的汇率风险,所有对外贸易交易都以美元或其他货币结算。人民币国际化将有助于中国外贸企业应对这一问题。用人民币直接支付结算,可以省去复杂的兑换手续和外汇的使用,使我国的对外贸易发展不再受外汇变化的影响。4、人民币国际化有助于中国应对宏观风险,改善外汇资产结构人民币国际化,特别是人民币成为世界货币后,可以有效减少外汇储备,降低巨额外汇储备付出的成本。经过30多年的改革开放,中国面临的经济环境和形势发生了巨大变化。30年前,我们参与了经济全球化,现在,30年后,我们应该成为经济全球化背景下的受益者。2014年,中国是世界第二大经济体,进出口总额和外汇储备均居世界首位。人民币国际化将有助于中国应对宏观风险,保持国民经济健康稳定。5、人民币国际化将有助于促进世界货币体系的多元化发展如果仔细分析2007年的金融危机,一个不可避免的问题就是全球美元供过于求。美元的这种独特地位很容易给世界经济带来危机。近年来,国际社会一直在探索和实践世界货币体系。欧元出来的时候是万众期待的,但实际交易中,欧元的结算只有20%左右。强大的经济应该有强大的货币作为后盾。中国人民币国际化也符合中国经济实力的要求,也将有助于促进世界货币体系的多元化发展,为世界经济的稳定发展做出贡献。

5. 人民币国际化的利弊分析

 中国社科院重点课题“国际化战略中的人民币区域化”报告指出其正面影响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提升中国国际地位,增强中国对世界经济的影响力。美元、欧元、日元等货币之所以能够充当国际货币,是美国、欧盟、日本经济实力强大和国际信用地位较高的充分体现。人民币实现国际化后,中国就拥有了一种世界货币的发行和调节权,对全球经济活动的影响和发言权也将随之增加。同时,人民币在国际货币体系中占有一席之地,可以改变目前处于被支配的地位,减少国际货币体制对中国的不利影响。减少汇价风险,促进中国国际贸易和投资的发展。对外贸易的快速发展使外贸企业持有大量外币债权和债务。由于货币敞口风险较大,汇价波动会对企业经营产生一定影响。人民币国际化后,对外贸易和投资可以使用本国货币计价和结算,企业所面临的汇率风险也将随之减小,这可以进一步促进中国对外贸易和投资的发展。同时,也会促进人民币计价的债券等金融市场的发展。进一步促进中国边境贸易的发展。边境贸易和旅游等实体经济发生的人民币现金的跨境流动,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双边交往中结算手段的不足,推动和扩大了双边经贸往来,加快了边境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另外,不少周边国家是自然资源丰富、市场供应短缺的国家,与中国情况形成鲜明对照。人民币流出境外,这对于缓解中国自然资源短缺、市场供应过剩有利。获得国际铸币税收入。实现人民币国际化后最直接、最大的收益就是获得国际铸币税收入。铸币税是指发行者凭借发行货币的特权所获得的纸币发行面额与纸币发行成本之间的差额。在本国发行纸币,取之于本国用之于本国。而发行世界货币则相当于从别国征收铸币税,这种收益基本是无成本的。中国拥有数额较大的外汇储备,实际是相当于对外国政府的巨额无偿贷款,同时还要承担通货膨胀税。人民币国际化后,中国不仅可以减少因使用外汇引起的财富流失,还可以获得国际铸币税收入,为中国利用资金开辟一条新的渠道。 报告也同时指出了其产生的三方面的负面影响:对中国经济金融稳定产生一定影响。人民币国际化使中国国内经济与世界经济紧密相连,国际金融市场的任何风吹草动都会对中国经济金融产生一定影响。特别是货币国际化后如果本币的实际汇率与名义汇率出现偏离,或是即期汇率、利率与预期汇率、利率出现偏离,都将给国际投资者以套利的机会,刺激短期投机性资本的流动,并可能出现像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时产生的“群羊效应”,对中国经济金融稳定产生一定影响。增加宏观调控的难度。人民币国际化后,国际金融市场上将流通一定量的人民币,其在国际间的流动可能会削弱中央银行对国内人民币的控制能力,影响国内宏观调控政策实施的效果。比如,当国内为控制通货膨胀而采取紧缩的货币政策而提高利率时,国际上流通的人民币则会择机而入,增加人民币的供应量,从而削弱货币政策的实施效应。加大人民币现金管理和监测的难度。人民币国际化后,由于对境外人民币现金需求和流通的监测难度较大,将会加大中央银行对人民币现金管理的难度。同时人民币现金的跨境流动可能会加大一些非法活动如走私、赌博、贩毒的出现。伴随这些非法活动出现的不正常的人民币现金跨境流动,一方面会影响中国金融市场的稳定,另一方面也会增加反假币、反洗钱工作的困难。尽管一国货币国际化会给该国带来种种消极影响,但长远看,国际化带来的利益整体上远远大于成本。美元、欧元等货币的国际化现实说明,拥有了国际货币发行权,就意味着制定或修改国际事务处理规则方面的巨大的经济利益和政治利益。 人民币国际化利大于弊在经济金融日益全球化的今天,掌握一种国际货币的发行权对于一国经济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一国货币充当国际货币,不仅可以取得铸币税的收入,还可以部分地参与国际金融资源的配置。人民币成为国际货币,既能获得巨大的经济利益,又可以增强中国在国际事务中的影响力和发言权,提高中国的国际地位。中国要想在全球金融资源的竞争与博弈中占据一席之地,就必须加入货币国际化的角逐中。同时也应该认识到,货币国际化也将为本国经济带来不确定因素。如何在推进货币国际化的进程中,发挥其对本国经济的有利影响的同时,将不利因素降至最低是一国政府必须认真考虑的事情。可以相信,只要我们创造条件,坚定信心,发展经济,增强国力,在不远的将来,人民币就一定能够成为世界人民欢迎和接受的货币。

人民币国际化的利弊分析

6. 人民币国际化的趋势分析

 就人民币境外流通的现状分析,过去人民币仅在边境地区流通,已经在部分发达国家的部分地区流通和兑换。可以说中国经济发展的过程就是人民币流通扩大的过程。经济发展的速度越快,流通的范围就越广、数量就越大。人民币在东南亚地区已经成了仅次于美元、欧元、日元的又一个“硬通货”。在西南边境地区,人民币有“小美元”之称,被当作硬通货使用,流通范围较广,老挝东北三省人民币完全可以替代本币在境内流通,最远深入到老挝首都万象一带。而在中缅边贸及旅游活动中,缅甸禅邦重镇小勐拉,每年流出、流入的人民币多达10多亿元。人民币在越南流通范围也非常广,已经在越南全境流通。越南国家银行已经开展了人民币存储业务。在西北地区人民币主要是在中亚五国、俄罗斯地区和巴基斯坦流通。目前人民币跨境流通量最大的是哈萨克斯坦,大约有十多亿元人民币。在中亚其他国家流通的人民币总共也有十多亿元。在东北地区,人民币主要是跨境流通到俄罗斯和朝鲜以及蒙古国。特别是蒙古国,已经把人民币作为主要外国货币。蒙古国的各个银行都开展了人民币储蓄业务。在与蒙古国的边境贸易中,人民币现金交易量占双边全部交易量的1/3强。人民币跨境流通量最大的是中国香港地区。人民币在香港可以通过多种途径自由兑换。与在周边其他国家和地区不同的是,人民币在香港被用来作为投资的一种储备货币。另外,在中国澳门地区人民币也在广泛使用。进入21世纪以来,人民币有向世界部分发达国家和地区流通的趋势。主要表现为,人民币在部分发达国家和地区开始使用。随着中国游客的不断增多,在欧洲一些国家和美国、加拿大等国的机场以及饭店也开展了人民币兑换业务。如纽约的机场、唐人街以及部分华人比较集中的地区。在日本华人比较集中的地区也已经开始收人民币。 人民币在周边国家的流通是中国经济成长到新阶段的表现。同时说明人民币国际化进程已经开始。人民币国际化趋势首先应该是市场选择的结果,而不是政府力量推动的结果。具体来说,一国货币走向国际化首先是由该国的经济基本面决定的:较大的经济规模和持续的增长趋势是建立交易者对该种货币的信心的经济基础;经济开放度较高、在世界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的国家能够获得交易者对该国货币的需求。国际交易者对该种货币的信心和需求,决定了该种货币必然在世界货币体系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并促使该货币最终成为国际货币。按照这些条件分析目前正在出现的人民币国际化趋势,是市场选择的结果。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后,为维护人民币不贬值的国际信誉,人民银行收窄了人民币的波动幅度,与美元形成了较为稳固的关系,使得人民币迅速得到周边地区的认同,形成区域内的“良币”形象。同时,经济高速稳定增长支撑下的人民币强势表现,增强了人民币在区域内的信誉,也赢得了区域内市场的信赖和需要。从中国来看,中国大国经济特点的形成和国际化程度的提高,增强了国际经济交易参与者和普通公众对人民币的信心,从而增加了对人民币的需求。如果中国的经济增长是可持续的,普遍接受性也会大大提高,人民币将必然会成为国际通货。从亚洲来看,随着中国的崛起,在一个市场中,一种货币作为价值尺度将大大减少贸易和资本流动中的交易成本,为该地区创造更多的贸易机会,提高交易的规模、效率和国家福利。中国与亚洲经济一体化程度的提高将扩大亚洲市场的规模,并产生对共同价值标准的需求。人民币地位的提升将是一个必然结果,亚洲出现人民币替代其他货币的现象也将成为可能。

7. 影响人民币国际化进程的因素有哪一些

全球金融危机爆发后,改革以美元为主导的国际货币体系已迫在眉捷,推动国际货币体系多元化,实现人民币国际化的呼声也越来越高。人民币国际化是一个稳步推进的过程,在人民币国际化的道路上还存在着许多制约因素,这要求我国必须排除障碍,巩固和完善基础,制定适当的人民币国际化战略。
        本文在货币国际化要求的基础上,归纳出人民币国际化存在的障碍因素,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货币国际化的职能要求
        
        从货币理论的角度来看,一国货币要成为国际货币,其货币职能必须国际化。国际货币的职能是其国内职能在国外的扩展,国际货币具有三种传统的基本职能,即价值尺度、支付手段和储藏手段,主要内容阐述如下:
        (一)价值尺度职能
        国际货币的价值尺度职能是指国际货币作为一种单位价格,可以用来衡量或表现国际市场上所有商品或劳务的价值,从而可以方便地进行比较。作为国际货币的价值尺度必须保持一定的稳定,根据购买力平价理论,不同的信用货币在执行价值尺度职能时具有内在的一致性。因此,作为国际货币,必须保持其币值的稳定,否则就会引起汇率的波动,增加持有该种货币的风险。
        (二)支付手段职能
        国际货币的支付手段职能是指国际货币作为独立的价值存在,在国际贸易的结算和国际债务及信贷的偿付方面发挥着作用,表现为价值的单方面转移,如贷款的到期偿付等。国际货币既可在个人商品与劳务交换中作为交易货币,也可被官方机构作为干预货币,用于政府对外汇市场进行干预和为国际收支逆差进行融资。此时,影响该职能的主要因素就是交易的规模,包括实物贸易规模和金融交易规模。
        (三)储藏手段职能
        由于国际货币在国际经济交易中的可自由兑换性,决定了它是国际社会财富的代表。因而,国际货币的积存即是国际社会财富的储藏,例如我国居民所持有的美元存款和我国官方储备中的外汇储备,就是执行了国际货币的储藏手段职能。国际货币在个人交易中作为资产货币,是个人在持有对外资产时使用的货币;在官方机构中作为储备货币,是政府在持有官方对外资产时使用的货币。该种货币价值的稳定性和收益性是影响价值储藏职能的主要因素。
        
        人民币国际化的制约因素
        
        中国日益强大的综合经济和不断提升的国际竞争力,为人民币国际化创造了有利条件,而当前的国际金融危机更是为人民币国际化提供了一个难得的历史机遇。但中国现行不合理的经济结构和脆弱的金融体系还难以支撑人民币国际化战略,人民币在国际化道路上还存在着诸多障碍。这些障碍突出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人民币还不能实现完全的可自由兑换
        在通常情况下,货币自由兑换分为三个层次:一是不可兑换;二是国际收支经常项目可兑换;三是完全可兑换,即在经常项目和资本项目下均可自由兑换。1996年12月以来,人民币已经实现了经常项目下的可自由兑换,对外贸易收支的外汇管制已经放开,但人民币在资本项目下不可自由兑换的限制,虽然有助于抵御国际资本对中国的冲击,也使人民币的自由兑换和跨国流动大大受限。人民币的国际化和资本项目的开放是密切相关的,如果资本项目没有彻底开放,人民币就不是完全可自由兑换的,也就不可能是完全国际化的,虽然有些经济学家认为货币国际化不等于货币自由兑换,指出有些货币还未完全兑换的国家也实现了国际化,但这种国际化只是浮于表面的,并不是完全意义上的国际化。
        (二)利率、汇率形成机制还未实现完全市场化
        一国货币能否成为世界货币,是市场选择的结果。利率和汇率作为货币的使用价格也必须是由市场供求关系来决定,利率市场化和相对自由的浮动汇率制是美元、欧元、日元等世界货币的共同特征。
        利率市场化是将利率的决策权交给金融机构,由金融机构自己根据资金状况和对金融市场动向的判断来自主调节利率水平。市场化的利率能反映真实的货币借贷资本市场的供求状况,能为政府提供相对真实的市场经济状况,使政府的宏观调控更为灵活有效。我国利率市场化的改革自1996年起实行,已取得一定进展,但仍未完全放开,对一般存款利率一直严格管制。相对自由的浮动汇率制度能够较真实反映该货币所代表的价值量,较客观地反映外汇市场的供求,尽管人民币汇率制度改革已经取得明显进展,但现行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的基础即银行结售汇制及对参与银行间外汇市场交易的外汇银行实行额度管理,也使得我国外汇市场是一个供求关系不对称的市场,中央银行对汇率的生成具有很大程度的控制权,由此形成的汇率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市场价格。 
        (三)金融市场还不发达且金融监管还不健全
        一种货币要想成为国际货币,该货币发行国必须拥有一个较为开放的、交易规模巨大、体制健全的金融市场。我国国内股票市场、债券市场、外汇市场、商品期货市场、黄金交易市场等从无到有,发展迅速。但总体上,市场发展还处于初级阶段,许多金融市场发展较为滞后,如债券市场结构发展还很不平衡,企业债所占比重过低;外汇市场极不发达,交易不够活跃,交易量相对我国经济和贸易总量依然显得微不足道。
        货币国际化将使一国的金融风险增加,国外持有者可以在短期内取得大量该货币,一旦该国的某一经济环节出现问题,便会成为国际投机家进攻的目标,从而引发金融危机,这就要求该国政府要有很强的防范金融风险的能力。我国的金融监管体系还处于起步阶段,一些监管部门刚刚建立,还需时日以完善其监督管理职能,还远不能够应对人民币国际化所带来的风险。
        (四)在国际贸易和国际投资领域的影响力不足
        一国的经济实力和综合国力是该国货币成长为国际货币的基本条件,一国货币的国际化从根本上是该国经济实力的一种反映。一个总量较大的经济实体可以为本国货币提供较坚实的经济基础,而且有实力抵御经济的外部冲击;国家经济规模越大,经济实力越强,其货币的竞争力也相对较强,给交易者带来的信心越足。从IMF2009年4月的报告中可以看出,中国2008年国内生产总值为44016.14亿美元,居世界第三,仅次于美国(142646亿美元)和日本(49237.61亿美元)。但中国人均GDP只有3315美元,排名第106位,而且基尼系数较高、贫富分化较大。
        而在国际上,实施本币国际化战略的国家人均GDP普遍已超过1万美元。就经济实力而言,与发达国家相比,中国还存在很大的差距。一国货币的输出主要是通过贸易逆差和对外直接投资来实现,强有力的国际贸易和国际投资地位对本币的国际化起到直接的推动作用。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国际贸易保持了较快的增长,但无论总量还是国际分工地位,都还缺乏足够的影响力;我国的对外投资也处于初级阶段,国内企业对外投资还受到很多政策上的限制。近年来,我国对外直接投资发展迅速,2008年我国对外直接投资额为556亿美元,第一次突破500亿美元,同期全球对外直接投资总额虽受金融危机的影响减少到14491亿美元,我国对外直接投资总额仍只占不到4%的比例,与发达国家相比还存在较大差距,这与我国经济大国的地位和发展速度极不相称,与世界经济全球化进程也不相适应。
        
        人民币国际化的路径
        
        针对上文提出我国人民币国际化进程中的制约因素,本文提出以下路径,以期为人民币国际化提供参考。
        (一)稳妥地推进人民币资本项目的可自由兑换
        人民币资本项目开放应遵循“有序、积极、稳妥”的开放原则,首先实现资本项目有条件的可兑换,在此基础上再实现资本项目的完全可兑换。根据多数发展中国家的经验,可以采取“先长期资本流出入,再短期资本的流出入;先证券投资,再银行信贷;先债权类工具,后股权类工具和金融衍生产品;先发行市场管制,后交易市场;先境外筹资,再非居民境内筹资;先金融机构,再非金融机构和居民个人”的顺序,稳妥推进资本项目开放。
        (二)推进利率和汇率形成机制的市场化进程
        建立以市场为基础的利率体系,央行应该放弃对商业银行存、贷款利率的直接干预,而转向通过再贷款利率、贴现率或存款准备金率等政策工具影响拆借市场利率、银行存贷利率和债券收益率等市场利率。进一步扩大银行存贷款利率的浮动区间,逐渐使利率水平及其风险结构和期限结构由资金供求双方在市场上议价决定。同时,完善货币和资本市场,丰富市场上的交易品种,逐步扩大企业融资中市场利率的比重。
        在保持人民币币值基本稳定的前提下,进一步提高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的市场化程度,适时扩大汇率波动区间,增加人民币汇率灵活性;改进人民币汇率的形成机制,提高汇率生成机制的市场化程度;加快外汇衍生工具市场的发展,推出更多的规避风险的外汇市场工具,如远期交易、期货交易和期权交易等,这样才有利于推进人民币汇率的市场化,保证外汇市场的平稳发展,促进国际贸易、国际投资等顺利发展。
        (三)完善金融市场和提高金融监管水平
        加快发展和构建多层次的金融市场体系,大力发展资本市场,扩大直接融资的规模和比重,加快发展债券市场,稳步发展股票市场,积极稳妥地发展期货市场,逐步培育离岸金融市场。同时,也要注重货币市场、外汇市场、黄金市场、保险市场等的协调发展,建立各市场之间稳定、规范、合法的市场准入和资金流动渠道,进一步提高金融市场的整体效率,充分发挥金融市场有效配置资源的作用。

影响人民币国际化进程的因素有哪一些

8. 人民币国际化对外汇的影响

人民币国际化是指人民币能够跨越国界,在境外流通,成为国际上普遍认可的计价、结算及储备货币的过程。
有利于我国外汇储备的结构调整:如果人民币实现国际化,我国在贸易中使用人民币来计价和结算,这样讲一定程度上减少了美元等外汇储备的收入;进口产品可以用人民币支付,这样可以用纸币换来实物性的商品。
由于货币敞口风险较大,汇价波动会对企业经营产生一定影响。人民币国际化后,减少汇价风险,促进中国国际贸易和投资的发展。对外贸易的快速发展使外贸企业持有大量外币债权和债务。人民币国际化后,中国不仅可以减少因使用外汇引起的财富流失,还可以获得国际铸币税收入,为中国利用资金开辟一条新的渠道。
货币国际化后如人民币国际化果本币的实际汇率与名义汇率出现偏离,或是即期汇率、利率与预期汇率、利率出现偏离,都将给国际投资者以套利的机会,刺激短期投机性资本的流动,对中国经济金融稳定产生一定影响。
最新文章
热门文章
推荐阅读